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榮
(貴州省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 貴州 遵義 563000)
胃鏡下氬離子凝固術治療胃息肉一次切除率及并發癥分析
李曉榮
(貴州省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 貴州 遵義 563000)
目的:探討胃鏡下氬離子凝固術治療胃息肉的一次切除率及并發癥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1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44例胃息肉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1:1比例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2例觀察組采用胃鏡下氬離子凝固術治療,對照組采用高頻電凝切除法治療,比較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一次切除率優于對照組(91.25%/81.25%);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8.33%/19.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氬離子凝固術治療胃息肉一次切除率優于高頻電凝切除法,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氬離子凝固術;胃息肉;切除率;并發癥
胃息肉是消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是指胃粘膜表現突出生長的異常類組織,臨床主要癥狀表現為腹脹、腹痛等[1]。徐世琴等[2]研究顯示,2%-20%的胃息肉可能發生癌變。因而,對于胃息肉的臨床治療原則為早切除,以避免癌變的可能。目前臨床對于胃息肉的切除方法較為成熟。本研究筆者采用胃鏡下氬離子凝固術與高頻電凝切除法進行比較,現將其臨床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本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符合納入標準的144例胃息肉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60歲;初次診斷的胃息肉;思維正常,具有一定的語言交流能力;簽訂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者;伴惡性腫瘤者或其他嚴重慢性疾病者;安裝有心臟起搏器等;內鏡禁忌癥者。按照1:1分為兩組,觀察組72例,男42例,女30例,年齡28~59歲,平均年齡(41.07±5.43)歲;息肉共135枚,胃竇、胃體、胃底、幽門、賁門分別為59枚、43枚、22枚、7枚、4枚;息肉直徑:≤1.0 cm有121枚,1.0~2.0 cm有11枚,≥2.0 cm有3枚。對照組男41例,女31例,年齡25~60歲,平均年齡(41.29±5.96)歲;息肉共128枚,胃竇、胃體、胃底、幽門、賁門分別為58枚、40枚、21枚、6枚、3枚;息肉直徑:≤1.0 cm有116枚,1.0~2.0 cm有9枚,≥2.0 cm有3枚。2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儀器方法
1.2.1 儀器
GIF-2T240型電子胃鏡購于日本OLYMPUS公司,PSD-10型高頻電凝器、APC300氬離子凝固器均購于德國ERBE公司。
1.2.2 方法
觀察組采用氬離子凝固器術治療,首先打開氬離子凝固器的氬氣閥門,注滿后,調置好功率、流量,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采用胃鏡明確息肉的數量、位置、形態、大小。然后按照先小后大、先低后高的原則摘除息肉[3]。對照組采用高頻電凝切除術治療,若直徑不足1.0 cm,應用電熱鉗夾熱、凝固并切除;若直徑在1.0~2.0 cm,則應用圈套器電凝切除;若直徑大于2.0 cm,則采用分塊、分片、分次切除。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切除息肉的次數,統計一次性切除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4統計學處理
由專人負責錄入數據,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若P<0.05由表示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方法息肉切除情況比較
觀察組一次切除率為91.25%,對照組為81.25%,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方法息肉切除情況比較
2.2 2 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術后腹痛5例,腹脹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8.33%,對照組術后腹痛7例,腹脹2例,出血3例,穿孔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9.44%,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胃息肉是消化系統常見的疾病,是指發生在胃粘膜上皮或者間質組織的增生組織,病變部位多集中于粘膜層及粘膜下層,極少見于肌層。臨床主要表現為腹脹、腹痛。由于胃息內屬于消化良好腫瘤,因而其有癌變的可能,故臨床對于胃息肉有治療原則為早發現早切除[4]。
氬離子凝固術是一種新型的治療胃息肉的方法,近年來,在胃息肉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筆者為進一步探討氬離子凝固術在胃息肉治療中的應用,對比了氬離子凝固術與高頻電凝切除法在胃息肉治療中的效果,結果顯示,氬離子凝固術治療胃息肉的一次切除率明顯優于高頻電凝切除法(91.85%/81.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8.33%/19.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氬離子凝固術治療胃息肉優于高頻電凝切除法。這可能是由于高頻電凝術電凝息肉時深度把握不好,易導致切除過深,發生炎癥,從而易發生穿孔和出血。
綜合上述研究,氬離子凝固術治療胃息肉一次切除率優于高頻電凝切除法,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1]何妮妮,侯小華.無痛胃鏡下氬離子凝固術治療胃息肉450例臨床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3,42(9):1263-1264.
[2]徐世琴,王小明,黃林,等.內鏡下治療胃息肉的療效觀察[J].四川醫學,2012,33(8):1411-1412.
[3]沈靜言,張曙,朱玉婷,等.內鏡下氬離子凝固術在胃腸道息肉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29):5746-5748.
[4]徐惠明,陳小芳,王健生,等.內鏡下治療胃腸息肉198例臨床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1):163-164.
R322.4+4
B
1009-6019(2015)09-0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