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磊
(山西省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 山西臨汾 041000)
地西泮聯合苯巴比妥治療小兒驚厥的臨床研究
王晶磊
(山西省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 山西臨汾 041000)
目的:研究地西泮聯合苯巴比妥治療小兒驚厥的臨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接收的小兒驚厥59例患兒,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28例治療時應用苯巴比妥,實驗組31例治療時聯合應用苯巴比妥和地西泮。觀察對照組、實驗組的治療效果,并比較分析。結果: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治療后12h、1d、2d治療有效率較高,且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地西泮聯合苯巴比妥治療小兒驚厥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控制驚厥發作,減少并發癥,具有推廣價值。
小兒驚厥;苯巴比妥;地西泮;治療
驚厥為兒科臨床常見急癥,多發于嬰幼兒。顱內感染、高熱驚厥、低血糖癥、中毒性腦病、低鎂血癥、低鈣血癥和中毒等均可導致驚厥。該病并發癥較嚴重,發生率較高,研究顯示,驚厥存活患兒后遺癥的發生率約為20%[1]。驚厥嚴重威脅患兒健康,影響智力發育,需引起重視,加強早期有效治療。藥物治療為主要治療方式,以止驚藥物為主。現搜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接收的小兒驚厥59例患兒,對其地西泮聯合苯巴比妥治療的方法和效果進行總結性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搜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接收的小兒驚厥59例患兒,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平均年齡是(2.35±0.59)歲,最大者5歲,最小者4個月,共28例,平均病程是(1.12±0.23)個月,病程范圍是28d-3個月,男患兒和女患兒分別是16例、12例。實驗組平均年齡是(2.39±0.54)歲,最大者5.5歲,最小者4個月,共31例,平均病程是(1.20±0.24)個月,病程范圍是28d-4個月,男患兒和女患兒分別是19例、12例。對照組與實驗組的一般臨床資料相比,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治療時應用苯巴比妥,實驗組治療時聯合應用苯巴比妥和地西泮。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11020638,包裝規格1ml:0.1g),取10-15mg/kg給予患兒靜脈滴注,保證液體于30-60min內滴注完成,后減小劑量,若療效不佳則每隔30min應用一次。地西泮(地西泮注射液,國藥準字H32020869,包裝規格2ml:10mg),取0.5mg/kg給予患兒靜脈推注,最大劑量應<4mg,若療效不佳則重復給藥。
治療后12h、1d、2d,分別觀察對照組與實驗組治療效果,并比較。觀察對照組與實驗組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并對比。
1.3 療效標準
無效:患兒經藥物治療后,驚厥未止,且用藥10min后再次出現驚厥;有效:患兒經藥物治療后,驚厥停止,且用藥10min后未出現驚厥。
1.4 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治療后12h、1d、2d,實驗組治療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控制效果較好,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2h、1d、2d對照組與實驗組療效比較情況見表1。

表1 治療后12h、1d、2d對照組與實驗組療效對比
2.2 并發癥
實驗組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23%,表現為智力障礙;對照組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0.71%,其中1例共濟失調,1例癲癇,1例智力障礙。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少數驚厥患兒在發作前有先兆,如不時驚跳、極度煩躁、精神驚恐、呼吸急促、面色劇變、精神緊張、體溫驟升等;發作時頭向后仰、牙關緊閉、意識喪失、口吐白沫、眼球斜視或固定上翻,四肢肌肉或面部呈強直性、陣攣性抽搐,病情較重的患兒可有角弓反張、大小便失禁、頸項強直、呼吸不整等癥狀;臨床癥狀可持續數秒或數分,繼而轉為昏迷和嗜睡狀態[2]。驚厥主要并發癥為智力障礙、腦性癱瘓和癲癇,除此之外,還有視聽障礙、共濟失調、語言障礙、多動等。
藥物治療是臨床上治療該病的主要方式。苯巴比妥屬于巴比妥類藥物,可對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進行抑制,從而減輕腦神經沖動造成的大腦皮質影響,并擴大抑制范圍,降低腦皮質興奮,從而發揮催眠、鎮靜、抗驚厥作用。研究指出,苯巴比妥是一種效果顯著的治療藥物,作用時間較長,起效迅速。苯巴比妥可有效抑制谷氨酸興奮,抑制GABA,從而對中樞神經多突觸傳遞和單突觸傳遞進行抑制,阻斷癲癇灶高頻放電及擴散[3]。地西泮通過與中樞系統苯二氮卓受體相互結合,對GABA釋放進行促進,具有催眠、促進肌肉松弛、鎮靜和抗驚厥作用。地西泮抗驚厥作用較強,約是氯氮卓作用的10倍,且藥物口服后吸收較快,可在1h內達到血高峰濃度。研究顯示,單用地西泮雖能有效控制驚厥,但易反復發作,療效不甚理想[4]。有報道表明,對該病患兒聯合應用苯巴比妥和地西泮,可起到協同作用,進一步抑制谷氨酸興奮,增強中樞神經多突觸及單突觸傳遞抑制作用,有效控制腦部高頻放電。故苯巴比妥與地西泮聯合應用是一種有效、可靠、作用顯著的治療方案。國內相關研究顯示,給予該病患兒苯巴比妥和地西泮,整體治療有效率可達80%以上,用藥48h治療有效率可達90%[5]。
在本文研究中,對實驗組進行地西泮與苯巴比妥聯合治療,對對照組單獨應用苯巴比妥。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后12h治療有效率為83.87%,對照組為60.71%;實驗組治療后1d治療有效率為90.32%,對照組為67.86%;實驗組治療2d后治療有效率為96.77%,對照組為85.71%,實驗組治療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表明聯合應用苯巴比妥和地西泮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控制驚厥。實驗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是3.23%,對照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是10.71%,實驗組并發癥少于對照組,表明聯合應用苯巴比妥和地西泮可明顯減少并發癥。本結果與相關研究基本一致,說明苯巴比妥和地西泮聯合治療是一種療效可靠、有效的治療方式。
綜上認為,地西泮聯合苯巴比妥治療小兒驚厥臨床效果顯著,應予以重視,推廣應用。
[1]李延春,祁正紅.苯巴比妥聯合地西泮對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北方藥學,2014,(06):54-55.
[2]凡守金,李媛,易宏.苯巴比妥鈉聯合安定治療小兒驚厥臨床觀察[J].藥物與人,2014,(07):95-96.
[3]宗建霞.對60例小兒熱性驚厥患者的臨床診治體會[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11(12):110-111.
[4]郭欣林.地西泮在小兒驚厥持續狀態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療,2014,(21):93,95.
[5]黃慶海.200例小兒熱性驚厥的臨床特點及診治體會[J].中國醫藥科學,2014,(07):179-180+191.
R985
B
1009-6019(2015)02-0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