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佳,張 斌,崔曉懿
哈爾濱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淺析細菌內霉素在藥品檢驗中的作用
顧 佳,張 斌,崔曉懿
哈爾濱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在藥品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內霉素污染問題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由于細菌內霉素對人體的嚴重危害,藥品細菌內霉素的檢測程序就必不可少。現如今細菌內霉素的檢測方法,主要有凝膠法、動態濁度法、顯色基質法三種方法。
藥品檢測;內霉素;凝膠法;濁度法;顯色基質法
細菌內霉素作為外源性致熱源,可以激活人體內的中性粒細胞,從而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的發熱現象。內霉素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時并不能產生危害,可是一旦通過注射的途徑進入血液,就會使人體產生“熱原反應”引起不同的疾病。因此在醫藥檢測領域,無論是注射用藥劑、放射性藥物還是抗生素、疫苗等的藥品都必須進行細菌內霉素含量的檢測。
現在的細菌內霉素檢測手段,主要有凝膠法和光度測量法兩種。
1.1 、凝膠法
凝膠法是利用鱟試劑產生凝集反應來檢測藥品中是否含有過量細菌內霉素的方法。凝膠法操作簡單,即便離開實驗室也能對細菌內霉素的含量進行檢測。
1.2 、光度測量法
光度測量法分為濁度法和顯色基質法在藥品的試劑檢測中,我們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動態濁度法。動態濁度法是通過檢測反應混合物的濁度到達某一吸光度的速率計算樣品內霉素含量的一種方法。
為了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我們所引用的主要數據就是依次使用凝膠法、動態濁度法、顯色基質法對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進行檢測。
2.1 、凝膠法和動態濁度法細菌內霉素檢測對比
所需主要儀器和試劑:BET-32M細菌內霉素檢測儀;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PHS-3C型酸度計;ZH-2型自動漩渦混合器;細菌內霉素檢查用水(bet);鱟試劑;內霉素標準品(ces)。
樣品: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
2.1.1.細菌內霉素限值的確定
已知L=K/M,K為人用每kg體重每小時最大可接受的內霉素劑量,K=5 EU/(kg·h)。考慮到藥品使用安全性要求及一般大容量輸液細菌內霉素限值要求,將本品的L定為0.5 EU/mL為宜。
2.1.2.標準曲線的可靠性試驗
用細菌內霉素檢查用水對內霉素標準品進行稀釋為四個濃度的樣品,于鱟試劑混合均勻后插入細菌內霉素檢測儀內進行檢測,經過測量整理可得系數r>0.980,故標準曲線成立。
2.1.3.樣品最大稀釋倍數和干擾性試驗
按照公式MVD=L/λ,計算得樣品實驗時MVD為16倍。將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分別稀釋為2、4、6、8倍進行回收實驗。分別取上述各液0.15ml加到預先加有0.15ml的鱟試劑反應管,混合均勻在同上檢測條件下進行測定,測定結束后按照標準曲線回歸方程計算出內霉素含量。通過實驗可知,樣品的回收率均在規定范圍之間,符合相關要求。
2.1.4.動態濁度法與凝膠法檢測結果比較
按照《中國藥典》中用動態濁度法和凝膠法對乳酸左氧氟沙星進行檢測可知兩種方法結果均符合規定,詳表如下:
動態濁度法與凝膠法檢測結果

動態濁度法和凝膠法比較來說,有著操作簡便,結果直觀可見的優點。針對藥品的細菌內霉素檢測領域要求高、批量大的特點是非常實用的。
2.2 、顯色基質法與動態濁度法細菌內霉素檢測實驗比較
所需主要儀器和試劑:渦旋混合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璃比色杯;定量可調移液器;顯色基質鱟試劑盒;顯色基質;內霉素標準品(CES);細菌內霉素檢測用水(BET);Hcl反應終止劑。
樣品: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
2.2.1.細菌內霉素限值的確定
原理同實驗2.1,通過計算可得,本樣品的細菌內霉素限制L= 0.5EU/mg
2.2.2.標準曲線可靠性試驗
用和試驗2.1中標準曲線的可靠性試驗2.1.2中的方法對樣品的標準曲線進行可靠性試驗,得到r≥0.980,故標準曲線有效。
2.2.3.樣品的干擾實驗
將三組實驗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加入BET,稀釋4種比例的稀釋級原液,在四個稀釋級原液中加入0.2EU/ml的內霉素標準品。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出稀釋原液與內霉素標準品的吸光度。根據結果計算稀釋原液除1:5的一組有輕微增強作用外,其余均沒有抑制或增強作用,回收率都在規定的要求之內。
2.2.4.樣品的測定
選擇1:7的稀釋液測定,三組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的檢測結果,都符合規定。
通過實驗對比可,顯色基質法除了對實驗用品和稀釋液要求無熱源外,對鱟試劑靈敏度也有著比較高的要求。但而且顯色基質法與凝膠法相比,抗干擾能力更強。相比于動態濁度法,顯色基質具有更好的重復性和可操作性,這種方法卻有著比凝膠法和動態濁度法更快速、更靈敏。因為它僅需要可見分光光度計和玻璃比色皿就能夠得出結論,在實驗條件比較簡單的地方也可以展開,因此對于醫藥檢測領域的細菌內霉素的測定,也有著很大的現實意義。
綜上所述,傳統的凝膠法有著測量簡單方便的特點;動態濁度法有著測量結果數據化更準確的優點;顯色基質法更是兼有著測量準確和測量工具簡單的特點。這三種方法各有優點,因此無論是凝膠法,動態濁度法,顯色基質法目前都是在藥品內霉素測量領域常用的方法。所以在日常的藥品檢測當中,就應該根據具體的需要靈活巧妙的選擇和運用這幾種方法。
[1]李春燕.定量檢測香丹注射液中的細菌內霉素的方法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03)
[2]潘宇虹,鐘巖.細菌內霉素檢查法在疫苗生產檢查中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