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芳 孫貴紅
(貴陽市白云區生殖婦幼保健服務中心 貴州 貴陽 550014)
宮內節育器放置術2807例臨床分析
周恩芳 孫貴紅
(貴陽市白云區生殖婦幼保健服務中心 貴州 貴陽 550014)
目的:探討影響宮內節育器(IUD)放置術成敗及避孕效果的相關因素,提出有效預防措施,提高宮內節育器放置術成功率,降低宮內節育器避孕失敗率,保護育齡婦女身心健康。方法:采用文獻法和電話訪談法,對白云區生殖婦幼保健服務中心2011年10月-2014年5月期間施行的2807例宮內節育器放置術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2807例中,置器困難但仍放置成功的247例,其中79例為陰道分娩,168例分娩方式為剖宮產,291例IUD避孕無效。結論:置器困難與受術者的分娩方式有關;手術時期、子宮位置與避孕失敗率無統計學差異,施術者職稱與避孕失敗率呈負相關關系,職稱越高,避孕失敗率越低。
宮內節育器放置術成敗臨床分析
置入宮內節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一種效果良好的避孕方法,具有安全、高效、方便、可逆、經濟等優點[1]。我國是IUD使用最多的國家,占世界使用人數的80%[2],為做到標準化操作、個性化服務,提高宮內節育器放置術成功率,維護廣大育齡婦女的生殖健康,現對2011年-2014年5月施行的宮內節育器放置術2807例的資料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0月-2014年5月間,共施行宮內節育器放置術2807例,受術者年齡20-44歲,平均25.4歲。農民1756例,城鎮居民982例,工人和干部69例。一孩上環的有2417例,占86.11%,二孩上環369人,占13.15%,其他21例,占0.75%。陰道分娩后放置宮內節育器的有1843例,剖宮產術后放置宮內節育器的有964例。
1.2 方法
受術者自愿要求放置宮內節育器,符合手術時機,詢問病史,進行常規體格檢查及婦科檢查,明確無《臨床技術操作常規計劃生育分冊》(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宮內節育器放置術中的手術禁忌癥后,對手術對象進行術前告知,使其了解術中、術后的并發癥及其注意事項,做好術前心理準備,按照《臨床技術操作常規計劃生育分冊》中的操作規范完成手術。術后告知受術者術后注意事項及隨訪日期。
1.3 IUD避孕失敗的評判標準
受術者放置宮內節育器后至少進行二次隨訪,出現IUD下移或脫落、帶器妊娠、因癥取出等判定為置器避孕失敗。
1.4 資料匯總與統計
本中心對2011年10月-2014年5月間2807例宮內節育器放置術后的隨訪記錄進行整理,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807 例手術均置器成功,其中置器成功困難仍成功的247例。247例置器困難的受術者中有79例的分娩方式為陰道分娩,占陰道分娩方式總數的4.29%;分娩方式為剖宮產的有168例,占剖宮產分娩方式總數的17.43%(見表1)。隨訪結果顯示291例IUD避孕無效,其中107例IUD下移,55例脫落,60例帶器妊娠,67例因癥取出,2例IUD異位。避孕無效與手術時期、子宮位置、施術者職稱的關系,見表2-4。手術并發癥情況:共發生205例,其中感染7例,出血54例,腹痛139例。

表1 分娩方式與置器困難

表2 手術時期與避孕失敗

表3 子宮位置與避孕失敗

表4 施術者職稱與避孕失敗的關系
3.討論:
宮內節育器的避孕效果直接關系到每一位受術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經分析表明,在15種避孕方法里,無論對個人還是社會醫療資源來講,宮內節育器是成本效益最高的[3]。我中心作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提供者,就如何完成好宮內節育器放置術,降低宮內節育器(IUD)的避孕失敗率,提高續用率,減少甚至杜絕并發癥的發生,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討論:
3.1 VAvecilla-palau A[4]的最新研究也發現子宮位置對IUD的避孕效果沒有影響。國內有資料報道,帶器妊娠婦女放置IUD時間,無論在哺乳期、月經后或人流術時放置,帶器妊娠者的比例相近,沒有統計學差異[5]。我中心受術者子宮位置與避孕失敗率、手術時期與避孕失敗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
3.2 服務機構服務質量、放置人員水平等對IUD失敗具有顯著影響。研究發現人員的專業技術職稱高低與IUD的終止概率呈負相關關系。專業技術職稱越高,IUD的終止率越低[6]。本中心初級職稱放置宮內節育器(IUD)避孕失敗率為15.02%,中級職稱放置宮內節育器(IUD)避孕失敗率為9.44%,高級職稱放置宮內節育器(IUD)避孕失敗率為5.81%,即職稱越高,放置宮內節育器(IUD)避孕失敗率率越低。另外放置人員責任心對于IUD的失敗也具有顯著影響,放置人員的責任心和服務質量與IUD的使用效果具有較強的相關性,通過提高技術服務人員的管理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失敗率。這與技術人員不能根據每個人子宮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宮內節育器,并且與技術人員放環技術熟練程度有關,導致宮內節育器脫落或移位,甚至發生子宮穿孔等嚴重并發癥。
3.3.術后追蹤服務是減少副反應和并發癥的關鍵。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要重視追蹤隨訪,及時發現和處理IUD引起的副反應和并發癥,在常規放置后1月及以后每3月隨訪一次,一年后每年隨訪一次,如有異常及時采取補救方法。另外,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人員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應熟悉掌握各種避孕節育措施的禁忌癥和適應癥,掌握手術操作技巧,并加強醫護人員業務的培訓,提高置器技術水平,降低宮內節育器避孕失敗率,保護婦女身心健康。
[1]吳尚純.宮內節育器的開發和應用狀況[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9,17(5):318-319.
[2]王玉,張淑蘭,李淑芝,等.第二代愛母牌功能性宮內節育器1000例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26(9):705 -706.
[3]魏華,彭光彩等,宮內節育器異位研究進展[J].長江大學學報,2014,11(36):196-198
[4]VAvecilla-palau A,Moreno V.Uterine factors and risk of pregnancy in IUD users: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J].Contraception,2003,67:235-239
[5]王厚勤,帶銅T型宮內節育器帶器妊娠205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2(8):1216-1217.
[6]周曉青,不同形狀的宮內節育器的嵌頓情況比較及預防[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1,9(1):74-75
R24
B
1009-6019(2015)09-0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