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檔案管理體制是關乎我國檔案管理全局的關鍵節點,是關乎整個檔案管理發展全局的重點。為了促進我國檔案管理的全局化發展,我們不斷謀求更高的、更為行之有效的檔案管理體制,為此我們不斷進行著檔案管理體制改革。我們需要正確認識到我國檔案管理體制中的重點,并在改革中正確把握,謀求全方位的解決。
關鍵詞:檔案管理;體制改革
我們在分析研究我國檔案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難點之前,我們必須對于檔案管理體制問題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檔案管理體制是攸關我國檔案管理事業興衰存亡的關鍵點,因此我們必須給予高度重視。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屆領導集體都對我國檔案管理事業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關懷,并對于我國的檔案管理事業的繁榮進步給予了寶貴的建議和支持,這一切都為我國的檔案管理事業的繁榮興盛打下來堅實的基礎、做出來突出的貢獻。
我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深受國際化大市場的影響,我國社會正面臨著全方位的變革。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國的檔案管理事業同樣面臨著巨大的變革,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面對這一史詩性的變革,我們被逼著去謀求出路,在這個別逼的過程中,我們既有可能發現出路,繼而促進我國檔案管理事業的蓬勃發展,當然我們也要正視這樣一個現實,我們也有可能做了無用功,一切努力付之東流,甚至阻撓了現有檔案管理體制的正常發展。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檔案管理體制改革,并著力抓住關鍵矛盾和矛盾的關鍵方面。全力以赴打好我國檔案管理體制改革的先鋒仗。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檔案管理以及我國檔案管理的現狀:
1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檔案管理的定義
顧名思義,檔案管理就是人為的對歷史事件進行歸類整理記錄的活動。檔案管理是對人類歷史的記錄和整理,方便后人對前人的學習與認知。檔案對于記錄人類文明演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與價值,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對于整個人類社會的繁榮進步具有突出的意義,因為檔案管理工作的進行使得人類能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進行再創造,極大的縮短了人類活動的探索階段,這對于整個人類社會的貢獻是極為巨大的。
然后讓我們了解一下檔案管理體制的含義。檔案管理體制就是國家對于各組檔案進行管理時所形成的機制。一個良好的管理體制對于檔案管理工作的意義是突出而重要的。這里的檔案管理體制是具體而精密的,它包括了具體而微的管理檔案的業務機構,還包括著宏觀上的檔案管理的行政機構設置,以及這些機構設置形成的機制原因及方法。檔案管理體制可以分成兩種:集中式和分散式。這兩種在我國的檔案管理方面主要表現為:“局館合一”的領導模式,以及“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而后者又具體表現為:所有檔案統一管理與從中央到地方分級管理檔案相結合的方式。
2 我們還需要了解一下我國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現狀
檔案管理體制的形成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植根于民族、國家具體現實的產物,它深受具體國家和地區的政治、歷史、社會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所形成的集中式的檔案管理體制也是深受我國歷史因素以及社會現實的產物:
(一)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正是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社會生產中的時候。為實現五年計劃的順利進行,我們必須將所有精力放到生產中去,這就必須加強黨中央在社會各個方面的領導力,這也就決定了黨和政府對檔案的集中管理。
(二)我國的集中式的檔案管理體制的形成還有著濃厚的經濟體制因素在其中。我國的檔案管理體制形成的時期正處于新中國剛剛成立,計劃經濟體制逐步確立的階段,而檔案管理作為國家重要的政策布局,其體制的確立必須符合計劃經濟的發展需要,換而言之,檔案管理體制必須適應并服務于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國檔案管理工作的鮮明的社會主義性質。我國最終確立了高度集中的集中式檔案管理體制,這種適應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檔案管理體制能夠最多程度的適應國家經濟的繁榮發展。
(三)集中式的檔案管理體制的形成還與幾次改革密不可分。我國經歷了數次重大的改革,在改革過程中,檔案管理體制也隨之不斷變化,為最終適應整體政治布局而不斷努力著。就是在這樣一個隨著國家機構變革而不斷變革的過程中,我國集中式的檔案管理體制最終得到了確立。同時,我們應當注意到的是,我國所形成的檔案管理體制并不是普遍意義上的集中式檔案管理體制,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集中式檔案管理體制。
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具有“中國特色”的集中式檔案管理體制:
(一)我國的檔案管理工作的形成是充滿了艱辛探索的。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檔案管理工作剛剛開始進行,最初是借鑒了前蘇聯的有益經驗,并結合了中國的具體國情,具體說就是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我們為了加強投入到社會化大生產中的力量,最終選擇了這一能夠為社會主義建設投入更多力量提供保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集中式檔案管理體制。
(二)我國的檔案管理體制具有兩大基本特征,那就是:雙重管理模式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兩大特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央所設立的檔案管理行政機構對全國的所有檔案具有管理的權利,同時地方上可以設立相應級別的檔案管理機構對于全國檔案進行分級處理與管理。并且地方上的各級檔案管理機構必須服從于中央設立的檔案管理機構,自覺接受中央或者上級檔案管理機構的指導與監督。同時為了適應我國國家機構的變革,我國的檔案管理體制也是跟著幾經改變,最終確立了現有的模式,地方各級檔案管理機構必須以中央檔案管理機構為榜樣,自覺、自律的認真履行自己所應具有的檔案保管利用、檔案行政管理的職責。
(三)我國檔案機構改革與調整。正如一般性的機構改革一般,最重要的是機構設置的轉變優化,因此面對機構設置時,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其改革意義,積極謀求新提高。在現今這個歷史轉折的新時期,我們的檔案管理機構改革面臨新機遇新挑戰,我們在進行檔案機構改革時必須以轉變職能為第一要務,堅持政事分開的原則,務求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現代化水平,提高檔案管理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態度,提升檔案管理機構的服務意識。新時期新紀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興未艾,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順應這一經濟現實。在檔案機構劃分時我們務須做到各部門職責分工明確,精簡而不降低效率:
1、機構正規化。在中央設立檔案總局,直接受國務院管轄。地方上,在縣以上行政區劃設立檔案局,進行文件、檔案的管理工作。實行垂直領導的原則,簡化行政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并且地方逐級向上接受上級領導,有利于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有序進行,也有利于檔案管理工作的正規化。
2、在地方設立國家檔案館,作為政府的補充性機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當智囊的作用,為地方政府決策出謀劃策,提供史料支持和有益建議。
3、公有性質、集體性質的企業中實行文檔一體化作業,并自覺接受上級檔案管理部門的領導,便于國家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3 對于檔案管理體制改革的建議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集中式檔案管理模式就開始醞釀發展。作為檔案管理的關鍵一環的檔案管理體制,我們要高度重視它的良性發展。加快職能轉變、樹立服務意識。快速建立健全國家檔案管理體制。
4 結語
面對快速發展的當下環境,我們必須緊跟時代腳步。保證檔案管理體制的理念以及實踐始終站在時代潮流的前端。認清時代的需要,讓檔案管理工作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卞昭玲;試論檔案信息服務組織的績效評估
[2]賈姝、張照余;國外檔案網站的分析比較
[3]陳建龍;信息服務模式研究
作者簡介
楊紹霞(1981—),女,山東省招遠市人,工作單位:招遠市夢芝街道辦事處,職務: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