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央行發布了2014年金融統計數據。“2014年,同業拆借和債券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均為3.0%,其中,同業拆借平均利率較上年回落51BP,債券回購平均利率較上年回落57BP,說明流動性總體是比較充裕的。2015年,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運用各種工具組合,繼續實施定向調控,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發布完各項數據后,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做出上述表示。
貨幣增速放緩是“金融新常態”表現之一
2014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為12.2%,這一增速明顯低于市場預期。盛松成分析了M2增速減緩的三方面主要原因:
一是外匯占款同比明顯少增。盛松成指出,2014年末我國外匯占款余額27.07萬億元,全年新增6411億元,同比少增2.12萬億元。從近十年外匯占款的歷史數據看,2014年外匯占款新增量僅高于2012年的4281億元,低于其他各年。外匯占款的大量減少改變了以往央行通過回收外匯流動性投放基礎貨幣的方式,對貨幣增長產生較大的下行壓力,這是2014年M2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同業業務監管加強導致貨幣派生能力下降。2014年,為有效防范和控制風險、引導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監管部門規范金融機構同業業務,同業資金增長放緩導致貨幣派生能力下降。
三是存款偏離度新規導致季末存款沖時點的動力減弱。存款偏離度新規實施后,商業銀行季末存款沖時點的動力減弱,導致12月末的存款增長不及往年。這在某種程度上拉低了M2的增速。
盛松成認為,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和前期政策消化“三期疊加”的“新常態”階段。2014年M2增速較往年下降是經濟結構調整、銀行表外融資收縮、產能過剩部門擴張放緩以及同業監管加強在貨幣運行上的反映。這也是金融適應經濟運行而出現的“新常態”。他還指出,“金融新常態”的特征表現為多個方面。例如,經常賬戶順差占GDP的比重下降、外匯占款減少、貨幣增長放緩以及貨幣投放方式發生改變等。
對于12.2%的增速水平,盛松成表示,從近十年貨幣增長與經濟增長、通脹水平的經驗關系來看,貨幣增速(M2增速)一般高出經濟增長率與通脹率之和2至3個百分點。2014年通脹率為2.0%,經濟增長率預計為7.4%左右,M2增速高出經濟增長率和通脹率之和約2.8個百分點,這與經濟增長和物價漲幅預期目標基本匹配,有利于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所以目前的貨幣增速基本適度、合理,仍在調控的范圍內。
“目前我國貨幣供應量基數已經較高,2014年末M2余額己超120萬億元,M2增速每提高1個百分點,當前就需投放貨幣1.2萬億元。然而,10年前M2增速每提高1個百分點,僅需投放貨幣2000億元左右,5年前需投放貨幣6000億元左右。貨幣供應基數高了以后,提高貨幣增速的難度也相應增加,我們不能再要求保持像以前那么高的貨幣增速了,就如經濟增長率也不可能像以前那么高一樣。”盛松成認為。
近幾月市場利率保持穩中有降走勢
近期,社會各界比較關心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甚至有人提出,去年11月份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并允許存款利率上浮20%以來,企業融資成本不降反升。這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
對此,盛松成表示:“我國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確實比較高,這也是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分析的重點應該是近期這一情況是趨于惡化還是有所改善。對此不能憑主觀推理和個別案例來說話,而是要通過全面的統計數據來分析和證明。”
盛松成表示,從數據顯示的情況看,近幾個月市場利率保持穩中有降的走勢。截至2015年1月13日,3個月SHIBOR為4.91%,比上年同期下降67個基點;7天回購利率為3.85%,比上年同期下降16個基點。5年、7年和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分別為3.46%、3.53%和3.58%,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98個、106個和102個基點。
理財、信托產品和余額寶的收益率也持續回落。2014年12月末,理財和信托產品收益率分別為4.54%和7.47%,分別比年初回落101個和59個基點。截至2015年1月13日,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為4.4810%,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221個基點,今年年初以來呈持續回落走勢。
盛松成介紹說,為全面、準確地反映銀行信貸的結構、利率和變動趨勢,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在有關司局的配合下,經過幾年的努力,開發了標準化存貸款綜合抽樣統計系統。這一系統選取了近300家法人金融機構的3000多家支行作為樣本,每個月采集1億筆左右的存貸款信息,約占全部金融機構存貸款總額的10%。這一系統既有存貸款量的統計,又有資金價格的統計;既可以生成存量數據,又可以生成流量數據;既可以提供分期限、額度、地區、行業和企業規模等多方面的數據,又可以根據分析研究的需要,對這些數據予以靈活組合、進行深度挖掘。目前,全世界只有意大利和我國等少數幾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實現了如此全面的存貸款綜合統計。
盛松成進一步介紹說,根據人民銀行抽樣統計數據,2014年12月末,企業貸款利率比2014年年初下降5個基點,比三季度末下降14個基點。其中,小型企業貸款利率和年初基本持平,比三季度末下降9個基點;微型企業貸款利率比年初下降17個基點,比三季度末下降9個基點。同時,小微企業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貸款更多投向涉農和制造業小微企業,并逐步收縮房地產類小微企業的信貸資金。
盛松成認為,企業融資成本高確實是我國經濟金融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難題,解決這一問題不能僅依靠貨幣金融政策,更要建立長效機制。一是改革投融資體制,改變預算軟約束。二是大力發展直接融資,逐步降低間接融資比例。三是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從國際經驗看,利率市場化初期,由于存款成本上升等原因,金融機構貸款利率通常會小幅上升。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入,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高,成本較高的銀行表外業務會回歸表內,貸款利率也會趨于下降。
“去年11月份,人民銀行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并允許存款利率上浮20%。據我們初步測算,此次降息及擴大存款利率上浮區間,將使存款利率下降約兩個基點,貸款利率下降約44個基點,銀行存貸利差明顯縮窄(下降約42個基點),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所以,利率市場化從根本上不僅不會使融資成本上升,反而會促使融資成本下降。”盛松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