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欣 王紅霞
自然分娩是指胎兒由陰道自然娩出,其中心理狀態、胎兒、產道、產力等因素對產程進展有直接影響,任一因素出現異??梢l分娩過程受阻,可導致產后出血、難產、新生兒窒息等情況,嚴重影響母嬰的生命健康及質量[1]。而孕婦如缺少對產程進程的認知及對分娩痛的恐懼,極易引發抑郁或焦慮等不良情緒,引發機體激素分泌異常,產程延長,增加產后出血或剖宮產幾率[2]。探析臨產婦分娩過程中的心理干預及疼痛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故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對臨床婦分娩過程中進行心理干預及疼痛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臨產婦84例,年齡23~30歲,平均(25.9±1.2)歲,孕周38~42周,平均(37.9±1.3)周;均為初產婦,足月單胎,體重57~78 kg,平均(67.9±1.3)kg,均無妊娠合并癥。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42例,兩組臨產婦的平均年齡、平均孕周、分娩次數、合并癥等基線特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娩過程中觀察組進行心理干預及疼痛護理,心理干預:用簡單易懂語言向臨產婦交代分娩過程、注意事項,消除臨產婦的恐懼、焦慮心理;分娩產程中積極鼓勵臨產婦,娩出胎兒后對產婦表示祝賀,調動產婦的滿足感及自豪,指導產婦休息、放松;疼痛護理:(1)鎮痛呼吸技術:采用Lamaze呼吸鎮痛法,第1產程潛伏期進行胸式呼吸,動作深而慢,每一宮縮開始至結束時,鼻吸嘴呼,如吹蠟燭,6~9次/min;活躍期(第一產程末)淺快呼吸,緩解緊張,宮縮間歇時停止;第2產程時深吸氣后向下屏氣,深呼吸可使大腦皮層興奮,機體氧含量增加,提高痛閾值,降低痛感;(2)按摩法:第一產程活躍期,可配合呼吸鎮痛法,進行腹部按摩,產婦仰臥位,護理人員一手置于臍上,另一手橫置于恥骨聯合上方,隨著呼吸起落,適度按摩3 min,逆時針單手按摩腹部5圈,后推擦四肌內外側面,以熱為度;第一產程活躍期,指導產婦雙手拇指按壓恥骨聯合、髂前上棘、髂棘或吸氣時兩手握拳壓迫兩側腰骶部,與按摩法交替進行;(3)音樂療法及導樂分娩:分娩過程中播放舒緩音樂分散產婦注意力,使緊張情緒放松,緩解焦慮;對產婦進行導樂分娩及家人陪伴分娩,由具有產科相關專業知識及生育經驗人員,在圍產期對產婦進行情感、生理、心理持續性支持及鼓勵,包括孕期教育、助產動作鍛煉、各產程指導、精神鼓勵及支持等,必要時可予以鎮痛藥物。對照組:予以產前常規護理方式定期聽診胎心、產前會陰備皮、生命體征的監測、產程監護、無菌操作等常規護理,比較兩組的產時疼痛、分娩方式、新生兒窒息、產程時間等情況。
1.3 判斷和評估標準 產時疼痛分級:0級:無痛感或稍不適,無腰痛;I級-微汗或無汗,腰酸痛可耐受;Ⅱ級:腰腹部顯著疼痛伴大汗,呼吸急促,疼痛可耐受;Ⅲ級:痛感強烈無法耐受[3]。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的皮膚顏色、心率、呼吸、肌張力及運動、反射5項,每項滿分2分,滿分為10分,8分以上表示正常,4~7分為輕度窒息,0~3分為重度窒息)[4]。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時疼痛程度的評估比較 觀察組的產時疼痛程度Ⅰ級23例(54.8%)、Ⅱ級14例(33.3%)、Ⅲ級5例(11.9%);對照組的產時疼痛程度Ⅰ級11例(26.2%)、Ⅱ級6例(14.3%)、Ⅲ級25例(59.5%),觀察組產時疼痛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產程時間的評估比較 觀察組的潛伏期,活躍期,第一、二、三產程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產程時間評估比較(s)min

表1 兩組的產程時間評估比較(s)min
組別 潛伏期 活躍期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觀察組(n=42)243.2±80.8 63.5±30.6 304.1±90.1 25.6±8.3 5.2±2.1對照組(n=42)410.3±100.6 107.3±50.2 412.2±110.4 33.6±17.9 6.2±2.3 t值 8.39 4.83 4.92 2.63 2.08 P值 <0.01 <0.01 <0.01 0.01 <0.01
2.3 兩組分娩方式及新生兒窒息情況比較 觀察組剖宮產3例(7.1%)、產鉗助產1例(2.4%)、順產38例(90.5%),新生兒窒息1例(2.4%);對照組剖宮產18例(42.9%)、產鉗助產10例(23.8%)、順產14例(33.3%),新生兒窒息11例(26.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過程,除了胎兒、產道、產力等產科因素外,心理精神等間接因素對孕產婦也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有研究證實,精神過度恐懼進展可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發產程延長、宮縮乏力、不協調性,導致胎兒呼吸窘迫,嚴重者可出現難產等因素,對孕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影響[5-7]。雖鼓勵自然分娩,剖宮產率仍呈逐年上升趨勢[8-9]。剖宮產的指征主要有妊娠合并卵巢及子宮腫瘤、內科疾病、傳染病、胎盤早剝、子癇、產道及骨盆異常出現難產等,排除有嚴重分娩并發癥的患者。剖宮產與孕婦過度恐懼情緒、體質弱,子宮病變、多胎有直接關系[10-12]。目前對孕婦的常規護理外,規范化全程心理干預護理及疼痛護理已成為國際醫務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課題[13-14]。
本研究對產婦分娩過程中進行心理干預及鎮痛呼吸技術、按摩法、音樂療法及導樂分娩等疼痛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產時疼痛程度Ⅰ級23例(54.8%)、Ⅱ級14例(33.3%)、Ⅲ級5例(11.9%);對照組的產時疼痛程度Ⅰ級11例(26.2%)、Ⅱ級6例(14.3%)、Ⅲ級25例(59.5%),觀察組產時疼痛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潛伏期,活躍期,第一、二、三產程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可分娩過程中對產婦進行心理干預及疼痛護理可顯著降低產婦的產時疼痛程度,縮短潛伏期,活躍期,第一、二、三產程時間;觀察組剖宮產3例(7.1%)、產鉗助產1例(2.4%)、順產38例(90.5%)、新生兒窒息1例(2.4%);對照組剖宮產18例(42.9%)、產鉗助產10例(23.8%)、順產14例(33.3%)、新生兒窒息11例(26.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則說明分娩過程中進行心理干預及疼痛護理,可提高順產率,降低新生兒窒息及剖宮產發生率,與辛榮[15]的研究結果大體一致,對產婦分娩過程中進行心理干預及疼痛護理可降低大腦皮質對疼痛的沖動感應,使疼痛閾值提升,增強其順產的信心,及時進行心態調整,調動產婦的主觀能動性,使其順產的信心增強,孕產婦在分娩中可及時進行心態調整,堅強面對宮縮痛,產程順利進展,增加順產率,降低剖宮產的發生,同時縮短了產程時間,降低了新生兒窒息情況的發生。綜上所述,對臨床婦進行心理干預及疼痛護理,可有效縮短產程,降低新生兒窒息率及剖宮產率,臨床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1]徐曉玲,王秀萍.導樂分娩對產婦產程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3):174-176.
[2]李坤.引起分娩期疼痛的相關因素及心理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1):155-157.
[3]李龍珠.心理護理對正常分娩產婦分娩過程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z1):232.
[4]張婷婷.淺析心理護理對于產婦分娩過程的臨床意義[J].中國傷殘醫學,2012,12(11):163-166.
[5]時艷芹.心理護理在分娩過程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6):127.
[6]王麗峰,張景美.分娩期產婦的心理狀況及心理護理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4):161-162.
[7]倪小玲,李勤梅,徐金娥.呼吸法對減輕分娩疼痛及產程進展的效果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8):218-219.
[8]潘敏,雪麗霜,零恒莉,等.產程早期體位干預配合分娩輔助設施對分娩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3):297-300.
[9]姜志鳳.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疼痛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2):175-176.
[10]邢孟琴.舒適化護理對初產婦分娩疼痛及焦慮抑郁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15(4):40-41.
[11]張賢娃.助產士對產婦分娩時疼痛的認知與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4(19):184-185.
[12]代勤素.分娩鎮痛的護理進展[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24):3732-3734.
[13]黃翠琴,胡三蓮.護理干預措施在分娩過程中的應用及發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5):3081-3082.
[14]齊瑋,付志民,鄭硯秋,等.導樂分娩對提高產科護理質量的體會[J].河北醫藥,2011,33(20):3183-3184.
[15]辛榮.特別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程進展的影響[J].中國民間療法,2013,21(2):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