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東
(四川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成都 610052)
地質勘查是礦產資源開發的首要工作,快速、有效、準確的地質勘查能更快速、準確的開發礦產資源。我國的地質勘查技術的發展時間較短,相關的勘查技術還有限,工作中也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對我國礦產資源開發有著極大的制約作用。為了幫助提高我國地質勘查的工作效率,本文分析了當前主流的地質勘查原則和技術。
地質勘查應始終做到合理規劃,以人為本、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結合地質環境調查和礦產地質勘查工作開展,全面的統籌商業地質勘查和調查工作[1]。調配好國家地質勘查工作和地方地質勘查工作間的關系,調配好不同區域的地質勘查工作,使地質勘查工作發揮出基本作用。同時,勘查工作可適度的提前,可以提前規劃好10-25年的勘查工作,為以后的地質勘查工作打好基礎。
阻礙我國地質勘查順利開展的首要因素就是地質勘查的技術不夠先進、不夠完善,所以創新和引進新的地質勘查技術、提高我國地質勘查技術水平是當前的關鍵。首先可以加強我國的地質理論研究,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積極創新當前的科技手段,推動我國的找礦理論體系不斷的向前發展;其次,還應該在培養地質勘查方面的人才方面加大投入,努力培養出一支高技能、高素質、老中青相結合的地質勘查隊伍。
我國在進行地質勘查工作時,應嚴格按照礦產分布的規律進行,并適當結合實際進行變通,從而提高我國地質勘查工作的科學性和工作效率。當前,地質勘查部門在地質勘查前應結合地形以及和大區域地形分布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并根據分析的結果合理的分布工作。另外,還應當根據礦產當地的國土利用、城鎮規劃、人口分布和城鎮建設等方面的情況來進行地質礦產開發的規范工作,確保將來進行礦產規范工作不會對經濟發展造成破壞性的影響。
長期的工作證明,全面深入的分析大區域的地質環境勘察能夠極大的提高勘察的成功率??梢圆檎业V產所在的大區域的地質環境和地殼改變相關的數據,進行研究,分析該大區域的地質事件和成礦時期,進而不斷的提高我國地質勘查的工作效率,從而促進地質勘查技術的長足發展。
外在信息條件是指已經了解和掌握到的地質礦產分布的規律和相關的信息。借助外在的信息條件,能夠大致的掌握礦產分布的條件,經過分析之后,然后沿可能成礦的區域去勘查,從而大大的提高找礦的效率。在現有的地質勘查的技術下,提高外在信息條件的正確率和準確性是利用外在的信息條件進行地質勘查的技術的關鍵,所以地質勘查的工作人員應對其給予重視。
利用地球物理學進行地質勘查的技術可以簡稱為“物探技術”,其研究內容包括電、地熱、重力磁效應研究、放射性研究和地震研究等方面[2]。在對地層情況、區域巖體結構和礦石的情況進行了大致的了解之后,再利用物探技術對可能存在礦產的區域進行精確的測量,從而從根本上了解其參數,判斷出性能。物探技術的工作量很大,但是前期的測量工作還是相當的繁瑣,但是利用物探技術能有效的查找非金屬類礦產、有色金屬類礦產和能源類礦產等,所以深入的研究物探技術能夠有效的提高我國的地質勘查技術。
地球化學技術可被簡稱為“化探技術”,其技術特點是能夠有效、快速的查明到金屬類礦產的區域,傳統的、代表性的勘查方法有水地球化學測量法、土壤地球化學測量法和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測量法等[3],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還發展出現了地氣法、熱釋汞法、電地球化學法、金屬活動測量法等新型的化探技術。當前,“化探技術”的準確性和應用條件更加廣泛,所以,要不斷的深入研究“化探技術”對提高我國的地質勘查的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重點介紹化探技術的新成員金屬活動測量法和地氣法。
3.4.1 金屬活動測量法
我國金屬活動測量法是在1990年前后首次被提出來,現已在西藏的日喀則、措勤、新疆的哈巴河、布爾津和輪臺縣的迪那河、四川的甘孜州的石渠地區等地的礦產開發中得到驗證,大量的工作數據顯示出金屬活動測量法具有極高的敏感性,利用該方法可勘查的深入大、信號的抗干擾能力高、礦產勘查的效果顯著等優點。金屬活動測量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由于金屬(如:金)大多呈現出超微的細粒,而不是存在離子的狀態。超微的細粒離子在地質引力的作用之下可能會向地表轉移,這種搬用作用,也有可能是有地氣作用造成的。這些超微的細粒離子抵達地表之后,會被許多天然其他的物質捕獲。金屬活動測量法根據勘查地區采集的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分析的流程主要有三步:首先是通過適當的弱溶劑讓活動態的金屬從附著物上脫離出來;然后是通過強的溶劑讓膠體對其進行破壞,讓活動態的金屬可以進入到溶液之中;最后再利用離子質譜檢測等措施判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期待的元素,從而為礦產勘查提供依據[4,5]。
3.4.2 地氣法
對于氣體類的地球化學法來說,地氣法并不是直接地對地表的氣體分子進行分析,而是對地表氣體攜帶的所有的納米態的物質進行分析。地氣法的理論原理是地球結構中有垂直的向上的氣流,氣流再進入巖層之后,可把游離礦元素吸附在氣泡表面,從而帶到地表,分析氣流的元素可以迅速的掌握地下的含礦水平。由于巖層中的多數的金屬化合物不能從被地氣帶出,只有極少的游離的金屬能夠被帶出,所以可以利用其可以查找活躍的礦金屬。根據西藏的日喀則和措勤等地的實際勘查工作顯示,地氣法可以直觀觀察到地下300米深的金屬礦產,還能發現埋藏在4000米深的油氣田[6]。
地磁測量技術主要由陸地磁測、衛星磁測、航空磁測和海洋磁測4個部分組成[7]。按照測量的目的和精度可以將地磁測量技術劃分成三個類型:地方性測量;全球性測量和區域性測量。區域性的航空磁測指通過參照航空獲取的磁測資料實現大區域的測量,從而幫助判斷礦產結構、礦產位置、確定火成、識別巖體結構等方面。區域性的航空磁測適用在不能地面磁測的區域和交通不便的區域,該方法對石油類礦產和金屬類礦產的勘查都十分有利。海洋磁測主要用于對海底的礦產進行勘查,達到深入的了解海洋的地質情況的目的。
總之,伴隨著當前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的快速進步,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為了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對地質勘查技術的要求與日俱升,創新和不斷引進新的勘查技術是當前工作的重點。
[1]裴志禹,賁愛平.淺談如何提高地質勘查及找礦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8):134.
[2]胡斌,潘文英,王琦.淺析目前我國地質勘查及找礦技術[J].科技鳳,2014,(07):52.
[3]徐顯武.地質勘查及找礦技術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4):293.
[4]謝云喜勘查地球化學新方法在礦產勘查中的應用探討[D].地球,2015(02):28-31.
[5]王學求.礦產勘查地球化學:過去的成就與未來的挑戰[J].地學前緣,2013,10(111):239-240.
[6]李惠,張國義,禹斌等.20世紀冶金地質化探工作十大創新成果[J].地質找礦論叢,2012,10(47):125-126.
[7]張鑫利,陳秉芳,余福承,林艷海.新形勢下當前地質勘查及找礦技術的分析[J].硅谷,2013,(1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