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鵬 程銀忠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燒傷外科 山西運城 044000)
磺胺嘧啶銀鋅治療燒傷臨床分析
王偉鵬 程銀忠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燒傷外科 山西運城 044000)
目的:探討在燒傷患者中,應用磺胺嘧啶銀鋅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燒傷患者100例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使用聚維酮和燒傷治療儀照射治療方案;觀察組患者使用邦爾康燒傷抑菌霜治療方案。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1周、2周后的細菌培養檢出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創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創面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瘢痕形成率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燒傷患者而言,應用磺胺嘧啶銀鋅進行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減少了細菌滋生,創面恢復時間短且恢復效果佳,不會產生瘢痕,值得臨床推廣。
燒傷患者;磺胺嘧啶銀鋅;創面恢復;臨床療效
燒傷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損傷,包括熱液、蒸氣、高溫氣體、火焰、熾熱金屬液體等致傷類型。近年來伴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進步,燒傷患者也呈現出上升趨勢[1]。燒傷的治療原則在于保護創面、減少滲出,防止感染發生,同時清除失去活力的組織,積極預防瘢痕和攣縮畸形,盡量恢復功能和外貌[2]。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燒傷患者100例進行分析,應用磺胺嘧啶銀鋅治療方案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燒傷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在對照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最小的3歲,最大的68歲,平均(37.5±2.6)歲;淺II度燒傷24例,深Ⅱ度燒傷19例,Ⅲ度燒傷7例;致傷原因:火焰燒傷24例,電燒傷8例,熱液燒傷16例,其它2例。在觀察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最小的4.5歲,最大的66歲,平均(36.0±2.3)歲;淺Ⅱ度燒傷21例,深Ⅱ度燒傷20例,Ⅲ度燒傷9例;致傷原因:火焰燒傷18例,電燒傷11例,熱液燒傷17例,其它4例。所有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資料上不存在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患者燒傷24小時內入院治療,燒傷面積不限,但沒有心肝腎等器官疾病以及造血系統合并癥。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對患者的創面進行仔細清理,可能發生休克的患者進行體液復蘇,同時進行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療,以及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防止感染,積極預防各類并發癥。
1.3.1 對照組
使用聚維酮碘軟膏(南京南大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32021174)敷于患者的創面,然后暴露在燒傷治療儀下進行照射,根據創面的情況進行普通換藥。
1.3.2 觀察組患者使用邦爾康燒傷抑菌霜(南陽市匯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衛生許可證號:豫衛消證字(2004)第0056號),將其涂在燒傷創面。待藥痂皮形成后,浸泡在1/1000的新潔爾滅液中,時間維持在30min左右,餐后1小時進行。在浸泡過程中藥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如果出現頭暈、心慌、冷汗等,就要及時停止液浴,擦干水分后清理痂皮,繼續使用邦爾康燒傷抑菌霜進行涂敷。
1.4 觀察項目和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創面細菌培養的檢出情況。(2)觀察兩組患者各種燒傷創面的愈合時間。(3)對比兩組患者的燒傷創面恢復效果,包括膚色、有無植皮、是否形成瘢痕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在創面細菌培養檢出情況上的比較兩組在治療前的細菌培養檢出率上沒有明顯差異,但觀察組患者治療1周、2周后的細菌培養檢出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在創面細菌培養檢出情況上的比較(n,%)
2.2 兩組在創面愈合時間上的比較觀察組患者淺Ⅱ度、深Ⅱ度、Ⅲ度創面的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在創面愈合時間上的比較(d,x±s)
2.3 兩組在創面恢復效果上的比較觀察組患者淺Ⅱ度燒傷創面恢復后接近正常膚色;深Ⅱ度和Ⅲ度燒傷創面沒有形成明顯瘢。對照組患者Ⅲ度燒傷中共有2人進行植皮手術,共計6人有明顯瘢痕,占比12%。經過比較可知,觀察組患者創面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瘢痕形成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 燒傷燒傷一般指的是熱力引起的組織損害,主要受損部位是皮膚、黏膜,嚴重者可能傷及皮下、黏膜下組織,例如肌肉、骨、關節、內臟等。一般情況下,對燒傷部位進行正確的早期處理,能夠減輕燒傷程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是燒傷后續治療的基礎[3]?,F場急救是燒傷救治最早的環節,處理不當會導致燒傷加重,貽誤搶救時機。因此,現場急救的要求是終止熱源致傷和應急處理:第一,首先檢查危及患者生命的情況,如大出血、窒息、氣胸等,及時處理搶救。第二,脫離現場,判斷傷情,估計燒傷面積和深度,注意有無吸入性損傷、復合傷、中毒等。第三,鎮靜止痛,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進行創面處理。第四,復合傷的處理,對患者進行補液治療,同時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3.2 磺胺嘧啶銀鋅對燒傷創面進行邦爾康燒傷抑菌霜的涂抹,能夠形成一層保護膜,具有透痂性能,防止細菌入侵和痂下感染[4]。具體來說,該藥物的作用機制有以下幾點:第一,促進創面愈合。該軟膏中含有乙酸鋅離子,能夠促進上皮細胞的增殖,使皮膚更快愈合;對間生態組織進行搶救,逆轉瘀滯;促進壞死物的排除,避免發生感染,使創面得以封閉。第二,減輕疼痛。創面處于濕潤的環境,刺激性比較小,可以做適當的活動。換藥過程中幾乎不出血,痂皮溶解張力小,方便關節的早期活動。第三,抗感染作用。燒傷后的創面會出現病原菌,抑菌霜中的磺胺嘧啶具有抑菌作用,其中的基質能夠和壞死的組織相溶,使壞死組織水解酸敗,從而降低病原菌的數量,起到顯著的抗感染作用。第四,減輕瘢痕。磺胺嘧啶能夠改善微循環,生理環境比較濕潤,有利于促進組織的再生與修復,抑制成纖維細胞的生長,從而減少瘢痕的形成[5]。
本次研究中燒傷患者使用邦爾康燒傷抑菌霜治療方案,患者治療2周后的創面細菌培養檢出率為0,淺Ⅱ度燒傷創面恢復后接近正常膚色,深Ⅱ度和Ⅲ度燒傷創面沒有形成明顯瘢。另外,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和對照組相比,明顯縮短。綜上,對于燒傷患者而言,應用磺胺嘧啶銀鋅進行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減少了細菌滋生的數量,創面恢復時間短且恢復效果佳,不會產生瘢痕,值得臨床推廣。
[1]宋錫剛,張惠萍,胡躍芬.磺胺嘧啶銀鋅結合液浴治療燒傷創面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2(02):1455-1456.
[2]盧鋒.磺胺嘧啶銀霜劑治療燒傷創面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36(13):42-43.
[3]朱小勤,陳國慶.磺胺嘧啶銀和磺胺嘧啶鋅治療Ⅱ度燒傷療效分析[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3,01(09):39-41.
[4]宋文民,毛仕浩.磺胺嘧啶銀在燒傷臨床運用[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18(12):106-107.
[5]周文濤,何國,張文仕,等.兩種方法治療燒傷創面的臨床療效對比[J].當代醫學,2014,08(05):78-79.
R644
B
1009-6019(2015)02-0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