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正軒(西南石油大學 石油工程學院,成都 610500)
試論安全管理對石油儲運管理的重要性及防范
於正軒
(西南石油大學 石油工程學院,成都 610500)
摘 要:石油儲運不僅涉及生態環保問題,而且對于運輸過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求也極為重要。如何做好石油儲運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僅對保護運輸管理過程中人身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也為規范石油運輸管理中踐行環境保護問題產生了一些積極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安全管理視角下就如何做好石油儲運管理工作及安全防范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石油儲運;安全管理;防范舉措
石油儲運安全管理是指石油企業通過一系列的監督和管理規范等,實現對企業的內部環境管理、交流與溝通、控制活動、風險評估、企業監督等,構建出一個安全可靠的管理體系,在石油儲運安全管理體系的作用下,以實現企業的最大效益。
一個石油企業要想安全穩健的發展,就必須建立石油儲運安全管理體系。只有良好的石油儲運安全管理,才能夠促使企業員工保持較高的安全意識,認清安全管理的概念,保證石油企業的日常安全管理活動的正常進行,并且能夠實現石油企業的持續長久的發展。在石油儲運安全管理下,企業會加強對安全管理的認識,制定出具體的安全管理措施,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有上述,不難發現,石油儲運對于安全管理的要求極為重要,不僅涉及石油運輸中的人才財產安全問題,而且對于區域環境保護等相關問題也產生重要的影響,如2013年,青島石油管道的爆炸等,對當地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石油儲運管理進行如下分析探討。
2.1 石油儲運的監督管理不善,亟待進一步完善
現有的石油企業在安全管理上存在較大的問題,主要是監管不到位,這是因為大多數石油企業還沒有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安全管理流于其表。沒有健全的監督管理機制,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日常活動的規范性就會受到嚴重影響。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對監督管理機制沒有正確的認識,忽視了這一機制對企業長期發展的影響;二是建立管理監督機制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高層管理人員的行為,對他們產生約束力,這就影響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因此,管理者不會主動建立管理監督機制。
2.2 石油儲運安全管理的觀念過于陳舊,缺乏安全意識
由于很多石油企業對于石油儲運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石油企業相關的安全管理意識只停留在原來的認識上,安全管理觀念過于陳舊。主要的原因有:一是石油企業的大多數基層員工的教育水平較低,很難認識到石油儲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再加上沒有更進一步的教育,導致很多員工對于這一安全管理根本不理解,或者對安全管理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二是石油企業對于石油儲運安全管理這方面的教育力度不夠,沒有對員工進行先進的知識教育,導致安全管理的觀念落后。三是高層管理人員對于石油儲運安全管理的態度不積極,導致管理規范工作擱置。這些都大大限制了石油儲運安全管理的發展,對企業的經營發展造成較大的負面效應。
3.1 完善管理機制,保障石油儲運安全運輸
對于石油企業的當前現狀,安全管理機制的建立健全刻不容緩。因此,石油企業要積極認清企業的發展現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了解分析,制定符合企業發展規律的制度措施,安全管理規范主要有現場設備的規范、施工流程的規范以及針應急措施設置等。在制定這一系列的管理規范時,為了保證措施的有效可行,要建立專門的審評小組,對反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專業審核,完善措施制度。
3.2 提升安全意識,保障石油運輸管理人身財產安全
要建立健全石油企業的安全管理,不僅要建立安全規范措施,更重要的是加強安全管理的宣傳,提高員工關于石油儲運安全管理的意識。只有員工的安全管理意識提高了,安全管理措施才能落到實處,也才能發揮安全管理的作用。加強員工的教育不僅有利于安全管理的實施,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員工的素質,使得企業的整體文化素質得到提高,也就形成了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企業文化的發展有利于企業的整體發展,增加企業的經營效益。
3.3 做好安全管控,加強石油儲運站的消防管理
由于石油這一產品的特殊性質,石油安全管理的主要方面就是石油的防火意識和消防管理。要加強石油儲運站的消防管理,一是要根據石油儲運站的具體情況,配備與石油種類符合的儲運設備,保證石油儲運的溫度符合標準;二是石油儲運站的地點設置要符合國家的規定;三是完善石油儲運站的消防設施,并配備可燃氣體檢測儀器;四是石油儲運站要對消防儀器和儲運設備定期檢查與維護。
綜上所述,石油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制,只有健全的安全管理體系才能夠保證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自身優勢,實現長期健康發展。要加強石油企業的監督管理,尤其是石油儲運安全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加強對基層員工安全觀念的培養。做好安全管理的宣傳工作,把安全管理提升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從而提高企業文化的競爭力,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江永.安倍再度執政后的中日關系展望[J].東北亞論壇,2013(02).
[2]戴照明.我國石油安全戰略研究[J].科學社會主義,2013(01).
[3]李瑩瑩.中國石油發展現狀、問題與前景分析[J].中國能源,2010(12).
[4]王朗玲、魏楓.中國能源安全問題的現狀及對策[J].學習與探索,2010(05).
[5]孫靜.中國石油安全的陸路管道戰略探析[J].社會主義研究,2010(04).
作者簡介:於正軒(1992-),男,江蘇盱眙人,本科,研究方向:油氣儲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