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澤名?王治華
摘 要:電子商務的發展方興未艾,網絡購物作為電子商務領域重要的組成部分,備受消費者青睞。與此同時,通過給網店刷信譽來謀取利益的現象也隨之產生。淘寶網“刷信譽”現象的存在,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擾亂了正常的網絡市場秩序。據調查,本該具有較高道德觀念與社會責任感的大學生卻悄然成為了“刷信譽”的主力軍。本文重點分析大學生參與淘寶“刷信譽”原因與相關解決方案。從規范當代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與道德意識,重塑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改革淘寶信譽評價系統運作機制等入手進行研究,從而保證網絡交易的真實性和確定性,防止虛假交易擾亂網絡市場的公平競爭,促進網購產業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淘寶網刷信譽
淘寶網“刷信譽”,意指在通過以“淘寶網”為代表的購物網站,買、賣雙方為達到抬高信譽等級和動態評分、提升人氣的目的,在雙方無實際成交的情況下偽造銷售買賣記錄并做出“滿意”、“好評”評價以蒙蔽欺騙實際消費者的行為。
1 淘寶網“刷信譽”現象的研究
淘寶網刷信譽現象的產生有一定的社會原因。網絡購物越來越成為了當代中國人生活的必需,基于淘寶網的平臺,海量的網店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新興網店對于大額銷量、蓬勃人氣的迫切需求與其無穩定客戶群、無完善運營產業鏈的實際狀況相違背。新興網絡店鋪若想獲得快速的發展,則必須求助新的捷徑。按淘寶網的信譽評價機制,客戶數量與評價決定了店鋪在整個行業中的排名,以此作為消費者購買的指標。基于此,新興網店不可避免的會受到經營時間長的網店的沖擊。原始的銷量和評價影響著日后的銷量和評價,而銷量的前提又是評價和信譽的存在,新店鋪無可避免的正是陷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中,若想走出這樣的劣勢局面,許多新店鋪選擇了“刷信譽”這一方便、有效的“捷徑”。
而對于大學生而言,選擇淘寶網刷信譽作為自己兼職或創業項目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急切想要兼職創業的大學生群體與“刷信譽”業務的商業契合
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后無穩定的收入來源,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且證明自己的能力,有較多課余時間的大學生多會選擇一份兼職。由于淘寶“刷信譽”有著工作時間自由,收入較高,操作難度小,工作環境要求低的特性,正好契合了大學生的現狀。通過“刷信譽”后每筆結算即可拿到一份傭金,兼職報酬唾手可得。面對眼前利益的誘惑與創業之初步的艱難,不少急切想要兼職創業的大學生陷入“刷信譽”的泥沼。
1.2 部分大學生誠急功近利的心理為“刷信譽”現象提供了養分
大學生群體具有的普遍特性是:擁有著高于社會平均認知度的知識水平卻缺乏能夠達到與此認知度的社會閱歷。當面對著譬如“刷信譽”這樣勞動強度小且收入不菲的高投資回報的兼職工作時,急功近利的思想便占據了上風,由于缺乏必要的社會閱歷,當代大學生只能看到蠅頭小利,卻體會不到這種做法對于整個社會的危害性,體會不到誠信意識究竟對于個人以及整個社會來的危害。
1.3 大學生缺少創業兼職的環境也催化了“刷信譽”現象的愈演愈烈
據調查,目前我國高校雖然在著力培養在校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在校學生積極創業,但卻要面臨創業兼職場所的難以尋找,可申報的創業項目大多沉悶無趣,程序審批繁瑣,啟動資金不足以及學習與創業時間的沖突。面對重重的壓力無法找到一個突破口,大學生在校創業實為一件難事,這直接導致很多人選擇了通過“刷信譽”的形似來實現自己的創業和兼職夢想。
2 大學生淘寶網“刷信譽”現象的危害
2.1 “刷信譽”現象的存在對于社會的危害
1.“刷信譽”現象對于網絡購物環境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損害
大學生通過為部分網店經營者“刷信譽”的行為,為部分經營者獲得了與實際銷售情況不相符的銷量與人氣,使消費者無法進行正確有效的購買判斷,嚴重擾亂了電子商務平臺的購物秩序和評價機制。這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使得以誠信經營的商家受到了極大的損失與打壓,,原本誠信經營的商家也不得已選擇“代刷信譽”的“捷徑”,最終使得整個行業烏煙瘴氣,陷入了虛假的怪圈,使得中國整個網絡購物模式走入僵局與末端。同時,電子商務逐漸成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刷信譽”現象的存在,腐化了整個網絡購物環境,使得人們網絡購物的風險增加,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
2.大學生淘寶網“刷信譽”現象對于實際消費者權益的侵害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障法》規定,消費者具有了解與其購買、適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有關的真實情況的權利。但在虛擬的網絡購物中,消費者無法面對面接觸到欲購買商品,只能通過商家在網頁中所提供的商品相關信息進行了解,因此商家提供信息的完整度和真實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物欲望和判斷力。一些商家進行的“刷信譽”虛假銷售的行為,違背了基本的道德觀念,使消費者的知情權受到限制,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3. “刷信譽”現象的存在對于社會價值觀的沖擊
“刷信譽”現象的存在,使部分人通過這種不正當的方式快速獲得了與投入工作量不相符的利益。若有關部門不能有效進行干預管理,會使得更多的人耳濡目染“刷信譽”,并且無法認識但其嚴重性。長此以往,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會逐漸崩落,社會風氣也會被這種歪風邪氣攪得渾濁不堪。
2.2 大學生淘寶網“刷信譽”現象對于自身的影響
1.網絡環境魚龍混雜,“刷信譽”接單過程中極易受到欺騙
在網絡這一虛擬世界里,各種素質各人魚龍混雜,極難分辨,正是由于網絡的這種特性,使得網絡環境有時比現實社會更容易使人上當受騙。大學生在“刷信譽”過程中,特別容易受到欺騙與蒙蔽,不僅經濟上受到損害,更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刷信譽”現象的存在,扭曲了大學生群體原有的“三觀”
大學階段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確立的關鍵時期,若每日耳濡目染如“刷信譽”一般缺乏誠信的事情并把它看做尋常,長此以往,便會失去應有的社會判斷力,便會缺乏應有的道德準則與社會責任感。
3.“刷信譽”導致誠信意識缺失,社會責任感下降
部分大學生在“刷信譽”的過程中長期受到不正確的價值觀的影響和誘導,長期受到欺騙和誘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極易受到大沖擊大沖擊,同時使得自身的誠信意識缺失,社會責任感下降,不僅影響了自身人格的塑造,更是對社會未來的極大威脅。
4.“刷信譽”占用大學生原有的學習時間,影響了學業
“刷信譽”現象的存在,使得部分大學生在短期內獲得與之投入不相符的利益,容易使大學生誤以為找到了成功的捷徑,并開始沉溺其中,耽誤了大量原本應該學習的時間。同時由于“刷信譽”這一途徑并不被法律和社會所認知許可,大學生消耗大量和精力所進行的“刷信譽”行為其實對以后的求職創業毫無幫助,不僅消耗了時間與精力,同時也荒廢了自身的學業。
3 大學生“刷信譽”現象的解決對策
杜絕大學生刷信譽現象需要社會和大學生自身的共共同努力。首先應該從完善社會法治建設的角度對網絡購物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管。目前關于規范電子商務立法主要包括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為代表的國家現行規范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法規為主。尚未完善的法律法規使得在面對蓬勃發展得網絡交易時顯露出了疲軟性,無法真正起到約束和監督的作用。其次,淘寶網內部應實行改革,取消原先的既有好評率影響銷量的規則,實行動態評分,同時加大對參與刷信譽商家和買家的懲罰力度。通過這樣的手段,既警示了不誠信的賣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扶持了新興店鋪。
就大學生自身而言,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參與淘寶網刷信譽的問題:
3.1 高校應加強創業扶持政策,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環境
當面臨創業兼職環境加納的現狀,大學生選擇“刷信譽”這一兼職途徑也是無奈之舉。如果大學高校能夠從自身出發,加強在校大學生的創業扶持政策,為大學生創業創造優惠和諧的環境,為在校大學生的創業解決后顧之憂,讓大學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創業兼職之中,那么大學生參與淘寶“刷信譽”現象也能迎刃而解了。
3.2 高校應當加強在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大學生群體由于長期生活在大學這一“象牙塔”中,兩耳不聞窗外事,與社會接觸較少導致了其三觀并未完全確立鞏固,極易受到社會人員的蒙蔽和欺騙。目前仍舊作為大學生保護傘的高校,應該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在校大學生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明白誠信意識與道德準則的重要性,明白自身作為社會未來中流砥柱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只有不斷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影響教育,才能為在校大學生牢固正確的價值觀價值意識,從而從思想上切斷大學生參與刷信譽的不正確的觀念。
3.3 大學生要加強自身的道德意識與誠信觀念
這場市場化運作機制中處于源頭的大學生應該從自身出發,從根本上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提高誠信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切勿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成為“代刷信譽”的幫手。同時高校也應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大學生認清刷信譽的行為對自身以及社會的嚴重危害性,用正確的理論引導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
4 結束語
誠信意識是所有商業交易的靈魂,網絡購物也不例外,當刷出來的好評充斥著消費者的電腦屏幕時,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將受到阻礙。若長期放任,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關鍵時期的當代大學生不斷地受到錯誤價值觀念和不誠信現象的沖擊,造成誠信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缺乏,那么他們將如何能負起應有的責任,發揮應有的價值?完善網絡購物準入機制,深化電子商務運行改革,為大學生的創業兼職提供優惠扶持的環境,重塑當代大學生的道德觀念與誠信意識,還仍需我們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侵權責任法》
[3]《淺析C2C網絡購物信用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劉彥稷
[4]《電子商務交易模式下的信用評價問題分析》--潘媛
[5]《淘寶刷客存在的廣告價值淺析》--裴學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