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瓊 聶智容
馬鐙型腿架在截石位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朱良瓊 聶智容
截石位是婦科、泌尿外科、胃結直腸肛門外科常用手術體位,在臨床手術的應用中易產生一些與手術體位相關的并發癥。傳統的截石位操作繁瑣,所需人力物力較多,如擺放不當可致坐骨神經及腓總損傷,下肢深靜脈栓塞,腓腸綜合癥或小腿筋膜綜合癥等并發癥[1]。改良該手術體位的擺置也越來越受到業內人們的關注。筆者將2013年9月~2014年3月我院對167例需截石位手術的患者采用兩種不同方式擺放截石位的效果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胃結腸直肛門外科需截石位手術患者167例,男80例,女87例。年齡17~82歲。其中經腹腔鏡結直腸手術135例,開腹結直腸手術12例,經肛門手術20例。麻醉方式為持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手術時間約為1~3 h。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82例,觀察組患者8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截石位腿架擺放法:全麻后取下手術床尾板,患者仰臥,由巡回護士、手術醫師和麻醉醫師共同將患者移向床尾,使臀部靠近床緣,雙腿抬放于腿架上,依患者身高調節腿架高度,托腿架關節置于腘窩處,托腿板置于患者小腿處,使患者髖關節屈曲90°~100°,外展45°[2],小腿呈水平位,雙側手臂置于身體兩側。
觀察組采用馬鐙型腿架擺放截石位,馬鐙型腿架由腿架固定卡、腿架支撐桿、腳蹬和可重復使用的腳墊組成。采取安置好體位再麻醉的方式。先將腿架固定卡固定在床的兩側,再將腿架支撐桿插入固定卡中,腿腳支撐桿有左右區分,插入時要先辨別左右。然后協助患者移至手術床坐板與尾板交界處外約3 cm,將患者雙腿放入支撐桿上的腳鐙中,用腳鐙上的固定帶將小腿和腳初步固定在腳鐙上,取下手術床尾板。松開腳鐙上的腳鐙固定卡,輕輕彎曲膝蓋根據患者的身高調節腳鐙在支撐桿上的位置,支撐桿有刻度顯示,雙側腳鐙固定在相同的刻度處,并使患者的腳與腳鐙貼合完好。大小腿在腘窩處的夾角不能超過170°,用固定帶將雙腳固定好。然后雙手握緊支撐桿尾端的下壓把手,調節外展角度和腳鐙的高度,使雙腿分開90°~100°,腳鐙的高度根據手術需求隨意調節為高、中、低截石位,調節高度時雙側支撐桿上同樣有刻度提示,雙腿應固定在同一高度,使患者的腳尖、膝和對側的肩3點在一條直線上。在擺放體位過程中和體位擺放好后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并及時作出調整。將腿架的各約束帶固定好后,再進行全身麻醉[3]。全麻成功后,即可進行手術野的皮膚消毒。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種體位術后患者的舒適度。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制定的視覺模擬評分法:0級為無不適;1級為中度不適,有輕微酸痛,但能忍受;2級為嚴重不適,酸痛較重[4]。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進行分析,等級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例)
3.1 馬鐙型腿架更科學舒適 科學合理的手術體位既要滿足手術需求,又要保證患者的舒適與安全[5]。傳統的截石位因其傳統的腿架放在患者腘窩處,支撐范圍小,對腘窩神經長時間持續壓迫再加上麻醉后肌肉松弛,下肢失去自身調節的功能常易引發下肢靜脈血栓、神經損傷及小腿筋膜室高壓綜合征,輕者導致術后下肢麻木疼痛,重者可引發運動障礙。馬鐙型腿架改進了各類傳統腿架小腿后上方和腘窩受力的缺點,使患者雙腿“站”在腳鐙內,避免腓總神經受壓情況,而腳鐙獨特的鰭翅狀設計覆蓋并保護腓骨頭,進而有效的保護腓總神經,在移動腳鐙時,自動適應的引導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小腿的壓力,其可重復使用的腳墊完全包裹了腳、腳踝和小腿,使患者更加的舒適和安全。
3.2 馬鐙型腿架節省人力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傳統的手術體位擺放需要在麻醉醫師、手術醫師、巡護護士3人的共同協助方可完成,而且所需物品較多,操作繁瑣,費時費力;采用馬鐙型腿架擺放體位時,只需巡回護士單人即可完成,且快速簡便,有效的縮短了手術開臺時間。
3.3 馬鐙型腿架既能充分的暴露手術野更便于手術醫師的操作 其優勢在于:(1)可以任意調節:360°全方位輕松擺放和調節截石位角度和外展角度,在低平截石位時可充分的降低術中雙腿的高度,使大腿與軀體更加平行,盆腔內直腸中下段的暴露也更加充分。(2)能夠隨時調節:即使在術中,醫護人員也可以在保持腿部無菌狀態下輕松擺放并調節各種角度;術者可根據需要隨意調節高、中、低截石位,便于醫師操作。(3)可以精確調節:擺放角度可精確調節并定量顯示。(4)能夠輕松調節:氣動助力型腿架使醫護人員可更輕松地移動雙腿至所需的手術位置。
馬鐙型腿架能滿足各種截石位外科手術對患者手術體位的擺放要求,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手術效率和安全性進而改善手術效果,又能順應現代護理理念,使舒適護理貫穿于整個手術過程中,更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宗旨[6],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 覃鐵連,葉婉鳳,梁柳紅,等.“人”字平臥位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2(11):83-84.
[2] 萬燕飛,張理霞,江 姜,等.改良截石位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32(14):129-130.
[3] 劉興興.麻醉前安置截石位在直腸癌根治術中的作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2,4(4):287.
[4] 尤興翠,周尉璽,王江津,等.婦科腔鏡手術患者人字形與截石體位的比較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16):55-57.
[5] 傅建南.改良手術截石位托腿架在手術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0):899-900.
[6] 沈桂珍,李銀銀.自制約束帶配合掛腿架在手術側臥位改進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4):282.
(本文編輯 馮曉倩)
400042 重慶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
朱良瓊:女,本科,主管護師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27
201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