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蓮
我們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的職業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認為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應涵蓋以下幾個方面:學科教學能力、教師職業道德、教師的人格素養。
一、英語學科教學能力
英語在教學中的核心體現為兩方面:第一,將英語課教好;第二,讓學生學會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時刻圍繞教學的這個核心,還應該對相關的因素多多關注,例如,學生的思想、理想、情感以及審美的教育等等。因此,英語教學是一項綜合的過程,需要我們從多個方面考慮,進而實現英語的教學目標。作為英語老師的我來說,在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研究時,要注意兩點:學生課內怎樣學習?如何引導學生在課外很好地進行學習?
二、英語教師職業道德
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教師首先應當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職業道德。教師要嚴于律己,注重形象,講究教師之風范。教師的言行舉止要給學生樹立榜樣,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做到不講庸俗笑話、發低級牢騷、貶低或者言語貶損他人、辱罵體罰學生。有損自身形象的做法教師一定不能做。
三、教師的人格素養
作為育人主體的教師,首先應該具備完善的人格。威爾金斯說過:“教師教學成功與否并不全是業務水平的問題,教師本人的某些重要個性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學習機會。”因此,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個性品質,才是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下去的重要條件。
1.教師要有責任心
對社會、學校、學生的高度責任心才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個人魅力體現。沒有責任心的教師不能獲得學生對其的信任。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使命感、自信心,對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多付出、少追逐名利、兢兢業業工作、本本分分做事,對自己的學生少一份冷漠多一份鼓勵和關愛。
2.教師要具備親和力
有句話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注重情感說教,不能將其背離,若做不到就如同無本之木、無水之魚,教育勢必會“曲高和寡”,給人以“高處不勝寒”的感覺。這樣做如何把學生教好,如何把學生育好呢?學生和教師溝通交流,內心深處的共鳴,使得學生與教師相處得更加融洽。教師應該做到對其悉心呵護、認真培養,這是體罰挖苦以及諷刺學生不能帶來的。情感的投入換來學生無盡的回報。微笑的投資,收獲一片美好的藍天,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編輯 王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