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萍
【摘要】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教育活動的領導者與組織者,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影響較大。現階段,幼兒教師不僅需要掌握課堂教學能力,組織幼兒參加活動與管理班級的能力,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科研素養。本文主要針對幼兒教師科研素養現狀作重點分析研究,并且提出部分合理化對策,希望能夠提升幼兒教師的科研素養。
【關鍵詞】幼兒教師 科研素養 現狀 對策 研究
幼兒教師的科研素養關系到幼兒教育的質量與水平,是幼兒教師實現專業化教學發展的關鍵條件之一。特別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執行,關于幼兒教師科研素養的培養與提升越來越受關注,因此,培養和提升幼兒教師的可以素養刻不容緩,需要幼兒學校的良好配合和充分發揮幼兒教師的主觀能動性。
一、幼兒教師科研素養的現狀分析
首先,幼兒教師的科研意識比較淡薄,不少幼兒教師表示科研課題應該是專家的工作,自己的工作重點應該是日常教學,部分幼兒教師認為參與教育科研,論文寫作比較困難,自身的知識水平與能力無法參與教育科研活動。其次,幼兒教師的科研態度不夠端正,不少幼兒教師認為參與科研活動是額外負擔,不屬于日常的教學范圍,為了考核和評職稱的需求才參與科研活動,帶有一定的功利性色彩,這就導致不少幼兒教師參與科研或的動力不足,難以有效開展科研活動。再次,幼兒教師的科研知識比較匱乏,大部分幼兒教師比較缺乏掌握大量的科研理論知識,并且在平常的工作中用于閱讀科研理論知識的書籍或刊物也比較少。因此,在具體的科研活動中,沒有良好的科研理論知識為基礎,導致科研活動組織困難,進程緩慢。最后,幼兒教師的科研能力普遍較低,大部分幼兒教師在組織開展科研活動中,感覺難度較大,比較困難,其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科研能力較低,無法正常開展科研活動。
二、提升幼兒教師科研素養的對策
1.激發幼兒教師參加科研活動的意識。培養和提升幼兒教師的科研素養,首先要使幼兒教師認識到科研能力的價值與意義,激發其參加科研活動的意識,樹立正確的科研理念。如果幼兒教師把科研當作是一種專業生活方式和生存態度,并且把這種生活方式與生存態度用于研究、反思和學習,那么幼兒教師就會逐漸適應這種生活方式,并且把科研活動與自身的教學實踐緊密相連,從根本上組織開展科研活動,參與課題科研。其次,幼兒教師要形成一種科研生態,提升其職業教育態度,培養其熱愛教育事業的情感,把科研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樹立科研典型,運用身邊的典型科研事跡激勵幼兒教師主動參與科研活動,激發幼兒教師主動參與科研活動的動力,幫助教師樹立全新的科研意識,引導幼兒教師積極主動參與科研,提升其科研素養。
2.營造提升幼兒教師科研素養的環境。幼兒教師科研素養的培養與提升與其工作環境有關,主要指幼兒學校。首先,幼兒學校應該從根本上減輕教師的教學任務,使幼兒教師有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科研活動,包括學習科研理論知識、鉆研業務和進行課題科研。其次,幼兒學校應該為教師完善科研條件,在圖書館內增加科研理論方面的書籍,在開展科研活動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查詢資料,有利于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與進行。再次,幼兒學校需要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服務和指導制度,加強對幼兒教師科研進程與成果的管理,逐步培養幼兒教師主動參與科研活動的意識。最后,幼兒學校應該把教師的科研素養作為提升教學質量和促進學校發展的根基,制定一些科學合理符合本校發展的科研計劃,并且對于在科研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激勵幼兒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提升其科研素養。
3.以幼兒園為載體組織開展科研活動。培養和提升幼兒教師科研素養的主要場所在學校,科研主體為幼兒教師。因此,幼兒教師科研素養的培養需要以提升教學質量為根本,包括過程與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幼兒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水平。幼兒學校可以構建一個以校為本的科研制度,并且也是幼兒學校發展與幼兒教師成長的實際需求,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與理念。以幼兒學校為載體的科研活動中,要根據幼兒教師具體的可以素養為基礎,對于有一定科研經驗的幼兒教師,可以運用科研課題推動科研活動,進一步完善其科研知識,提升其科研能力。而對于科研能力較低的幼兒教師,學校需要從培養其科研意識和基本的科研理論開始,然后在逐步培養和提升其科研素養。另外,幼兒學校還可以運用樹立榜樣,通過優秀科研教師來帶動其他幼兒教師的科研動力,起到引領作用。
綜上所述,幼兒學校需要重視對幼兒教師科研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完善學校的硬件設置,營造科學氛圍,激發幼兒教師參與科研活動的興趣,使幼兒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參與科研活動,最終提升教學質量與水平,幫助幼兒健康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楊.論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和應用對策[J].學周刊,2015,01:212-213.
[2]許東紅.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專業水平的策略[J].柳州師專學報,2014,01:144-146.
[3]曾莉,彭豐,申曉燕.幼兒園教育科研中的普遍問題與應對[J].學前教育研究,2012,0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