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暢?付洋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高中教學過程中的德育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進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在語文訓練中進行。要著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使學生提高社會主義覺悟,初步具有辨別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熏陶漸染,潛移默化,循環(huán)往復,逐步加深。”從其中我們不難看出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德育工作應該不斷進行,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面對當今商品經(jīng)濟的影響及教育本身存在的問題,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呢?針對這一問題,我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語文;教育;德育
1 在課前的備課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掘課文中蘊含的思想內(nèi)容,結(jié)合授課內(nèi)容進行德育滲透
思想品德教育應從具體內(nèi)容實際出發(fā),不能生拉硬套,不能變成附加的成分,而應該真正深入挖掘課文本身所蘊含的思想教育意義。比如高一課本中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這課的講授時,就可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思想。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就是以劉和珍為切入點對“三·一八”大屠殺事件總結(jié)評述。魯迅通過文章憤怒地控訴段政府殺害愛國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無恥的流言,無比沉痛地悼念劉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獻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誡愛國青年要注意斗爭方式,另一方面頌揚“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的勇毅,激勵人們“更奮然而前行”。 作者痛心疾首地說“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他痛心于我們民族的“衰亡”,痛心于衰亡民族的默無聲息,渴望“爆發(fā)”,呼喚開辟一個新的世界,這是一個理想的新世界,在這世界里沒有暴力,沒有侵略,沒有紛爭和流言蜚語,人們都合理地生活,幸福地做人,安心地勞動和讀書。我們可以通過課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同時要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不斷努力前進,為祖國的未來和和平做貢獻。
2 在作者介紹及時代背景中進行德育滲透
高中課本中的許多課文都出自許多大文豪之手,同時,他們身上的許多優(yōu)良品質(zhì)是值得我們學生學習的。《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就是我國一位優(yōu)秀的作家,革命家。朱自清的散文著力于揭示社會的黑暗、軍閥的暴行和帝國主義的罪惡,對被壓迫者、被損害者充滿了熱愛和同情,表現(xiàn)出他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思想、愛國主義的熱情、人道主義的精神和正直誠實的性格。教課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他個人優(yōu)秀的品質(zhì)。同時對于有些課文的教授,在介紹時代背景時,聯(lián)系他們?yōu)樽鎳鞒龅呢暙I及他們的崇高品質(zhì)進行教學。如在講授《沁園春長沙》一文時,著重介紹毛澤東寫作的背景,同時告訴學生該文對于今天的我們還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從而使學生認清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了解過去我黨取得成就的艱難路程。類似這樣的文章,通過這樣的背景介紹,激勵了學生,同時也讓他們懂得該怎樣做人,怎樣學習。
3 對那些富有情味、積極向上的含有民俗內(nèi)容的課文,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如艾青的詩《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用他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描繪了乳母大堰河幻想“我”成親時的富麗場面,襯托出乳母對“我”愛之深切,通過這段民俗情節(jié)的描寫,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們民族的美好生活。這些課文可以通過具體的民俗內(nèi)容而引發(fā)的教學延伸,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基本美德,對學生產(chǎn)生無形的熏陶作用,同時又可以活潑課堂氣氛,調(diào)節(jié)學習情緒。
4 利用針對個別問題增加適當?shù)乃枷胄砸辏瑢W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語文教學有很大的關聯(lián)性,有時可以由一件事引出一個人、引出另一件事。所以要充分利用這種學科優(yōu)勢,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在教學《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時,針對廉頗和藺相如兩人的關系,要做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諸如“公平”競爭與精誠合作、自信與見賢思齊、進取與功利等問題。讓學生有識別“社會現(xiàn)象”中的優(yōu)劣、美丑的能力,從而樹立自我成為優(yōu)秀人才心胸寬廣的人。
5 在教學中,開展學生的德育工作還要把言傳與身教結(jié)合起來
作為教師,如果不能以身作則,就會失信于學生,這樣的教師,即使能說出道理也不能說服學生。學生會模仿老師的行為,所以一定要給學生樹立正面形象。因此,我從教以來,從未缺過一次課,從未說過一次謊。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只有在教學中嚴格地按師德規(guī)范的要求去做,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嚴于律己,積極工作,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學生好的思想品德自然就形成了。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操作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找對方法,認真實施,真正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真心付出,做到以身作則,一定會有成果。無論是語文課堂還是平時的做人做事,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培養(yǎng)出品德高尚的學生。德育工作是教育的一件大事,所以要求我們要有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最終一定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