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
摘??要:浙江衛視大型競技類真人秀節目《奔跑吧!兄弟》(以下簡稱《跑男》)的火熱,在中國再掀起一陣明星真人秀的熱潮。真人秀在中國已有十幾年的歷史,各種類型的真人秀節目可謂百花齊放。其中,游戲類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有著自己獨特的軌跡。本文將從《跑男》的火熱,探析游戲類真人秀節目的成功元素、可能遭遇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三)故事化的敘事過程
中國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國度,將真人秀節目進行故事化的敘述,會增加節目的厚度。而電視的魅力就在于敘事,敘事其實就是講故事。故事之為故事,就是它使得生活本身有了“意義”,它是人類構筑精神世界的特殊方式,人類正是通過故事來理解世界、理解自身,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的[3]。
《跑男》每一期節目都有一個游戲主題,如第一期的“白蛇傳說”,第六期的“逃離秀山島”等。整一期的節目,整個游戲過程,如同一個故事,看完會令觀眾在這些游戲過程帶來的感官娛樂中有一些深層次的人生思考。游戲主題故事是虛擬的提前設定的故事,這些故事來源自中國民間傳說或者家喻戶曉的影視劇,本身就擁有自身的魅力。游戲過程中,七位主持人和明星嘉賓也在不斷創造著故事,展現著或兄弟情義、或人生思考……整期節目看下來,不單單只有歡笑還有淡淡的回味。
(四)節目的正能量
真人秀節目《奔跑吧!兄弟》,以“奔跑”為節目的靈魂理念。奔跑,本身就是一種活力的象征。奔跑,為節目注入一股青春的能量。節目中,“奔跑”作為一項基礎運動,刺激著人們的運動神經,在受眾觀看節目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向人們傳輸“運動”的理念。節目中,還有很多運動器材、運動環節,這些又進一步加大人們對運動的認識。“奔跑”、“運動”這是節目傳達的正能量之一。
節目的結尾,獲勝的一方會獲得豐厚的獎品,跑男團的成員大多將這些豐厚的獎品助公益跑鞋計劃,幫助貧苦的兒童,讓他們擁有自己的跑鞋,強健體魄,更在靈魂上“奔跑”。這樣公益的活動使節目更多了一層溫情。這是節目傳達的正能量之二。
節目中的游戲給觀眾帶來了很多歡樂,但也能看出這些游戲并不是那么簡單。在游戲過程中,體力消耗是極大的。金鐘國作為“能力者”參與的那期,拍攝了整整一天,最后跑男隊長鄧超嚴重缺水,喝的是在拐角處的水都不是飲用水,仍撐到最后;再如,“水槍大戰”一期中,海泉負傷,但還是撐下整期節目;另如,唯一的女主持Angelababy為了節目落水、泥地捉鴨、奔跑,體力消耗自不必說,其中的艱辛也是難以想象,但她也撐了下來。這些跑男成員在游戲過程中表現的“勇敢”、“堅毅”、“合作”等,也是節目在無形中傳達的正能量。
同時,在節目中充斥著很多諸如“只有勇者才能勝出”的字幕,這些細微之處的正能量同樣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五)滿足了受眾多樣化的需求
傳播學界“使用與滿足”理論,研究受眾需求動機下對“媒介”的使用,從而得到滿足的過程[4]。游戲類真人秀節目《奔跑吧!兄弟》贏得受眾的注目,是滿足受眾多樣化需求的體現。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有不同層次的需求:生理、安全、情感和歸屬、自我實現。人在滿足了一個層次的需求之后,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跑男》中對“運動”理念的傳達,滿足了受眾追求安全層次、要求獲得健康保障的需要;游戲帶來的娛樂與新奇感滿足受眾情感上的需要;節目中正能量的傳達,又能助于受眾滿足自我實現的追求。對受眾多樣化需求的滿足,正是節目的魅力之一。
三、游戲類真人秀節目面對的問題
(一)原創力不足
中國很多火熱的真人秀節目都購自國外的版權:浙江衛視的《中國達人秀》購自英國版權;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購自韓國《Running?Man》的版權;深圳衛視近期火熱游戲類真人秀節目《極速前進》購自美國節目的版權……打開電視,充斥熒屏的真人秀節目很少是中國獨創。中國電視節目原創力的匱乏可見一斑。游戲類真人秀節目更是以游戲的新奇、巧妙取勝,需要游戲形式、內容上的不斷創新。原創力的不足,對游戲類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是一塊致命的“短板”。
(二)游戲資源的枯竭
游戲類真人秀節目,游戲環節是其核心,但游戲形式畢竟是有限的。一旦這些游戲類節目中的游戲不新穎,節目便會很快凋零。節目將多樣的游戲形式逐一展現后,節目將會面臨受眾對游戲的審美疲勞。
《跑男》之所以火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以前未有這種類型的節目,其中的游戲形式帶給受眾不一樣的體驗和新奇感。而韓國節目《Running?Man》2010年播出后,今年進入第五個年頭,已經出現了收視下滑的跡象,受眾對節目已產生很大程度的審美疲勞。前車之鑒,《跑男》未來的發展又在何處?這種游戲類真人秀節目如何應對資源枯竭的問題?如何實現其長遠發展?
四、游戲類真人秀節目未來的發展對策
(一)制作方:增加游戲的張力和包容性,融入更多的中國元素
創新,是節目的活水,游戲類真人秀節目需要游戲環節的常變常新。對游戲的探索可著眼于中國元素上。將中國元素融入游戲環節,這種融合不僅在內容,也在形式。
內容上,將中國元素的精華由物質到精神全方位與游戲進行融合。在游戲過程中,將中國的美食、有名的建筑、特色的地域、獨特的文化等展現出來,同時,將中華文化中優秀的精神文明融入節目的細節中,如字幕、道具等。形式上,中國元素與游戲結合,可以有如戲曲、雜技加入其中,創造出新的游戲形式;也可將中國傳統游戲形式如“成語接龍”等設置為游戲競賽環節中的一環;還可利用中國元素獨創全新的游戲形式……悠悠中華有五千年的文明,這文明中凝聚著無數人的智慧,有其自身深厚的內涵與吸引力。將這些中華文明中優秀的內容與游戲類真人秀節目形式結合,不僅會使游戲環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還會使節目擁有更深厚的文化力量。中國元素的融入,還會增加中國人民對節目的情感依附性,增加節目更深層次的情感魅力。
(二)政府扶持,推進“文化強國”戰略
游戲類真人秀節目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樣的大環境。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國家越來越注重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5]。近年來,政府對文化方面的投入之大,有目共睹。
游戲類真人秀節目是目前電視熒屏上最火熱的節目形式。電視節目是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載體。認清此種形勢,政府可在進一步加大電視節目支持時有所側重,諸如,重視原創游戲類真人秀節目的本土開發;采取支持中國元素融入該類節目的舉措;支持同類型有中國特色的節目進行對外傳播,增加中華文化的海外影響力……政府的支持與幫助,不僅會推動游戲類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更會推動中華文明的傳承與傳播。
(三)吸取受眾智慧,實現節目創新發展
互聯網的普及,不僅能讓受眾接觸到中國花樣繁多的電視節目,還能接觸到歐美、韓國等海外流行的電視節目。在越來越多樣、制作越來越精致節目的浸潤下,我國受眾對節目的欣賞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對節目也越來越挑剔。同時,微博、微信等多樣化的平臺讓受眾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受眾會在方便快捷的網絡上留下自己對節目的認識和評價。
節目制作者可以利用受眾的智慧,可以設置專門的人員,通過電視、網絡等各種途徑征詢觀眾的意見,也可以設立一些獎勵機制來讓觀眾獻計獻策。畢竟,受眾的智慧是無限的。節目也是為受眾而制作,受眾最有發言權。這樣,不僅可以改正節目的不足,還可以實現節目的創新發展。受眾提供的游戲形式,會是更接中國地氣,更有中國特色,更能增加中國觀眾共鳴的創意。
近年來,電視行業面臨著諸多挑戰,為了贏取收視率,各大衛視電視節目的競爭已到白熱化的階段。電視行業尋求創新、突破,游戲類真人秀這種節目形式是適合電視媒介的不錯選擇。那么,面對行業競爭,如何保持這樣一檔游戲類真人秀節目的魅力?
筆者認為,關鍵就在品牌和創新。品牌,就是這個節目長期保有的內在元素,如《跑男》的七位主持人的個人特色、在游戲中創造的節目標簽;創新,就是游戲內容到形式的常變常新。中國元素的加入將增加這類真人秀節目的創新力和本土吸引力。保持節目品牌魅力加上常變常新的元素,這將是游戲類真人秀節目長期發展的王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