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君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 山西運城 044000)
探討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
胡艷君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 山西運城 044000)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頸骨折病人120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舒適護理干預,觀察兩組的SDS與SAS評分和護理滿意度。結果:經護理干預,兩組的SDS與SAS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降低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96.2%vs77.3%),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股骨頸骨折患者采取舒適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情,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股骨頸骨折;護理滿意度;常規護理;舒適護理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在老年人中易發的臨床疾病,因為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原因,所以其治療時間比較長,并且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身心負擔,舒適護理是一種具有整體性、創造性以及有效性的個體化護理模式,能夠以患者為主體,注重患者的身心感受[1],為了探討心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本文選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12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41-79歲,平均(56.4±3.6)歲,其中按骨折類型劃分,I型15例,II型10例,III型21例,IV型14例;對照組60例,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齡45-80歲,平均(58.3±6.5)歲,其中按骨折類型劃分,I 型13例,II型15例,III型22例,IV型1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檢查其術后創面,及時發現并處理患者的疑似感染癥狀,促進患者合理飲食等等[2]。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采用舒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心理舒適干預患者由于其獨特的生理以及心理特點,容易出現各種焦慮癥狀,比如擔心由于自己的疾病給子女帶來經濟壓力等等,護理人員應該根據這種情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根據患者各自不同的心理狀態給予其良好的疏導,同時鼓勵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與愛護,使患者始終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積極配合各項治療,在與患者溝通時需要時刻保持耐心親切的態度,同時還要創設和諧的病房環境,使患者時刻保持愉悅的心情。
1.2.2 環境舒適干預患者所處的環境對其康復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一般來說,護理人員需要將病房的溫度控制在22-25°C之間,空氣濕度控制在50%左右,還要注意采用相對柔和的光線,避免燈光給患者造成視覺刺激,保證患者的良好睡眠質量,對于伴有支氣管哮喘的患者,注意病房內不要擺放鮮花,以免對其形成花粉刺激,護理人員在進入病房之后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增加患者的心理舒適度,同時還要合理控制其他患者或者患者家屬造成的各種噪音,保持病房的安靜,使患者免受各種干擾[3]。
1.2.3 皮膚舒適干預患者一般都要進行患肢皮膚牽引術,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在患者皮膚與下肢牽引帶間放置一條比較柔軟的毛巾,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減輕其疼痛感,同時注意每天更換毛巾,此外,還要在患者的足跟或內外踝部位放置柔軟棉墊,防止在牽引過程中骨突部承受較大的摩擦力。每日要對患者皮膚進行檢查與清潔,提高患肢的牽引效果,減少患者的痛苦。因為老年患者的皮下脂肪比較少,皮膚褶皺比較多,所以要加強其皮膚的護理與觀察。
1.2.4 功能鍛煉舒適干預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長時間臥床,所以容易出現下肢靜脈血栓或者肌肉廢用性萎縮等并發癥,護理人員要加強患者的股四頭肌收縮訓練,每日需要進行屈曲踝關節,每日2-3次,每次10-15s,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增加患者的疼痛感,更不能使其產生疲勞感,對患者家屬進行相應的指導,使其對患者的患肢進行有效按摩,主要按照從遠端向心性的方向按摩,避免患者的患肢出現腫脹,促進其血液循環,使其患肢早日恢復基本功能。
1.3 觀察項目(1)心理狀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分為輕度:<60分;中度:60-70分;重度:>70分;(2)護理滿意度:采用滿意度調查法,分為滿意:>90分;基本滿意80-90分;不滿意:<80分。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 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對比經護理干預,兩組的SDS與SAS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降低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對比(分,± 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況評分對比(分,± s)
組別例數SASSDS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觀察組對照組P 60 60 65.3±4.8 64.8±4.5 >0.05 26.6±2.7 51.2±4.8 <0.05 62.7±5.1 62.5±5.7 >0.05 30.3±2.8 51.8±4.6 <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2%,對照組為77.3%,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在骨科中具有較高發病率的臨床病癥,易發人群主要為中老年人,由于中老年人逐漸退化的系統機能、不斷下降的機體免疫能力導致其應變能力下降,造成其骨質疏松,一旦發生碰撞或者擠壓等現象就會造成其股骨頸骨折。
為股骨頸骨折患者應用安全、有效的護理措施具有積極的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兩組的SDS與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近似與相關研究結果,表明舒適護理措施在股骨頸骨折患者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與傳統的護理模式相比,舒適護理更注重讓患者活得身心的愉悅和協調,減輕疾病對患者造成的痛苦。臨床研究證實,舒適護理可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促使患者身心處于最理想的恢復狀態,促進骨折愈合,并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股骨頸骨折好發于老年人群,骨折后生活一般不能自理,患者擔心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常伴有恐懼、沮喪心理,醫護人員和藹、主動、熱情的鼓勵患者,給予心理疏導,可改善老年骨折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給予患者環境、皮膚等舒適護理措施,可緩解骨折部位充血、腫脹,減輕身心痛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生存質量;早期指導患者進行功能康復訓練,可促進骨折愈合并提高骨折愈合質量,改善預后。總之,舒適護理能夠全面照顧患者生理以及心理上的感受,從患者的身心感受出發,采用各種有效護理手段使其獲得愉悅體驗,降低并發癥發生的概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促使患者的早日康復。
本研究中,采用舒適護理干預后患者的SAS與SDS評分明顯降低,且降低水平明顯優于常規護理,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對股骨頸骨折患者采取舒適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情,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1]季鴻燕.舒適護理在老齡股骨頸骨折患者牽引術后的應用[J].甘肅中醫,2010,23(7):61-62.
[2]章海群.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2):387-387.
[3]孫芳.探討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11(12):7223-7224.
R473.6
B
1009-6019(2015)02-0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