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義剛
(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
環(huán)境不確定性、內部控制質量與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
——來自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廖義剛
(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以2009-2012年我國A股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檢驗環(huán)境不確定性及內部控制質量對審計師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決策的影響。研究發(fā)現,公司環(huán)境不確定性越高則更可能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高質量內部控制將有助于緩解其持續(xù)經營疑慮,但上述關系僅在非國有上市公司中存在;進一步的檢驗還發(fā)現,在高環(huán)境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高質量內部控制緩解持續(xù)經營疑慮主要源于良好的風險評估機制。上述研究發(fā)現一方面證實了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有助于緩解處于較高不確定性環(huán)境中財務困境公司的持續(xù)經營問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政府的隱性擔保和天然政治聯(lián)系使得國有財務困境公司不需要憑借高質量內部控制也能夠緩解持續(xù)經營危機。
環(huán)境不確定性;內部控制;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
宏觀政治經濟形勢以及客戶、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的不可預測行為使得公司經營環(huán)境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環(huán)境不確定性的提高將導致難以預測公司外部環(huán)境和市場的劇烈變化,給公司經營管理戰(zhàn)略與決策的制定帶來較大困難,公司經營戰(zhàn)略和決策的實施后果也將變得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進而導致公司價值的降低和資本成本的提高[1][2][3][4][5]。另一方面,依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1324號》,當公司面臨財務困境從而持續(xù)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時,如果具有導致持續(xù)經營存在不確定性的事項或情況,審計師應當在評估管理當局提出的改進措施基礎上考慮是否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因此,當財務困境公司面臨較高程度的環(huán)境不確定性時,審計師是否會更傾向于給這類公司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此外,內部控制作為保障企業(yè)實現經營目標、財務目標及合規(guī)目標的政策與程序,高質量內部控制將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盈余質量、投資效率及獲取外部財務支持的能力[6][7][8][9]。那么,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否有助于緩解高環(huán)境不確定性下財務困境公司的持續(xù)經營不確定性風險進而影響審計師的審計意見決策呢?
本文以2009-2012年我國A股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檢驗環(huán)境不確定性與內部控制質量對審計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環(huán)境不確定性越高,則公司更可能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同時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有助于緩解環(huán)境不確定性與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之間的正相關關系。還發(fā)現,良好的風險評估程序更能夠顯著地緩解環(huán)境不確定性與審計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之間的正相關關系,這揭示了不確定性環(huán)境下風險評估這一內部控制要素對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基礎性作用。此外,環(huán)境不確定性和內部控制質量并不會影響針對國有財務困境上市公司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
當今世界日新月異,公司所處的政治、經濟及技術環(huán)境均在不斷發(fā)展變化,政府、客戶、供應商以及投資者等相關方的不可預期行為均可能加劇公司的環(huán)境不確定性程度。當公司面臨的環(huán)境不確定性程度較高時,公司經營業(yè)績的波動將難以被歸因于管理當局的努力程度還是外部自然狀態(tài),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對管理當局進行業(yè)績考核的困難。尤其是面臨較高環(huán)境不確定性的公司處于財務困境時,公司本身脆弱的財務和經營狀況將使得公司缺乏應對環(huán)境不確定性的能力,一旦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變化將給公司的生產、財務和經營帶來較大的影響。依據有關審計準則,當財務困境公司持續(xù)經營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從而可能潛在地影響依據持續(xù)經營假設編制的財務報表的公允性時,審計師將依據管理層對持續(xù)經營不確定性的事項或情況及改善措施的披露情況決定出具何種類型的持續(xù)經營不確定性審計意見。顯然,盡管財務困境公司在很大程度上都面臨著各種持續(xù)經營問題,但對于面臨較高程度環(huán)境不確定性的公司而言,其管理當局提出的改進措施能否降低導致持續(xù)經營危機的事項和情況發(fā)生的可能存在更大程度的不確定性,因此審計師在進行是否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職業(yè)判斷時可能作出更為保守的決策。也就是說,對于環(huán)境不確定性程度更高的財務困境公司,審計師更可能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因此,提出本文的假設1:
假設1:給定其他條件不變,環(huán)境不確定性高的財務困境公司更可能被出具持續(xù)經營不確定性審計意見。
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簽發(fā)意味著審計師對于公司在財務報表日后12個月內能否持續(xù)經營存在疑慮。盡管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條件甚至對外擔保情況均是影響審計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主要因素[10],但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簽發(fā)受到諸多公司內外因素的影響。根據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4號的有關規(guī)定,審計師必須評估管理層提出的針對導致持續(xù)經營不確定性的情況和事項的改進計劃,如果對改進計劃不滿意,則可以考慮簽發(fā)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如前文所述,當公司面臨較高程度的持續(xù)經營不確定性時,審計師顯然更傾向于簽發(fā)持續(xù)經營不確定性審計意見,那么內部控制質量的高低是否會影響環(huán)境不確定性與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之間的相關性呢?事實上,當公司內部控制質量不高時,審計師對于是否應當出具GCO的決策將變得更為保守。具體而言,當公司處于財務困境時,如果內部控制質量不高或者存在實質性缺陷,這類公司的資本成本將顯著提高,因此將難以取得包括銀行和商業(yè)信用貸款在內的外部融資[11][12],融資成本的增加和融資難度的加大,降低了面臨持續(xù)經營不確定性的財務困境公司的生存幾率。另一方面,高質量的內部控制一般由高質量的控制環(huán)境和風險評估機制等要素構成,當財務困境公司面臨較高程度的環(huán)境不確定性時,高質量的內部控制環(huán)境將能夠為公司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應對不確定性環(huán)境的決策氛圍,將使得公司的決策更趨于科學。而良好的風險評估機制能夠讓公司更好地評估不確定性環(huán)境下的各種風險,從而使得公司能夠采取更恰當的應對措施以防范不確定性環(huán)境所帶來的持續(xù)經營不確定性風險。同理,內部控制的其他要素如信息與溝通、控制活動及對控制監(jiān)督等要素也將發(fā)揮自身積極的作用以應對持續(xù)經營危機。綜上,得出本文的假設2:
假設2:對于面臨較高環(huán)境不確定性的財務困境公司,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夠降低這公司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
長期以來國有企業(yè)由于政策性負擔導致這類公司存在著預算軟約束[13],因此對國有財務困境公司而言,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未必會帶來很嚴重的經濟后果,如廖義剛等[14]的研究發(fā)現,政府控制公司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之后,次年銀行貸款水平并未顯著下降,而非政府控制公司在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之后次年銀行貸款水平存在顯著下降。面對不確定性的環(huán)境,國有財務困境上市公司具有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和隱性擔保,能獲得較為確定的政策扶持,更容易獲得政府補貼和銀行信貸的資金支持以度過危機。因此,與非國有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相比,環(huán)境不確定性對國有財務困境公司獲得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影響較小。顯然,既然環(huán)境不確定性并不會影響國有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獲得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那么國有財務困境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也就難以起到緩解環(huán)境不確定性與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之間正相關關系作用。綜上,得出本文的假設3a和3b:
假設3a:與非國有上市公司相比,環(huán)境不確定性不影響國有財務困境公司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
假設3b:面臨較高環(huán)境不確定性時,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夠更顯著地降低非國有財務困境公司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
(一)樣本選擇和數據來源
本研究選擇2009-2012年我國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作為初始研究樣本并對研究樣本進行了如下的篩選:(1)借鑒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領域研究文獻對財務困境公司的定義[15][16][17][18][14],將符合以下特征之一的A股公司作為財務困境公司的初始研究樣本: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凈營運資本為負、留存收益為負或者營業(yè)利潤為負;(2)在上一步驟的基礎上剔除金融行業(yè)上市公司以及缺少財務數據的樣本;(3)將變量值最高和最低1%分位數的樣本進行了剔除。最終樣本包括4709個公司年,其中有232個公司年被出具了GCO。本文所使用的財務數據以及相關指標全部來自于CSMAR數據庫查詢系統(tǒng)和WIND數據庫。
(二)檢驗模型的設定與變量定義
本研究采用以下模型檢驗有關假設:
ln(p/1-p)=β0+β1jeuit+β2jeuit×icit+β3cashdebtit+β4Δlevit+β5Δcrit+β6crit+β7ageit+β8sizeit+β9liquidit+β10roait+β11levit+∑ind+∑year+εit
(1)
上述模型(1)中,jeuit為檢驗變量,表征i公司t年的環(huán)境不確定性。參照已有研究文獻的基礎上,運用OLS運行模型“Sale=φ0+φ1Year+ε(其中,Sale為銷售收入,Year為年度變量,從過去第t-4年至t年度分別取值為1至5)”,模型估計的殘差即為非正常銷售收入,在此基礎上以公司第t-4年至t年非正常銷售收入的標準差除以第t-4年至t年銷售收入平均值即為未經行業(yè)調整的環(huán)境不確定性,再將未經行業(yè)調整的環(huán)境不確定性除以行業(yè)中位數即得到了本研究最終所需要的環(huán)境不確定性數據。如假設1成立,則jeuit的系數應顯著為正。
jeuit×icit同樣是檢驗變量,為jeuit(環(huán)境不確定性)與icit(內部控制質量)的交乘項,其中icit是衡量內部控制質量的虛擬變量。本研究采用陳漢文教授主持的廈門大學內部控制指數課題組發(fā)布的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數衡量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質量,該指數依據內部控制評價系統(tǒng)的通行設計原則同時結合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基本情況,以我國五部委發(fā)布的《內部控制基本規(guī)范》及其配套指引為指標設計的主要依據并綜合考慮其他涉及內部控制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應文件,在借鑒國內外已有的內部控制評價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對內部環(huán)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jiān)督等5個一級評價指標、24個二級指標、43個三級指標、144個四級指標進行打分,最后加權平均形成內部控制指數分值。該指數采用百分制,滿分為100分,最低分為0分,分值越高,表示內部控制質量越好。對所有樣本的內部控制指數進行排序后,以中位數為標準,內部控制綜合指數高的組icit取值為1,內部控制綜合指數低組icit取值為0。如假設2成立,則交乘項jeuit×icit的系數應顯著為負。此外,本文還將現金債務比(cashbebtit)、財務杠桿的變化值(Δlevit)、流動比率的變化值(Δcrit)、流動比率(crit)、公司規(guī)模sizeit、清算價值比例(liquidit)、公司上市年數ageit以及行業(yè)ind和年份year作為控制變量。
(一)描述性統(tǒng)計與單變量檢驗
表1 全樣本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
表2 被出具GCO與未被出具GCO公司主要變量T(Z)檢驗
表1是主要變量全樣本的描述性統(tǒng)計,總體而言樣本之間的數據分布較為均衡。進一步將樣本分為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與未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兩組子樣本,表2是被出具GCO與未被出具GCO公司主要變量T(Z)檢驗的結果。從表2可以看出,相對于未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公司,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公司環(huán)境不確定性(jeu)的均值與中位數更高,同時內部控制質量(ic)更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環(huán)境不確定性越高的公司更容易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并且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公司內部控制質量更差。此外,被出具持續(xù)經營不確定性的公司財務杠桿程度(lev)更高、上市時間更長(age),同時公司規(guī)模更小(size)、現金債務比(cashdebt)和流動比率(cr)也更低。
(二)多元回歸分析
表3是環(huán)境不確定性、內部控制質量與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全樣本Logit回歸結果。表3的回歸一顯示,環(huán)境不確定性(jeu)的系數為正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這意味著對于財務困境公司而言,環(huán)境不確定性的高低將影響審計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職業(yè)判斷,環(huán)境不確定性越高則審計師更傾向于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這意味著假設1獲得了支持。表3回歸二的結果表明,環(huán)境不確定性(jeu)的系數為0.365且在0.000的水平上顯著,同時交叉項jeu×ic的系數為-0.19且在0.004的水平上顯著,這意味著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有助于緩解環(huán)境不確定性帶給財務困境公司的持續(xù)經營疑慮,最終有助于降低財務困境公司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可能性,這支持了假設2。在控制變量方面,與已有文獻一致,表3回歸一和回歸二中的現金賬債務比(cashdebt)、財務杠桿程度的變化(Δlevit)、流動比率(crit)、公司規(guī)模(size)與審計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負相關,財務杠桿(lev)與公司上市年限(age)與審計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正相關。
表3 環(huán)境不確定性、內部控制質量與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全樣本Logit回歸結果
注:括號內為顯著性水平,“* ”、“** ”、“*** ”分別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顯著。
表4是分別國有與非國有上市公司的分組檢驗結果。國有上市公司回歸結果,顯示環(huán)境不確定性(jeu)對于是否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沒有顯著影響,同時交叉項(jeu×ic)的系數亦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非國有上市公司的檢驗結果顯示,環(huán)境不確定性(jeu)的系數為0.51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這意味著環(huán)境不確定性對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出具存在顯著性影響,而交叉項(jeu×ic)的系數顯著為負則表明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有助于降低處于財務困境且面臨較高環(huán)境不確定性公司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上述檢驗結果總體上支持了假設3a和假設3b。這意味著對于國有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存在天然的政治關聯(lián)和政府隱性擔保,當其處于財務困境且面臨較高環(huán)境不確定性時,天然的政治關聯(lián)和隱性擔保將有利于其獲得政府補貼和銀行信貸等資金支持以渡過持續(xù)經營危機,因此環(huán)境不確定性并不足以影響審計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決策,相應地,內部控制質量的高低也就難以影響環(huán)境不確定性高條件下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決策。
表4 國有與非國有上市公司環(huán)境不確定性、內部控制質量與GCO的Logit回歸結果
注:括號內為顯著性水平,“* ”、“** ”、“*** ”分別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顯著。
(三)進一步的檢驗
為考察內部控制五要素對環(huán)境不確定性與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之間關系的影響,本文分別以內部環(huán)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對控制的監(jiān)督等5個一級評價指標的中位數為基準,將5個一級指標高于中位數樣本的ic變量取值為1。國有上市公司與非國有上市公司的回歸結果列示于表5和表6。與表4回歸一的結果一致,表5中國有上市公司的環(huán)境不確定性(jeu)對是否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沒有顯著影響,同時交叉項(jeu×ic)的系數均亦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而表6非國有上市公司的檢驗則顯示,交乘項jeu×ic的系數僅ic為依據風險評估的中位數分類時顯著為負,而其他四個要素均未通過顯著性測試,這意味著環(huán)境不確定性越高,不論是內部環(huán)境抑或控制活動等內部控制要素均無助于化解環(huán)境不確定性帶來的持續(xù)經營疑慮,此時良好的風險評估機制相對更能降低審計師對環(huán)境不確定性財務困境公司的持續(xù)經營疑慮。
表5 國有上市公司環(huán)境不確定性、內部控制五要素與GCO的回歸結果
注:括號內為顯著性水平,“* ”、“** ”、“*** ”分別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顯著。
(四)穩(wěn)健性測試
為增加研究結論的穩(wěn)健性,本研究還進行了如下穩(wěn)健性測試:(1)為考察財務困境公司面臨環(huán)境不確定性時,內部控制質量的改進能否有助于降低持續(xù)不確定性疑慮,本研究設置nkbh啞變量取代ic變量,若某公司年相對上一年內部控制質量指數提升,則nkbh為1,否則為0。回歸結果顯示,交叉項jeu×nkbh的系數顯著為負,表明隨著內部控制質量的改進,審計師更不傾向于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2)內部控制質量改用連續(xù)變量測度、環(huán)境不確定性程度改用虛擬變量進行測度,回歸結果基本不變。此外,回歸模型中自變量的VIF值均小于3,這意味著模型不存在嚴重共線性問題。
表6 非國有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五要素的回歸結果
注:括號內為顯著性水平,“* ”、“** ”、“*** ”分別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顯著。
本文以2009-2012年我國A股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檢驗了環(huán)境不確定性與內部控制質量對審計師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決策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環(huán)境不確定性越高則財務困境公司被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也越高,同時高質量內部控制有助于緩解環(huán)境不確定性與出具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之間的正相關關系,但高質量內部控制緩解持續(xù)經營疑慮的功效只在非國有上市公司中存在;進一步的檢驗還表明在財務困境公司面臨較高環(huán)境不確定性背景下,內部控制五要素中僅有高質量的風險評估這一要素有助于緩解持續(xù)經營疑慮。上述研究結論意味著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從而提高了公司的透明度,并且良好的內部控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公司較好的管理水平,因此外部資金提供者更愿意為公司提供融資以緩解其持續(xù)經營危機,然而由于國有上市公司天然的政治聯(lián)系進而存在政府的隱性擔保,環(huán)境不確定性本身并不會影響審計師針對國有財務困境公司持續(xù)經營審計意見的決策,因而高質量內部控制對國有財務困境公司的持續(xù)經營疑慮也就無法發(fā)揮緩解功效。綜上,一方面我們應當進一步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尤其是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還應當加強市場化改革,使得國有與非國有公司均成為完全的市場主體。
[1] Merchant K.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controls on data manipulation and management myopia [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90,Vol.15(1): 297-313.
[2] Ghosh D.,Olsen L.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and manager’s use of discretionary accruals[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9,Vol.34(2): 188-205.
[3] 申慧慧.環(huán)境不確定性對盈余管理的影響[J].審計研究,2010,(1): 89-96.
[4] 申慧慧,吳聯(lián)生,肖澤忠.環(huán)境不確定性與審計意見:基于股權結果的考察[J].會計研究,2010,(12): 57-64.
[5] 牛建波,趙靜.信息成本、環(huán)境不確定性與獨立董事溢價[J]. 南開管理評論,2011,(2):70-80.
[6] 張龍平,王軍只,張軍.內部控制鑒證對會計盈余質量的影響研究——基于滬市A股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0,(2): 83-90.
[7] 董望,陳漢文.內部控制、應計質量與盈余反應——基于中國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1,(4): 68-79.
[8] 方紅星,金玉娜.高質量內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嗎?——基于自愿性內部控制鑒證報告的經驗研究[J].會計研究,2011,(8): 53-61.
[9] 方紅星,金玉娜.公司治理、內部控制與非效率投資:理論分析與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3,(7): 63-69.
[10] 張俊瑞,劉彬,程子健,汪方軍.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與持續(xù)經營不確定性審計意見關系研究——來自滬深主板市場A股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4,(1): 62-70.
[11] M. D. Beneish,M. Billings,L. Hodder.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and information uncertainty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Vol. 83(3): 665-703.
[12] Kim B.,B.Y.Song,L. Zhang.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and bank loan contracting: Evidence from SOX section 404 disclosures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Vol. 86(4): 1157-1188.
[13] 施華強.中國國有商業(yè)銀行不良貸款內生性:一個基于雙重軟預算約束的分析框架[J].金融研究,2004,(6):1-16.
[14] 廖義剛,張玲,謝盛紋.制度環(huán)境、獨立審計與銀行貸款——來自我國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0,(2):62-69.
[15] Raghunandan K.,Rama D.V. Audit reports for companies in financial distress:Before and after SAS no.59 [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1995,Vol. 14(1):50-63.
[16] Carcello J.,Hermanson D. Going-concern opinions:The effects of partner compensation plans and client size [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00,Vol. 19(1):64-81.
[17] Reynolds J.,Francis R. Does size matter? The influence of large clients on office-level auditor reporting decision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2001,Vol. 30(3):375-400.
[18] Geiger M.A.,Rama D.V. Audit fees,no audit fees,and auditor reporting on stressed companies [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Theory,2003,Vol. 22(2):53-69.
[19] 申慧慧,于鵬,吳聯(lián)生.國有股權、環(huán)境不確定性與投資效率[J].經濟研究,2012,(7): 113-126.
(責任編輯:肖 如)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High-Quality Internal Control and Going-Concern Opinion
LIAO Yi-gang
(School of Accounti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China)
Based on the sample of A-Share listed firms from 2009 to 20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and the internal control on the probability of going-concern opinion.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the probability of going-concern opinion is positive and high quality internal control helps to alleviate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especially for the non-SOEs. Further examination also finds that, compared with other elements of internal control, excellent mechanism of risk assess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the probability of going-concern opinion. This study further confirms that in a highly uncertain business environment,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sound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internal control; going-concern opinion
2015-01-0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713320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般資助項目(71162009;71362009)
廖義剛(1977-),男,江西吉安人,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副教授,博士。
F239.4
A
1004-4892(2015)09-00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