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平 馮建麗
(延安市人民醫院預防保健科 陜西延安 716000)
探討藥學干預對骨科圍手術期應用抗菌藥物預防術后感染的效果
馬軍平 馮建麗
(延安市人民醫院預防保健科 陜西延安 716000)
目的:探討藥物干預對骨科圍手術期應用抗菌藥物預防術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期間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60例骨病患者,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藥學干預;對照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常規用藥,對兩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時間及平均藥品費用等指標進行觀察比較。結果:觀察組具有切口感染率低、平均住院時間短及平均藥品費用低等特點,與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以藥學干預法進行圍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使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促進患者的康復。
骨科;圍術期;藥學干預;常規用藥
不少醫院在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多用、濫用情況。雖抗菌藥可有效預防炎癥感染,但濫用將會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1]。因此,臨床必需對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進行一定的管理,提高抗菌藥物在圍手術期的合理使用。在此次調查中,我院將探討對骨科圍手術期應用抗菌藥物預防術后感染的效果進行觀察比較,具體情況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骨病患者60例,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齡為18~76歲,平均年齡為(54.6±2.3) 歲;對照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患者年齡為18~74歲,平均年齡為(54.7±2.1)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臨床資料上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圍手術期進行常規用藥。觀察組患者圍手術期進行藥學干預。對兩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住院時間、用藥費用等指標進行觀察比較。
1.3 統計學處理: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組間以t檢驗進行比較,視p<0.05時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意義。
2.1 切口感染情況:由比較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比較
2.2 平均住院時間及用藥費用比較:由比較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及用藥費用均明顯短于(少于)對照組患者。其中,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及用藥費用為(7.0±1.5)d、(2265±234)元;對照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及用藥費用為(10.4±2.0)d、(3346±302)元。兩組數據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意義(p<0.05)。
骨科圍手術期常需進行抗菌藥物的預防使用,因抗菌藥物的臨床效果顯著,因此使得臨床上逐漸出現抗菌藥物多用濫用等情況。因此,必選對圍手術期患者抗菌藥物使用進行藥學干預,以減少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在此次調查中,我院主要對骨科患者圍手術期的抗菌藥物使用進行藥學干預,并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由此次調查結果可知,進行藥學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切口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且其在住院時間及用藥費用等方面也與對照組患者存在顯著差異。這一結果表明,對圍手術期患者進行藥學干預是具有積極作用的[2]。但同時也由患者的臨床資料回顧可知,在此次調查的60例患者中,共有53例患者預防性的使用了抗菌藥物,其所占比例為88.3%。這一數據明顯較高,不符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在骨科感染中,其最主要的致病菌包括革蘭陽菌球菌及革蘭陰桿菌,且以革蘭陽性菌中的金色葡萄球菌感染最為常見。而在預防用藥使用中大多數醫師會兼顧陽性及陰性菌的預防,甚至不少醫師會針對性的進行革蘭陰性菌進行用藥,導致臨床效果不佳[3]。在藥學干預中,則可有效避免這一癥狀,其將預防性用藥的側重點進行調整,并主要以預防革蘭陽性菌為主,有效提高了抗菌效果,并節省了大量的醫藥費用。此外,有大量的臨床報道指出,進行預防性用藥臨床效果明顯高于術后已感染時用藥。
綜上所述,通過藥學干預,可有效調整臨床上預防性抗菌藥物濫用多用的情況,同時,通過藥學干預,可對臨床預防的側重點進行調整,使得感染預防更加具有針對性,并減少醫藥費用的浪費。由此可見,對骨科圍手術期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進行藥學干預是具有重要性及必要性的。
[1]張曉鹿,黃明霞.臨床藥學服務干預骨科圍手術期預防性抗菌藥物的效果比較[J].寧夏醫學雜志,2012,34(10):1042-1044.
[2]呂鵬,房德敏,王捷等.骨科Ⅰ類切口圍手術期預防用藥的管理與干預效果評價[J].天津藥學,2013,25(1):17-20.
[3]石俊峰,陳琳,韓旭亮等.我院骨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合理性的評價[J].西北藥學雜志,2010,25(3):224-226.
Q954.54+1
A
1009-6019(2015)02-01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