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進 劉慶良
【內容摘要】偏遠農村薄弱學校要提升辦學層次,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落實“活力課堂”,激發學生“生命活力”,從文化立校,打牢特色根基;開展“活力教研”,提高教師教研能力;發揮特色優勢,進行“活力活動”等三方面入手。
【關鍵詞】活力 學生 課堂 特色
在偏遠農村學校,諸多不利因素讓學校的發展面臨嚴峻的現實,如何提升辦學層次?怎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推進活力課堂,發展學校特色”為目標,努力創新,走出一條農村特色辦學的新路。
偏遠農村學校必須落實“活力課堂”,激發學生“生命活力”。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學習、完善自我的機會,給學生更多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給學生更多合作交流、發展自我的機會,從而真正激發孩子身上的“生命活力”。
一、文化立校,扎實特色根基
辦學特色必須以學校文化為根基,在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中力求貼近學生生活,選擇內容豐富、色彩鮮明的,以學習與生活為主。“讓每一塊標牌說話,每一面墻壁展示”是我校環境文化建設的亮麗的風景。我們充分利用教室板報及走廊墻壁,通過學生“自己構思、自己設計”,進而“小組合作,團隊完成”這一過程,讓孩子們學會團隊合作。
貼滿學生作品的墻壁、櫥窗,各種專題板塊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圖片呈現的樓層文化,明晰易懂的文字詮釋,使文化浸潤學生的精神世界。“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關注時事”、“社會聚焦”、“校園氣象站”、由校園、家鄉、中國放眼到世界,涵蓋萬千;“我的最愛”、“才藝比拼”、“風采青春”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室內的“先賢寄語”、“心語心愿”、“競爭舞臺”,讓不同水平的學生知曉先賢的寄語,放飛自己的理想。黑板上貼著:快樂課堂我作主,我參與我快樂;我的未來我創造,智慧在這里升華。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力。最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公示欄中的“校園之星”的評比。“明星榜”從不同角度,為每個孩子確立了可以達到的目標,從而真正起到“激勵”作用,使每個孩子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開展“活力教研”,提高教師教研能力
教師既是課堂的主導,又是教研的主體,是建設特色的主要力量。通過“活力教研”,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從而迅速適應“活力課堂”的要求。
1.“活力課堂”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自覺性
我校教師為了盡快適應活力課堂,呈現出積極工作唯恐落后的態勢,自覺地將自己的思想言行統一到學校要求上來。以“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的標準要求自己。開展“活力——探究課堂”課改活動以來,我校師資有了較大的提升,中學高級教師六人,市、縣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干、教學能手多人,縣鄉優秀教師占60%。可以說,有了這樣一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學生的成長、學校的發展都充滿了勃勃的生機。
2.改變教研模式,靈活開展活動
為讓“活力課堂”高效高質,學校每月第一周為大組活動,其余三次為教研組活動。教研活動主要圍繞對教育教學理論的探討,學習名師優質課,全力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日常教研做到有安排、有計劃、有措施,在“研”字上做文章,讓教研工作落到實處,有聽評課,有專題討論,做到一研一得。
在“活力課堂”備課中,要求設置的問題,切忌偏易和過難,由淺入深,問題都要有針對性,要有層次性。
在開展“活力課堂”的三年中,我校二十多人展示了市級公開課,成就了多名骨干教師,教師論文發表和獲省市論文獎達三十多篇。我們各學科老師的課堂從時間上說是現在向過去、將來輻射,從空間上說是課內向校內外、家庭、社會輻射,從內容上說是從書本向生活輻射,打破“求同”,敢于“求異”;不受定式的影響,不受傳統的束縛;思考、解決問題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
三、發揮特色優勢,進行“活力活動”
充分發揮體育特色優勢,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堅持開展乒乓球、籃球、排球等活動項目,每年舉行冬季三項比賽,確保學生茁壯成長。真正做好“體藝2+1”的工作,以“活力教育”為藍本,精心組建了“興趣活動小組”。聘請專職教師,力爭達到人人都有健身本領,一項藝術才能。
發揮省、市“德育先進校”的優勢,開展系列“德育活動”。如“紅歌唱響校園”,慶國慶“愛我祖國”演講比賽,秋季運動會,還有元旦匯演,“邁好青春第一步”班隊活動。語文組組織“讀名著、寫感想”比賽,又如“愛護校園環境,保護公共設施”簽名等系列活動,形成豐富的德育內涵;在學生中開展的“禮儀之星、進步之星、守紀之星、勤學之星、節約之星、特長之星”等星級評比,實施多元評價,讓學生都有追求,都能享受校園生活的樂趣、成長的快樂。作為學校“活力活動”的特色載體,“體藝”和“德育”將學生、教師與“活力教育”思想和諧融為一體,這也是為活力課堂主體做好準備。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仍需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機制,在已有的基礎上找準外部需求與自身發展的結合點,邊研究、邊探索、邊完善,在“研究、學習、實踐、反思、再實踐”的探索之路上不斷前行,爭創農村特色學校。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香溝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