宋喜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高中階段教育,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理想、心理、學業等多方面指導。”高中生處于人生發展關鍵期,作為基礎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他們能以怎樣的心態面對世界?他們能做到具備足夠的堅韌意志直面自己的人生?學校給予相應的心理指導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在今天,如何對高中生的心理發展進行指導,使學生在高中能愉快生活,在未來能幸福生活,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開展指導:
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及講座,學生在參與中得到指導
此形式的優勢是:
1.低耗高效,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指導效率
對于某個學齡段相對集中的問題,需要序列化地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主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班級授課制的教學組織中,結合了學生的實際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教育情景設置和教學藝術運用,有意識地對班級群體實施積極的影響,促進某個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促成他們的身心發展。
2.同伴共贏,有利于發揮班集體中朋輩影響的教育作用
學生在集體中學習,彼此程度相近,學習內容相同,易于同學間互相討論、互相競爭、共同進步,在關注同齡人的發展狀態中,反觀自己的身心發展,在朋輩交流中,互相影響,此心理過程,稱為統合形成(identity formation)。而這一發展需要,只有在群體中、在交流中甚至思想的碰撞中,使他們的心理發展不斷面對沖擊、矛盾以及挑戰,正是這種挑戰,讓他們不斷完善、不斷成長、不斷發展,有利于學生的社會化和全面發展。
二、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發展指導活動,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指導
以活動路徑開展的心理發展指導活動,存在明顯的優勢:
1.側重學生的親身體驗,使指導活動深入學生內心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采取情境設計、角色扮演等多種方法,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能促進學生心理人格健康發展的內容等融入各種精心設計的活動之中,讓學生在體驗活動過程中提高心理素質、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和技能。比如校園心理劇表演活動中,就是由學生扮演各種角色,讓學生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和所飾演的角色來調節、變換自己的視角,體驗不同社會角色、家庭角色的心理感受,從而引導自身適應不同社會環境,學會人際溝通技巧;同時在角色扮演中,學生通過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模仿現實生活情境,可以宣泄和釋放壓抑的情感,達到排解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指導學生健康的、幸福的生活的目的。
2.突出學生的切身實踐,令指導活動貼近學生生活
將經典的教育心理學實驗,由指導老師精心設計或改編,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如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實驗,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記憶規律,得出最適合自己的記憶策略,從而清晰地建構出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踐行而自我建構出來的知識與經驗,才是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也是最有價值的,能夠對其學習和生活產生指導作用的財富。這類活動形式還可以通過問題的創設,使學生置身其中,身臨其境,形成情感互動、感悟體驗的氛圍,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活動的形式開展的心理健康指導,就是要提供創設和模擬學生的生活實踐,讓他們在“實踐”中去鍛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
3.彰顯學生的主體性,讓指導活動滿足學生心理成長需求
指導老師采用設計各種具有心理指向性的游戲活動,將游戲寓于心理健康指導之中,讓學生在娛樂中領悟心理體驗,比如“同舟共度”的游戲、“無敵風火輪”等等,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去感悟自身的成長問題,如自卑、自私、嫉妒等不良心理的調整,養成真誠、寬容、謙讓、合作、自律等良好心理品質,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提高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協調能力和表達能力等,而這些心理品質的培養和具備,將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未來的社會適應提供最直接的經驗,指導他們未來的健康高質量的生活。
三、開展個別化指導,滿足學生的差異性發展需求
以個別化指導方式開展的學生心理發展指導路徑,有其明顯的優勢:
1.針對個別學生心理發展過程中的特殊問題,有效地促進這類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雖然高中生年齡段集中,在學校中所遇到的心理問題類型也相對集中,然而,每個學生來自不同類型的家庭,成長環境各不相同,同時個性特征也不盡相同,于是,產生的困擾也千差萬別,比如一個特例是一個高中生面對父母離異這種家庭變故,家長對于她的態度(父母雙方都沒有表現出積極的愿意帶她一起生活的意愿),讓她對自我意識乃至自己的存在價值產生懷疑。這類問題層出不窮,但是,面對這類問題卻又只能采用個別化指導的路徑進行解決,才能夠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同時制定個別化的發展策略,才能真正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讓他們安全地度過心理危機,并促成他們的心理成長。
2.有專門的個別化指導場所,給學生以安全感
設置專門的指導部門和場所,為學生提供個別化的指導,我們會選擇一個安全的位置和創設出讓學生感覺到心理安全的指導環境,遵循保密的原則,尊重學生的隱私,使學生愿意傾訴、愿意分享,達到心理宣泄乃至心理發展的目的。
當然,對高中生的心理發展進行指導的路徑還有許多,比如在學科教學中進行滲透等等,我們也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開發和嘗試新的路徑,然而各種路徑也都各有利弊,要想真正的支持、指導學生的健康發展,則需要多種路徑相結合,并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揚長避短,共同促使學生的發展、實現學生的人生幸福。
注:本文為無錫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工作的內容與實施路徑研究》的研究成果。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