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迎華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推進,技術人才作為資本進入勞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供給日益稀缺。職業院校肩負著培養技術工人的重任,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職業院校需轉變觀念,轉換機制,改革教學模式,加強技能培訓,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的技術人才。從理論結合實際的角度,圍繞職業院校電氣專業的課程改革,闡述了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創新研究,真正體現了職業學校的辦學價值。
關鍵詞:技術人才 電氣專業 理實一體化 創新研究
所謂理實一體化教學,是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學中探索的一種創新模式,它強調將理論學習和實習實訓緊密結合起來,大膽突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職業學校的電氣專業是工科專業,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學生畢業后從事的是一線技術骨干,如項目的規劃設計、安裝施工、運行維護、研究改造等。工程項目最大的特點是綜合性,必須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發現和探索新的問題。因此,高年級學生在學校就應接受工程化的訓練,培養工程素質,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提出、探索、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調查顯示,企業在回答“當前影響企業發展主要的內部因素”時,選擇“缺乏技術人員、缺乏技術工人”的占到了97%。因此,對于我們職業院校來說,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推進理實一體化教學勢在必行。現有的電氣專業課的教學內容基本上都是參照大學相同專業的課程,在學科體系上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理論過深,容量過大,把知識的灌輸放在首位,而忽視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目標及生源情況。隨著技校教育培養目標由“技術員”向“操作工人”轉變,專業課程的教學應改變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本位的教學思想,打破學科體系,創新教學內容,突出應用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選擇教學內容上,應遵循“精、寬、用、新”的原則。
一、精選理論知識,降低理論難度
在講清概念的基礎上,盡量刪除繁瑣的理論推導及部分過時及用處不大的理論知識。例如電子技術中放大電路的圖解分析法,使用起來比較麻煩、費事,在生產實踐中幾乎用不上,因此可考慮把圖解分析法刪去。再如變頻技術中變頻器的使用,我們只需掌握主電路和控制回路中各接線端子的功能和接線即可,不需去深入理解變頻器內部的工作原理。
二、課程內容的知識面要寬,覆蓋面要寬
在進行單門課教學的同時,應拓展一些相近或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給學生留下聯系多種知識的“接口”,為其今后的專業發展創造更廣闊的空間。例如將PLC與變頻技術結合,完成電動機的正反轉實驗。再如將單片機與傳感器技術結合,進行機器人的研發制作,提高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三、教學內容實用性要強
電氣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教學中就應該理論聯系實際,選擇實用的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不僅能加深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而且能豐富和發展書本上理論知識,使之轉化為更高層次的經驗、技能和技巧。例如在學習PLC編程技術后,讓學生動手制作生活中常見的交通信號燈,既鞏固了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學習興趣。
四、突出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想
電氣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知識不斷涌現,電氣產品不斷趨向于數字化、智能化、大規模集成化。我們的專業課教學應盡可能跟上電氣技術的發展,引入新的知識點,有助于突出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想,培養學生在電子技術及相關領域中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基礎。隨著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推進以及電氣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原有的電氣專業實習實訓室以及實驗設備必然會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因而,必須建立理實一體化教室,更新實驗設備,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條件。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有與專業和規模相適應的硬件設備和學習環境。由于一體化教學方法強調空間和時間的統一,即在同一場地、同一時間完成教學的多種任務。所以,要實施一體化教學,就必須具有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實習教學的“一體化”場所。這就要求實習車間要有足夠的工位,必需的教學環境,如黑板甚至是多媒體教學設備,不同的課程要具有不同的設備和環境。
例如建立自動檢測與轉換實驗室,讓學生通過在實驗臺上做各種實驗來了解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又如建立變頻技術實驗室,通過動手接線、設參、編程來掌握變頻器的應用。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使原本枯燥無味的理論課變成了一堂堂生動的實踐課。再如學生可以在單片機實驗室內進行PROTEL繪圖、PCB板制作、元器件焊接、編程調試等一整套單片機開發工作,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課余時間,充分發揮創造力,共同動手制作電氣專業相關的教學設備。通過開展具有貼近實踐特點的教學設備研制,不僅可以使教師對當前社會技術學習了如指掌,對自研設備的性能、結構、使用原理等了如指掌,而且可以使學生能掌握工作技能,增強學習興趣,具有滿足感和成就感,把學校所學與今后工作所需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就業和發展。
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素質教育的深入,電化教學手段尤其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入課堂教學后,已明顯顯示出“粉筆+書本”的傳統模式無法比擬的優越性。現代化的信息傳播媒體,具有易于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特點,使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更快,在課堂上采用計算機多媒體、投影儀來教學可以改變千篇一律的老式教學模式。其形象性、趣味性、豐富性可讓枯燥的內容變得色彩繽紛、富有動感。可以調動學生各個感官,用眼去看、用耳去聽,將視覺、聽覺等多個通道全都集中到課堂上,可以加強學生記憶,提高教學效果。
職業院校電氣專業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是一項探索性和實踐性的工作,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方向,由于它涉及面廣,前期投入大,工作量多,在短時間內不能順利、徹底實施一體化教學工作,必須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辦學條件,逐步推行,最終達到所有課程的理實一體化教學。
參考文獻:
[1]胡傳訊.淺談電工課的“理實一體化”教學[J].科技信息,2008,(02).
[2]陳懷俊.探索專業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J].交通職業教育,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