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瑾
(貴陽市婦幼保健院產科 貴州 貴陽 550003)
不同手術方法在治療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臨床療效觀察
曾瑾
(貴陽市婦幼保健院產科 貴州 貴陽 550003)
目的:探討不同手術方法在治療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年收治的50例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行子宮動脈栓塞與MTX灌注聯合B超監護清宮術的治療,觀察組則進行經宮腔鏡下子宮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手術,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分析。結果:在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天數等指標上,觀察組都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在并發癥發生率上,觀察組只有8%,對照組則為20%,差異也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結論:在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臨床治療上,經宮腔鏡下子宮瘢痕病灶切除手術不僅縮短了病人的手術和住院時間,而且減輕了手術痛苦,并預防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應當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不同手術方法;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臨床療效觀察
目前,由于選擇剖宮產的產婦增加,我國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該疾病作為子宮內部異位妊娠的一種,主要為受精卵或者胚胎在過去剖宮產切口疤痕部位著床的情況。在該疾病的臨床治療,一旦處理不當,很可能造成子宮破裂引發子宮切除的后果,并給患者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1]。為此,我院選取2011年到2013年年收治的50例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患者,探討不同手術方法在治療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年收治的50例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患者,經過超聲檢查以及臨床表現觀察,以上患者的病情得到確診。我院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5例。在觀察組中,年齡在22-36歲,平均32.4歲;平均孕周為40.1周,剖宮產次數在1到3次;在對照組中,年齡在22-37歲,平均32.7歲;平均孕周40.3周,剖宮產次數在1到3次。兩組在年齡、孕周等基本資料上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子宮動脈栓塞與MTX灌注聯合B超監護下清宮手術的治療,手術步驟全部與《婦產科手術學》相符合。觀察組則實行經宮腔鏡下子宮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手術的治療。采用氣管全麻,在膀胱截石位選取后排空患者膀胱尿液,將宮頸顯露。通過宮腔鏡下直視下行宮腔檢查,找到瘢痕妊娠部位,予電凝切除病灶,電凝出血處。清除病灶后將導尿管留置宮腔,注射20ml生理鹽水形成水囊壓迫,24小時后取出。術后實施抗感染處理,并對胃腸功能予以促進恢復。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進行比較分析,并記錄以上患者血HGG值恢復正常的情況。治療效果上,痊愈:臨床癥狀消除,血HGG值正常;好轉:臨床癥狀顯著改善,血HGG值顯著下降;無效:病情沒有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在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天數等指標上,觀察組都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但是在治愈率、血HGG值恢復正常所用時間上,兩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在并發癥發生上,觀察組只有2例患者發生陰道流血,并發癥率只有8%,對照組有3例發生陰道流血,并發癥率為20%,差異也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在臨床上,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作為特殊的異位妊娠,相對比較少見。但是,由于選擇剖宮產的產婦增加,我國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目前,在該疾病的診斷上,經陰道彩色超聲檢查可以進行早期診斷,并為臨床治療提供比較客觀的根據。由于破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初期臨床表現不典型,所以要與不全流產等癥狀仔細鑒別。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來說,保守治療建立在胚胎可以確定殺死的基礎上,并且對病人的子宮予以保留。而在手術治療上還沒有比較統一的治療手段[2]。在本次研究中,選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年收治的50例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行子宮動脈栓塞與MTX灌注聯合B超監護清宮術的治療,觀察組則進行經宮腔鏡下子宮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手術。在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天數等指標上,觀察組都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但是在治愈率、血HGG值恢復正常所用時間上,兩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在并發癥發生上,觀察組只有2例患者發生陰道流血,并發癥率只有8%,對照組有3例發生陰道流血,并發癥率為20%,差異也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本次研究不僅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也證實了經宮腔鏡下子宮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手術在該疾病治療上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剖宮產術后疤痕妊娠的臨床治療上,經宮腔鏡下子宮瘢痕病灶切除手術不僅縮短了病人的手術和住院時間,而且減輕了手術痛苦,并預防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應當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劉金霞,鄧云,石慧芬.彩超早期識別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及臨床治療體會[J].當代醫學,2012,18(20):55-56.
[2]姚曉梅,王利群.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剖宮產子宮疤痕妊娠及其臨床意義[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0(6):660-661.
R713.4+2
B
1009-6019(2015)09-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