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洋(吉林動畫學院,長春 130000)
普通高校藝術專業科研管理策略分析
劉悅洋
(吉林動畫學院,長春 130000)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百花齊放”,人們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和需求越來越高。普通高校藝術專業逐漸向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這些人才也流向了各行各業,發揮其人才價值。高校逐漸從教學轉型向科研,如何有效提升普通高校藝術專業的科研管理成為大部分高校所高度重視的課題。
關鍵詞:普通高校;藝術專業;科研管理;策略
在高校專業建設中,藝術類別專業與其他專業存在顯出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藝術專業對人才的技能的高度要求,技能對應著工作領域的工作技術,因此高校藝術專業教育往往也是比較尊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普通高校藝術專業已經開始逐漸重視起科研管理的問題,現如今教學為科研讓位,科學研究的成果好壞關系到普通高校未來發展的水平。科研反哺教學,對于學科建設和學校教學水平的大幅度提升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如何提升普通高校藝術專業的科研水平和管理模式,在本文中對管理策略進行分析。
“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聚集人才的戰略高地,承擔著傳承文明,培養人才、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的神圣使命”。傳統高校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培養符合社會主義發展大方向的新世紀人才。每個高校都有每個高校的具體特色和發展方向,如何定位自己學校的科研發展方向,這是在強調科研發展重要性和藝術專業科研管理科學性策略探討的大前提。努力轉變藝術專業教師的觀念,通過加強宣傳、交流等各種方式,使教師們對藝術學問的學習和研究重視起來。根植學校特色、教師隊伍特點和學生素質水平,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藝術專業科研管理體系。在不同的藝術學科,藝術品表現形式與發表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如音樂創作的成果形式有原創性作品(創作者角度,可通過書面發表,或經過表演者二度創作后通過音樂會、比賽、音響音像專輯出版)、音樂表演的二度創作作品(表演者角度,可通過演出、比賽、音樂會、專輯出版),美術專業的發展也有其特色,因此務必要基于學科專業的特征進行科研發展定位。
帶動科研發展的務必是“教師隊伍”。教師作為高校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高校可言建設的“靈魂”,學校在規劃其藝術科研研究工作定位的時候,務必也要全民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加強加強科研師資隊伍建設。作為一名藝術專業教師,要適應新形勢下的藝術教育競爭趨勢,就必須做到以創作帶動教學、以創作帶動學術,做到創作與科研的辯證統一,而不能簡單地把科研工作看作是職稱晉升的工具。此外,如果師資力量不夠強大,比較薄弱,可以考慮引進學科帶頭人,畢竟新教師做課題研究的經驗比較薄弱,往往在藝術專業科研這一塊容易出現缺失,藝術類別的專業知識要求靈活度高,高師藝術專業在具有其自身專業特殊性的同時還有其作為師范型的特殊性,在科研成績上想要取得一些顯著成績是存在困難的。教師需要在不斷的學習當中,更新自己的藝術知識儲備,提升藝術能力修養,在校園內“以老帶新”的模式進行科研理念的探討,保障科研的隊伍不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定期開展教師科研能力培訓班,充分發揮藝術系教師的可言提升空間。
“科研文化”不同于以往常見的校園文化,制定有效措施,創造良好科研氛圍要建立高水平的科研隊伍,不但要有一個良好的科研氛圍,還要有完善的科研激勵機制。創立學校科研文化作為科研準備工作的先導,有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堅持深化藝術科研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學的評價和激勵機制,是繁榮學術、推動學術的重要措施”藝術系教師往往非常重視學科內容和教育實踐的建設,培養學生參與各種藝術作品比賽,教師本身對于科研大多提不起興趣,也并不擅長。甚至有的新教師根本從來沒參加過科研創作,一提起“科研”就頭疼,抓不到發展的方向。所以,如何創建學校藝術系專業科研文化氛圍,往往成為高校學術工作建設的“難點”。提升骨干教師科研積極性,可以考慮高校崗位級別考核方式方法的革新,不但對教師的授課有相應要求,對科研工作也有相關量化指標。此外,一般高校每年設置的績效獎勵中,對不同級別的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和科研獲獎均有不同的物質獎勵和經費配套。這樣骨干教師會自覺帶動新教師團隊一起進行科研學習和研究,努力發展學校科研水平,形成較為良好的學校科研文化體系和氛圍。
要激發藝術教師的科研積極性,提高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就要加大科研投入、強化激勵機制,為高校藝術工作者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和氛圍。對于在科研上有突破的項目,在省級、國家級取得一定成績的項目,要給予一定鼓勵和資助,這樣能夠激發學校教師科研興趣與積極度。對于缺乏資金并且有研究價值的項目,要加大資金經費投入,提升項目的補助價值,除了教師本身申請到的省級課題經費,有能力的系、部也要對其進行資金扶助,最好是“一比一”同比例的資金配套,這樣的激勵方式的建立勢必引發藝術系教師對于做科研的興趣和動力,同樣也會反作用于學校科研文化的建設,讓藝術學校科研水準不斷攀升。激勵機制也可以與教師工作績效考核相掛鉤,按照月份或者季度進行考核評比,對科研水平有所提升的教師及時關注并鼓勵。
科研的目的是“指揮實踐”,這也是避開紙上談冰的現狀。藝術科研活動相關科研管理人員應拓寬思路,幫助教師們發現新的合作項目。這也是普通高校藝術專業科研管理未來發展的新動態。作為中國文化建設的“象牙塔”,高校科研承載了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的使命和任務,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對于我國的民族文化建設、塑造民族精神、提升國民素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高校在提升藝術系別教師科研水平的管理方法中需要綜合多種方式,全面提升科研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春花,楊映珊.科研組織管理的新模式——團隊運作[J].科學管理研究,2002(01).
[2]全國藝術科學“十一五”研究狀況及“十二五”發展趨勢調研報告[J].藝術百家,2011.
[3]張軍.論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新[J].岱宗學刊,2007(03).
[4]高啟光.關于藝術院校科研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A].齊魯藝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