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花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職工總醫院 山西 太原 030053)
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的療效
郭旭花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職工總醫院 山西 太原 030053)
目的:觀察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療效。方法:將60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只遵醫囑按時發藥,干預組在發藥的同時給予強化健康教育。結果:通過健康教育的患者5個月后對健康知識掌握的合格率98%,癥狀改善率94.1%,心血管風險事件0,血壓控制良好。以上指標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血壓患者通過全面、合理、整體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生活質量,臨床效果好。
高血壓;健康教育;護理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心腦腎嚴重并發癥,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無聲殺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們對生存質量的要求也在提高[1-2]。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延緩病情的發展,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我科對60例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高血壓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齡37-72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1人,高中27人,大學12人。按護理方法不同將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及病情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高血壓診斷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護理,按醫囑定時發藥。干預組患者在發藥的同時給予健康教育,時間為5個月。
1.3 健康教育方式
1.3.1 圖文并茂教育通過在診區張貼宣傳畫報,辦宣傳欄目,放映錄像及口頭講述等綜合手段,進行高血壓的各種宣傳教育。即方便患者又使其樂于接受。
1.3.2 集中教育與個性化教育相結合召集患者及家屬開展高血壓防治知識講座,對高血壓的診斷治療,預后及預防措施等進行系統的講解和指導,教與學互動,氣氛融洽,有問有答,滿足各種層次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患者的興趣和效果。對新入院、文化程度低、年齡大患者要進行個別指導,制定具體教育計劃,突出重點,目標明確。
1.4 健康教育的內容
1.4.1 疾病知識的宣教 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有性別和性格、不良生活習慣、工作壓力過重、超重和肥胖、吸煙飲酒、遺傳等。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在未服用藥物安靜狀態下非同日3次或3次以上測得血壓平均值,收縮壓大于140mmhg,舒張壓大于90mmhg。
1.4.2 膳食指導高血壓患者合理選擇膳食非常重要。應指導患者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高維生素飲食。限制鈉鹽攝入,每日量最多不超過6克,以清淡為主。少食動物脂肪,減少總熱量的攝入,禁食辛辣食物,多食粗纖維食物。宜食含鉀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等,因鉀在體內能緩解鈉的有害作用,促進鈉的排出,可以降壓。多食含鈣高、高優質蛋白維生素的食物如魚、廋肉、豆制品、蔬菜、水果等。盡量將體重指數(BMI)控制在<25,體重降低對改善胰島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癥和左心衰有益。有抽煙嗜好者應戒煙,因煙堿可使血壓升高,下降服藥的適應性并增加降壓藥物的劑量。酒可降低降壓藥物的藥效故應勸導戒酒。
1.4.3 用藥指導由于高血壓對靶器官的損害需積累到一定程度才出現癥狀,所以要正確服藥,強調長期藥物治療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必須按時按量遵醫囑堅持用藥不可隨意增減藥量更不可擅自突然停藥,避免發生停藥綜合征引起的血壓波動從而導致心、腦、腎等器官受到損害。經治療血壓得到滿意控制后,可以逐漸減少藥量,服藥應在平靜休息時,服藥后繼續休息一段時間再活動。患者應學會測量血壓,定期自我測量以監測病情。
1.4.4 運動指導體力活動是獨立的降壓因素,具有鞏固藥物降壓效果的作用[3]。根據患者的愛好和力所能及的運動量進行有氧運動且做到持之以恒,如步行、慢跑、體操、打太極拳、游泳等。運動時應選擇氣候溫暖、安靜優雅的環境。最好在飯后2小時進行,時間20-30分鐘,可逐步增加運動量,以活動后無明顯不適為宜,若出現胸悶、心慌等立即停止運動。
1.4.5 勞逸結合保證合理的休息和睡眠,睡眠不好者睡前應聽催眠曲、熱水泡腳,必要時可采用鎮靜劑,不看刺激、恐怖影視或參加刺激性活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變換體位時要慢,防止一過性低血壓。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防止大便干燥,大便干燥時要使用開塞露或緩瀉劑,禁止憋氣、用力而導致血壓突然升高。
1.4.6 心理護理當發現有生活壓力大,精神緊張等心理問題的患者,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合理的溝通,幫助其走出心理陰影,積極配合治療
1.5 統計學處理以SPSS公司的11.5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所有計量資料以(±s)表示,結果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患者通過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的相關知識掌握比教育前有明顯提高,減少了并發癥,能與醫護積極配合治療,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節奏的加快,高血壓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藥物不能根治,只能控制血壓,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向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已成為落實整體護理的一項主要內容[4]。我科的30例高血壓患者通過健康教育干預不良行為,不僅使患者認識到高血壓的危害性,還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高血壓的防治和自我保健知識,建立良好的有益于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動員家屬積極配合,從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減輕我國不斷增加的慢性醫療負擔。
[1]馬驍.健康教育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
[2]尤黎明.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5.
[3]陳華容,王德脫,龔嘉惠.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質量探討[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23):132
[4]高俊峰.健康教育干預老年高血壓89例效果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08,17(1):14-15.
R544.1
B
1009-6019(2015)13-02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