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粉
(常州市兒童福利院,江蘇常州,213004)
常州市兒童福利院是專門收容14 周歲以下孤殘兒童、寄養孤殘兒童和困境兒童的社會福利事業單位,始建于1957年3月,現有在編職工63 名,孤殘兒童150 余名。院內設有兒童醫療、康復訓練、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室及娛樂場所,并配置相應的醫療康復、功能訓練、教學等器材,是孤殘兒童健康成長的理想樂園。兒童福利院自創建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堅持踐行“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的宗旨,1996年跨入省“二級兒童福利院”行列,1999年2月被江蘇省民政廳批準為“一級福利事業單位”,并榮獲“常州市五一勞動獎狀”、“常州市婦女兒童工作先進集體”、“十五常州市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等30 多項榮譽稱號,成為常州市社會福利事業對外開放的窗口。
孤殘兒童收養檔案是殘疾兒童從入院到離院,在業務部門日常業務工作中所積累并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原始憑證和歷史記錄。有完整的心理檔案、健康檔案、入院、離院時間和照片,入院登記表、病歷記錄、康復日志、體格檢查、成長報告、成長狀況表、受教育記錄、家庭收養記錄、反饋信息等資料。結合工作實際,遵循檔案分類科學、實用、清晰、明了的原則,我院將孤殘兒童收養檔案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國際收養人收養的孤殘兒童檔案,即國際收養檔案;第二類為國內收養人收養的孤殘兒童檔案,即國內收養檔案。檔案工作就其作用看十分重要,但從事這項工作往往又是枯燥乏味的,需要耐心和責任心。兒童福利院的檔案,大部分都是孤殘兒童的收養檔案,作為一名檔案工作者,在整理、收集、利用這些孤殘孩子的收養檔案的過程中,有著太多的喜悅和無奈,更傾注著我特別的愛。
檔案的作用首先在憑證。一般人可能不會想到檔案工作與計劃生育工作兩部門之間還會有關聯,我先來講一個故事。2013年9月12日,江陰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工作人員來到常州市兒童福利院檔案室,要求查閱2012年江陰市民姚先生與湯女士在兒童福利院收養了兩名棄嬰的原始檔案。原來姚先生和湯女士婚后多年不育,無子女,本著對社會獻份愛心的宗旨,同時也使自己的家庭更加完美,夫妻雙方商量決定收養我院兩名社會棄嬰。一年后,情況發生變化,湯女士懷孕了,需要領取生育證。作為兒童福利院檔案工作人員,我及時向江陰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工作人員解釋了相關收養政策,并提供了2012年姚先生與湯女士收養棄嬰的原始檔案,檔案中完整保存著當年撿拾棄嬰登記表、接受棄嬰入院登記表等原始信息。資料清楚顯示姚先生和湯女士收養的孩子屬于社會棄嬰,其中有一名還是殘疾兒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八條規定,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但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不到親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不受名額限制。根據《收養法》姚先生和湯女士可以再生育自己的孩子。我們用檔案和政策說服了江陰市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工作人員,為領養人提供了準生依據。當姚先生與湯女士如愿領到自己的準生證時,他們的喜悅之情難以言表。作為工作人員,我也由衷地為姚先生一家感到高興,這一份情也只有我們檔案人才能感受得到。
兒童福利院的國際收養檔案,包括兒童入院登記表、公安部門撿拾棄嬰證明、查找棄嬰(兒童)生父母的公告、送養人的戶口及身份證復印件、中國收養中心涉外送養通知書、收養登記證、中國常州涉外收養協議書、兒童體檢記錄、兒童成長記錄、兒童照片及其他非常翔實的原始資料。它真實地反映了被領養兒童的來歷、在院成長記錄及領養家庭等情況。這些檔案為涉外收養兒童回歸祖國尋根提供了珍貴的原始憑證,關系著一個個孩子的命運,牽系著一個個家庭的幸福。

2014年6月22日,我們兒童福利院來了一批貴客,他們是來自瑞典的幸福一家人——常憶萍一家,他們是來尋根的。當我把常憶萍當年完整無損的收養檔案找出來捧在她面前時,常憶萍激動地查閱著自己的出生情況,以及被我院收養后的一系列生活狀況,淚水悄悄溢滿了眼眶。當她了解到自己的撿拾地是在我們附近的朝陽橋時,就馬上開車去了朝陽橋,在那里她東張西望,駐足良久。最后離開的時候,常憶萍非常感激我們為她保存了那么多原始檔案,讓她及其全家了卻了多年的心愿。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檔案工作是多么的崇高。
與常憶萍相比,前不久來的一對母子就沒有這么幸運了。母親是五六十年代從福利院進入國內家庭收養的兒童,其年齡已經五六十歲,她十分盼望能夠通過福利機構的相關信息尋找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她跟我們訴說道:她們娘倆來自山東,當年她被送出去的時候只有五六歲,通過山東那邊了解到自己是從江蘇常州武進被送出去的,她們已經從武進區政府那邊多方打聽了,才來到我們這里,她們只想知道一點原生家庭成員的信息,她在山東過得很好,她的年齡也快六十了,不指望一定能看到親生父母,如果能見著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是件很開心的事。面對她們的求助,我們只能無能無力,因為這批孩子送出去早,她們的檔案信息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已經沒有養父母的情況、去向、收養的情況等詳細說明,要想查閱她們的詳細收養檔案資料已經沒有可能。當我很無奈地告訴她們這些信息時,她們是那么的失望,我們的心情跟他們一樣難過。如果這位母親的收養檔案能像常憶萍一樣保存完好或通過網絡環境和計算機實現檔案信息化的掃描加工、存儲、管理,對她來說那將是圓夢的喜悅。這件事后,我思索了很久,眼前時常浮現那對母女失望的背影,這不僅讓我理解了收養檔案何其重要,更激發了我熱愛檔案工作、做好檔案工作的一份熱情和責任。
作為檔案從業者,我們的職責是保護好、管理好檔案,整理、保存檔案的目的是為了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著想。檔案是由一張張紙、一本本書、一碟碟光盤、一件件實物構成的,看似沒有生命,但是,它們承載著歷史,記敘著事件的鮮活過程,又是有生命的。生命需要呵護、生命需要關懷,只有用慈母的心態,像照顧自己的子女一樣去關注每一份收養檔案,把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你,檔案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利用服務,彰顯檔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