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靜+李瑾
【摘要】本文基于需求分析理論,通過對醫學生在教學環境、學生英語水平、學習目標與動機、學習策略等四個層面的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充分了解他們英語學習的現狀和需求,并結合學習策略培訓理論,從教師培訓和學生培訓兩個層面提出行之有效的醫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培訓的方法,旨在提高醫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和能力,以便更有效地進行英語學習,并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為終生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醫學生 需求分析 學習策略培訓
一、引言
語言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使語言學習更成功、更自主和更愉快而采取的行為或行動。OMalley & Chamot 把學習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成功的外語學習者往往是成功的學習策略使用者。現在普遍的看法是,策略是可以教授的,并且通過策略培訓能夠幫助學習者提高策略意識,有效使用各種策略,以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但是,策略培訓成功與否涉及到諸多因素,如教學環境、學習者因素、教師素質等。因此,策略培訓應該根據特定的學習者制定適合他們的策略培訓模式。本文將從需求分析入手,結合學習策略理論,提出有效的醫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培訓的方法,從而提高醫學生的策略使用意識和能力。
二、醫學生英語學習需求分析調查
1.調查對象和方法。調查對象為隨機抽取的河北醫科大學2013級各專業本科生共計200人。調查問卷設計涵蓋英語學習的客觀需求與主觀需求,主要包括教學環境、學生英語水平、學習目標與動機、學習策略等四個方面的內容。此外,還對一部分受試者進行小組或單獨訪談來進行驗證和補充。
2.研究結果與討論
(1)教學環境。教學環境涉及對教材使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活動、學生的學習背景、學習氛圍等方面的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對教材和教學內容非常滿意。有的學生表示教學形式上過于單一,基本上整個教學過程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缺乏有效的手段來調動學習熱情。大部分學生對本校的教學條件和學習氛圍滿意,但他們還表示希望開設英文電影賞析課,聘請外教進行口語教學等來增強學校的英語學習氛圍。51%的學生表示喜歡課堂上進行小組對話和討論等活動。但是,在回答問題方面,一半多的學生表示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或進行口語表達。通過訪談得知,學生口語表達的參與度低是和學生的口語基礎相對較差、對自己口語表達沒有信心和課堂口語活動較少有一定的關系。
(2)學生學習水平狀況。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調查顯示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還是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大部分學生表示能夠理解教師英語授課,并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有15%的學生感到詞匯量不足時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個別同學認為學習中的最大困難時英語語法,通過訪談進一步得知是面對長難句時的不知如何下手分析,因此影響篇章的理解。有19%學生認為學習中最大困難時寫作;有22%的學生認為最大困難是聽力。還有的同學迫切希望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
(3)學習目標與動機。通過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動機。基本上所有的學生都希望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的考試以及為以后找工作增添砝碼。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醫學英語的學習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閱讀國外文獻,拓展專業知識,從事學術交流的能力,更好地為將來的工作服務。
(4)學習策略使用情況。本部分調查主要關注學生學習英語時使用了那些策略以及運用策略中有些不足之處。調查表明醫學生的學習策略使用情況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元認識策略方面,有一半多學生很少有自己的學習計劃,較為被動的按照老師的教學計劃的要求去學習。在學習期間只有10%的學生會不斷反思自身的學習方法的有效性并進行及時的評估和調整。認知策略方面,學生使用較多的是如閱讀、模仿、看電影等輸入策略,而像用英語交流、寫作等輸出策略使用較少。通過訪談得知,醫學生在專業課功課繁忙,在英語學習中付出時間較少,不太注重使用口語交際,很多同學很少主動用英語交流,因此他們在社會策略的使用上頻率不高。同時,醫學生認為對他們的專業發展而言,能夠借用醫學英語詞典幫助讀懂醫學文獻就可以,所以內部動機不強,較少運用情感策略與他人交流學習感受和進行自我激勵。
經過對問卷結果進一步分析得知,醫學生們有強烈的英語學習的愿望和明確的學習目標,但是目前的知識水平和目標水平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對學習策略的認識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在學習策略的使用上亦不能做到熟練運用。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入英語學習策略的培訓勢在必行。
三、醫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培訓方法
1.教師培訓。教師的教學理念、對學習策略的熟知程度對學生能否正確認識語言學習策略和適時使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首先應對教師進行學習策略知識的培訓,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研究學習策略和策略訓練的知識,并有意識地滲透至教學當中,才能更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定期參加教師學習策略培訓班,或邀請學習策略方面的專家學者到學校舉辦講座來加深英語教師對不同學習策略的認知。其次,邀請醫學專業課老師對英語教師進行醫學知識的培訓。再次,應當基于每一屆學生的需求分析制定適合他們的語言學習策略培訓計劃,并進行教學總結和反思。
2.學生培訓。教師在語言教學中,將策略教學和語言知識教學合為一體,也就是說應根據現有的教材,分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進行培訓,既可以是單項策略培訓也可以是多項策略融合培訓,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評定和反思。
根據對醫學生學習需求的分析,大部分醫學生都沒有具體的學習計劃或并沒有遵守自己制定的學習計劃并進行監控,元認知策略的使用情況較差,所以在學期初,教師可以講解制定學習計劃的方法,并要求學生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同時強調在這個學期中應該嚴格遵守自己的學習計劃。在之后的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斷鼓勵學生簡要地總結并評估自己遵守計劃的情況。如筆者要求所教授的二年級的班級成立學習小組,小組每個成員都有學習計劃本,計劃精確到學習周,每周都要在小組內進行匯報、總結本周的學習計劃完成情況,并根據學習任務靈活調整學習計劃。至學期末,上交學習計劃本,教師根據各小組互相鼓勵監督的情況和個人完成情況在平時成績中給出小組分和個人分。經過調查和訪談,學生在計劃、管理、檢測并評估自己的學習能力上有很大的提高,學習效率有所增強。
醫學生社會情感策略通過增強醫學生主動學習動機和課堂參與度來提高,例如可以利用課本內容設計課堂活動如小組討論、個人展示、英語問診、模擬病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既能夠給學生將英語語言知識和醫學專業內容聯系一起,又可以提供學生協作機會并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如筆者在設計《21世紀大學生公共醫學英語》的unit 12的課文“White Coat,Mood Indigo---Depression in Medical School”的教學時,課前預習作業是讓學生分組進行抑郁癥知識的研究,并在大班范圍內進行抑郁量表的調查。課堂活動就由抑郁癥的癥狀,應對方法等切入,每一組學生針對抑郁癥相關話題進行討論并匯報,課堂參與度很高。同時,根據課前調查結果,和文章中美國醫學院醫學生抑郁研究進行對比,課后作業為以抑郁癥為題,寫一篇不低于300字的論文。學生既學到了語言知識和醫學專業知識,同時增強了社會情感策略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醫學生學習策略的培訓應該是在學習需求分析的基礎上,融合語言教學和策略培訓為一體,達到醫學生學習語言知識、醫學專業知識和學習策略三者一體的目標,既幫助醫學生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又培養他們的學習策略使用意識和能力,為終生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Brindley, G.The role of needs analysis in adult ESL program design.In R.K.Johnson(ed.)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6.
[3]陳冰冰.大學英語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論構建[J].外語學刊. 2010.
[4]李萍鳳.中醫院校大學生英語學習需求分析[J].衛生軟科學. 2008(2).
[5]譚曉瑛,魏立明.大學英語學習策略培訓研究[J].外語界. 2002(6).
[6]沈翠萍.國內外二語學習策略培訓研究述評[J].外語界. 2012(6).
【課題項目】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名稱:基于需求分析的醫學生英語學習策略培訓研究;立項登記號:SZ14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