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艷 齊麗麗
摘 要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較為新型、具有互動性的教學方式,能夠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基礎上,使學生對于經濟法的相關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與把握。在本文中,將就案例教學法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一定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經濟法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5.055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Law Teaching
ZOU Yan, QI Lili
(Baod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aoding, Hebei 071051)
Abstract Case Method is a relatively new, interactive nature teaching method, enabling students to student initiative, enthusiasm and mobilization, and knowledge of economic law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and discuss case method in economic law teaching.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economics teaching; application
0 引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經濟法的地位也在逐漸提升,我國的高校也逐漸加強了對經濟法教學的重視。在經濟法課程中,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式,其將案例討論的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剖析典型事件,增強學生感性認識,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進而培養學生的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在經濟法教學課堂中使用案例教學法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則成為了相關教學人員最為關注的問題。
1 案例教學法的作用
1.1 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并以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往往處于被動的地位,并不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而案例教學法,則是一種具有互動性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只發揮主導作用,特別注重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對話與交流,以此幫助學生在每一個環節都能夠使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也能夠積極引導學生以獨立或者小組的形式對經濟法的相關案例進行分析,使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著積極的意義。
1.2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根據實際同理論全面結合的方式,將諸多真實案例編寫冊,帶到課堂之中,并設置相應的情景描述和問題,之后再在師生、生生間的對話與交流中,研究案例中所存在的現象及問題,并對方案的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良好吸收的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而當問題得到解決之后,還需要學生能夠根據對問題的討論情況以及解決情況來撰寫案例分析報告,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另外,在案例教學中,學生也可以學習到如何進行互相的點評,如何向他人提出更具建設性、科學性的建議,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
1.3 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及綜合素質
通過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有效促使教師深入到實際案例之中進行研究與調查,并使自身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因為成功、典型的案例,是教師通過不同方式、手段,在眾多素材中進行收集、篩選,經過細致的整理與加工所得到的,這樣才能夠使其成為我們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具有良好可讀性、應用型的教學案例,而這個對于案例的收集與加工過程,則正是教師自身業務水平得到提升的過程。同時,教師要想保障課程教學效果,就需要在每堂課程開始之前進行精心的準備,對不同案例所需要涉及到的學科知識以及法律法規條文進行熟練的查找與把握,以便能夠在課程中更為自如地應用相關知識,使教學過程更為順暢,同時做好對學生相關思維的引導工作。正是基于以上特征,我們可以認識到案例教學法不僅對學生的各項能力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對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以及提高業務水平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有效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
2 案例教學法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
2.1 教學前準備
充分的準備是保障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對案例教學法的準備來說,主要有以下兩大方面:首先,是教師的案例準備。這方面主要是在教師對課程教學的內容、進度以及教學對象進行全面考慮的基礎上,對后續課程所要提供的案例進行精心選擇與設計,不僅需要保證所選擇的案例能夠反映同類案例的一般特征,在課堂中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同時還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認真備課。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對課程教學大綱進行深入的研究與了解,明確本次教學的要求以及目的,重點關注并解決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關鍵問題,還需要能夠以科學手段以及途徑對班級學生的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選擇與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其次,教師也需要能夠對案例教學中,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良好的設計與預測,并針對不同的問題處理的方法要適當,在全面搜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對學生討論的方向以及范圍進行把握;另外,是學生的課前案例準備。在一堂課程結束之后,學生應當根據教師的課下安排對案例進行認真、細致的閱讀,對案例中所提供的相關信息、事實以及數據等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并在此基礎上查閱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規,為案例的學習打好知識基礎。
2.2 教學中討論
討論是案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點環節,其目的就是要在對案例情況進行說明、對案例中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為了能夠在這個環節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首先就需要教師能夠在課堂中營造一個自由、良好的問題討論氛圍,并鼓勵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之中,真正成為課程的主體;其次,需要學生能夠在該討論環節中緊緊圍繞案例主題,從多個角度對案例問題進行研究與剖析,對自己的見解以及觀點等進行充分的辯論,以此在課堂中形成一個熱烈的討論氣氛。在此過程中,也需要教師能夠以科學、適當的技巧以及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不要輕易表露自己的觀點,避免對學生的思維造成約束。如果學生在問題討論過程中存在判斷錯誤的情況,教師則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方式進行提問,而不是直接對其存在的錯誤進行糾正。通過這種方式的應用,則能夠幫助學生及時認識到問題出在何處,對其進行積極的改正,并在自我改正的基礎上認真聆聽其他同學的見解,以此對自身的觀點與思路進行不斷的完善,并最終獲得正確的答案。
2.3 討論后總結
在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之后,教師應當針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所體現出的思路、途徑以及方法等進行及時的總結與評價,并制定相關案例的標準答案。如果由于案例較為特殊而不能夠確定標準答案,則應當在課堂中確定具有傾向性的意見,更多的還是要看學生對于討論的思路是否正確、方向是否明確、方法是否恰當、手段是否正確。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指出本次案例討論過程中所運用到的理論知識,并對需要進一步研究、思考的問題進行討論。同時,也需要指出學生在此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此幫助學生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對自身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
2.4 撰寫案例分析報告
案例分析報告的撰寫是案例教學中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學生對案例分析與討論的總結,是對所學知識的一個回顧。因此,每次案例教學后,可在個人、小組或全班集體討論后上交案例分析報告。通過撰寫案例分析報告,可加深學生對經濟法理論的理解,達到鍛煉和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目的。
3 案例法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
3.1 案例選擇的典型性
在案例教學法中,案例可以說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選擇良好的案例。首先,案例內容應當能夠符合課堂教學的要求。在現今的教學案例中,無論是內容還是類型,其數量都非常多,需要教師能夠在這些案例中選擇最具相關性、典型性的案例。比如在教學《商標法》時,則可以選擇商標侵權的案例,以此更好地體現教學內容;其次,所選的案例要新穎,其內容與情節應當能夠具有很強的時代感,符合現今社會的情況。同時在情節方面也應當盡可能地選擇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案例,使學生能夠對其進行更好的閱讀與理解;最后,要保證案例敘述的生動性,所涉及的問題應當具有良好的啟發性,并需要在學生的思考基礎上最終獲得正確的答案。
3.2 將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講授教學法有機結合
講授教學法是課堂一直以來所應用到的一種教學方法,其更加側重于學術水平的提升以及抽象理論的傳授,其雖然能夠有效起到知識傳授的作用,但對于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來說,卻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我國現今社會中,更加需要具有開拓性、創新性的人才,要想達到這種人才培養目標,僅僅以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是不夠的。而通過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師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實際操作的積極性,并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要否定原有的講授型教學,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兩種教學方式有機結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4 結束語
在上文中,我們對案例教學法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一定的分析與探討,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教師能夠把握教學重點,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健.論經濟法教學創新模式與法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選擇與機制建立[J].經濟研究導刊,2011(35):55-57.
[2] 高凌霄,崔昌璽.關于經濟法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1):170-171.
[3] 劉艾莉.論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設計的科學性[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1):180-182.
[4] 黃延廷.經濟法的發展及前景分析——經濟法教學改革研討[J].中國經貿導刊.2010(18):101-102.
[5] 劉軍.試論經濟法教學中的案例素材選擇[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11-12.
[6] 孫月蓉.經濟法課程案例教學研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