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英,林建華
(東莞市鳳崗醫院檢驗科,廣東 東莞523690)
目前在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都是惡性腫瘤中最高的[1],胃癌發病是由于胃黏膜上皮細胞首先出現癌細胞病變引起的,在以往的研究中已發現的癌組織中[2],程序性細胞死亡因子4(PDCD4)的基因含量下調甚至缺失[3]。本文是對人胃癌組織中PDCD4與DNA甲基轉移酶1(DNMT1)表達及臨床意義的初步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這9個月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胃癌患者,入選患者均經病理組織學診斷確診為胃癌,其中患者男性4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齡在42~77歲之間不等,平均年齡為(67.43±2.2)歲,所有患者自愿參與本實驗,入院前簽署同意書。
1.2 檢測方法 (1)主要試劑:PDCD4兔抗人多克隆抗體(1:100,武漢三鷹公司);DNMT1兔抗人多克隆抗體(1:100,北京博奧森生物公司);SP9001三步法免疫組化檢測試劑盒,DAB顯色試劑盒(北京中杉金橋公司)。(2)檢測方法:采用免疫化SP三步法,石蠟切片長規脫蠟,梯度乙醇脫水,過氧化氫阻斷內源性過氧化酶,使用0.01mol/L檸檬酸鹽緩沖液,在微波條件下進行熱修復,使用12%的血清封閉,滴加特異性抗體孵育,DAB顯色,在光學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將PBS作為陰性對照。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頻數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免疫組化染色結果觀察 見圖1。

圖1 PDCD4和DNMT1在胃癌和癌旁組織中的表達
2.2 PDCD4和DNMI1蛋白表達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PDCD4和DNMTI的表達都與病理分型存在顯著相關性(P<0.05)。與年齡、淋巴結轉移、TNM分型無顯著聯系(P>0.05)。見表1。

表1 PDCD4和DNMI1蛋白表達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2.3 RT-PCR檢查結果觀察 胃癌組織中PDCD4mRNA、DNMT1 mRNA 表 達 量 (0.27 ±0.03)、(0.77±0.08), 癌旁組織中 PDCD4mRNA、DNMT1 mRNA 表達量(0.27±0.03)、(0.46±0.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381,t=18.013,P<0.05)。
2.4 三組間PDCD4和DNMI1蛋白表達的比較DNMTI和PDCD4在胃癌組織、癌旁組織、正常組織中陽性含量為表現出相反的趨勢,胃癌組織與癌旁組織比較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胃癌組織、癌旁組織與正常組織相比較,數據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5 PDCD4和DNMI1在胃癌組織中表達的相關性 經表達相關性分析成負相關關系。見表3。

表2 三組間PDCD4和DNMI1蛋白表達的比較

表3 PDCD4和DNMI1在胃癌組織中表達的相關性
PDCD4不僅能夠調節細胞程序性死亡[4,5],還可以通過抑制蛋白質轉錄和翻譯過程對癌細胞的增長產生抑制作用,與多種腫瘤的發生、發展存在密切聯系[6-8]。而DNMT1是人體內普遍存在的基因,在基因表達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DNMT1在結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胰腺癌、肝癌等眾多惡性腫瘤中表達均異常增高[9-11],并會對腫瘤的分化程度、臨床分期、預后等產生影響。研究表明PDCD4蛋白能夠通過上調P21來減少細胞增殖速度[12],可以在蛋白翻譯水平抑制癌細胞生成,目前科學家在結腸癌、肝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檢測到PDCD4蛋白或mRNA顯著缺失或異常[13]。胃癌屬于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國均居癌癥首位,癌癥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多種細胞因子和酶的參與,這些細胞因子和酶中既有抑制基因活動的[14],又有促進基因活動的。DNMT1是一種較早發現和掌握的控制細胞程序性凋亡的細胞因子,而PDCD4是近幾年才發現的與癌細胞繁殖過程有關的細胞因子,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明確其具體的作用機理[15]。
此次的研究研究采取免疫組化與RT-PCR進行檢測分析,與癌組織比較,胃癌組織中PDCD4表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進一步說明PDCD4表達活性可能與胃癌發生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而DNMT1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增加,且陽性表達率明顯的高于癌旁組織組織。進一步說明,DNMT1在胃癌的發生發展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經過PDCD4和DNMI1蛋白表達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分析,PDCD4和DNMTI的表達都與病理分型存在顯著相關性(P<0.05)。與年齡、淋巴結轉移、TNM分型無顯著聯系 (P>0.05)。說明,PDCD4和DNMTI在胃癌發病進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本實驗中,由表2可知DNMTI在胃癌組織、癌旁組織、正常組織中陽性含量為71.67%、61.67%、36.67%,PDCD4在胃癌組織、癌旁組織、正常組織中陽性含量為30%、50%、70%,表現出相反的趨勢,胃癌組織與癌旁組織比較數據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胃癌組織、癌旁組織與正常組織相比較,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中PDCD4和DNMTI的表達都與病理分型存在顯著相關性(P<0.05)。表明患者不同的分化階段,受到DNMTI和PDCD4的調控效果不同,抑制或促進效果都有所不同。表3中經表達相關性分析成負相關關系。
綜上所述,PDCD4和DNMTI的表達出現異常與胃癌的發生、發展存在密切聯系,兩者表達成負相關關系。
[1]孫娜,盧雪峰,劉勝楠,等.DNMT1和PDCD4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醫學與哲學,2011,32(22):54-56.
[2]楊飛,鄧躍華,劉弋,等.胃癌中MTDH與PDCD4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4,59(7):954-957.
[3]許慶文,周才進,魯玨等.胃癌組織中MicroRNA-21與PDCD4的表達及意義[J].廣東醫學,2012,33(21):3246-3248.
[4]Mutze K,Langer R,Schumacher F,et al.DNA methyltransferase 1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and potentialtherapeutic targetfor chemotherapy in gastric cancer.[J].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2011,47(12):1817-1825.
[5]余勝,吳芳,郭坤,等.磷脂酶Cε1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與胃癌患者預后的關系[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4,17(4):378-382.
[6]趙占偉,方誠,王飛,等.胃癌相關下調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病變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4,30(3):306-308.
[7]彭春雷,楊書云,季進鋒,等.GRP78和pERK在胃癌及非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癌癥雜志,2013,12(11):885-891.
[8]朱亞平,周雨,劉靜,等.細胞內Fas相關死亡域樣白介素1-β轉換酶抑制蛋白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對胃癌細胞凋亡的影響[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4(6):884-886.
[9]Kakimoto T,Shiraishi R,Iwakiri R,et al.Expression patterns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PDCD4 and correlation with beta-catenin expression in gastric cancers.[J].Oncology reports,2011,26(6):1385-1392.
[10]楊閱樓,張梅,姜相君,等.人胃癌組織中 RUNX3、DNMT1的表達及其與Hp感染的相關性研究 [J].現代腫瘤醫學,2012,20(6):1212-1215.
[11]朱瑜,劉凡,王振峰.CA72-4和CEA在胃癌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3):286-288.
[12]Matsuhashi S,Hamajima H,Xia JH,et al.Control of a tumor suppressor PDCD4:Degradation mechanisms of the protei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J].Cell Signal,2014,26(3):603-610.
[13]陶曉軍,馮曉鴻,孫業富.CA72-4、CA19-9、CA50、CA242 聯合檢測在胃癌診斷中的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2):169-171.
[14]陳志軍,周愛清,沈軍瑾,等.聯合檢測胃液CEA,CA72-4,CA19-9在胃癌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08,26(6):610-612.
[15]María J,Enrique M,Javier P,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hospit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critical leg ischemia:ICEBERG Study[J].Med Clín,2011,136(3):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