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創新謀平塘全面小康之業
文丨高曉昀
平塘縣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奮發圖強,敢于創新,加快平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調研時指出:“好日子是干出來的,貧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決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近年來,針對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產業結構不優、基層基礎薄弱、發展不平衡的歷史現狀,平塘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做成許多多年來想干而沒有干成的大事難事。
2015年,“四個全面”的沖鋒號角已經吹響,雖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的形勢更加錯綜復雜,但只要平塘弘揚“追趕、領先、跨越”的FAST精神,堅定不移地實施“特色規模強產業、東西并舉擴城鎮、項目投資打基礎”的發展部署,把握宏觀經濟政策帶來的新機遇、把握對外開放合作帶來的新機遇、把握“兩高”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新機遇、把握生態環境優勢帶來的新機遇,就能在既要“趕”又要“轉”更要“超”的三重任務中實現跨越,譜寫同步小康新篇章。
2015年,平塘將堅定不移地實施“強產業、擴城鎮、打基礎”的發展部署,著力抓好“5個100工程”和28個省州重大工程、重點項目,不斷擴大投資規模,盤活存量,做大總量。
交通建設方面,著力構建“內優外快”交通路網大格局,逐步縮短與“半小時都勻經濟圈”和“一小時貴陽經濟圈”的時空距離。推進平塘至羅甸高速公路和平塘至獨山高速公路建設,全力推進縣境內國、省道建設,大力加快建設客運快速化、貨運物流化、管理現代化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成平塘交通網絡以國省道和高速公路為主干線和骨架的科學格局。

作者(左二)在石材加工生產企業調研(燕 艷/攝)
水利建設方面,重點加快推進“三大體系”建設。加快供水保障體系建設,按照解決工程性缺水和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原則,加強供水設施建設;加快水旱災害防御體系建設,興建一批規模合適、標準適度的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基本建成全縣水旱災害防御體系;加快水生態文明體系建設。結合產業園區和城鎮體系布局,著力圍繞水工程、水景觀、水文化三個方面加強水生態文明體系建設,加強對生態濕地的保護力度。
推進城鄉發展方面,推動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與美麗鄉村融合發展。建管并重、功能提升,結合各鎮(鄉、街道)發展定位和東西兩個城鎮集群功能區設計。一是突出做靚“玉水金盆”。東面以三棵樹為中心,發展現代物流、商貿為特色的綜合新城;南面以新舟新區為中心,著力發展新型商貿、住宅為特色的現代新城;北面以上梭片區為中心,發展生態旅游、民族文化為特色的生態新城,最終讓“玉水金盆”成為黔桂國際旅游線上的明珠。二是著力打造特色集鎮。以克度天文小城為核心,重點建好國際大射電科普旅游文化園,啟動規劃克度、塘邊同城化建設,大力支持卡蒲、通州省級示范小城鎮提質擴容。三是以“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計劃為重點,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打造好新農村示范村寨,努力走出一條布局和形態不斷優化、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高度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同步推進的新型城鎮化路子。
推進發展特色產業方面,圍繞獨特的天眼、天坑、天書“三天”奇觀旅游資源,把旅游產業作為全縣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抓好抓實,打造旅游升級版。重點加快大射電—天坑景區的開發和國際大射電科普旅游文化園建設,發展大旅游。以承辦2017年第十二屆貴州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為契機,發展民族特色餐飲、養生養老、休閑度假等服務產業。大力發展山地現代高效農業。突出打造以大塘為中心、其他宜茶鎮(鄉)為支撐的省級生態茶產業園區,抓好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建設,努力提升白龍、四寨兩個供粵港蔬菜生產基地效益,著力推進打造平塘縣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項目建設。大力加速工業轉型。充分利用大理石、方解石、高嶺土等非金屬礦產資源優勢,加大礦產資源開發精深加工度。以盤江龍盟為龍頭,打造以碳酸鈣粉造紙為主的外貿經濟;借助牙舟陶的品牌,開發工藝陶、包裝陶和生活用陶產品,加快陶土傳統技藝產業化過程;推進鐵皮石斛、茶葉等農產品精深加工,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加工、茶葉加工;開發克度藤編等民族工藝,大力發展新型材料、建材、陶瓷、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勞動密集型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經濟與社會和諧,就是要“兩座山”,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
鑒于此,平塘縣積極樹立綠色GDP理念,走可持續綠色發展道路,強化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扎實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開展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抓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嚴格執行“六個一律”專項行動,全面落實環境影響評價、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新上項目“三同時”制度,完善考核機制和獎懲制度,逐步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啟動實施縣城二期污水處理和省級示范小城鎮污水處理工程,推進縣城二期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樹立新型資源觀和資源管理觀,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強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和循環利用,不斷提高資源管理效能。
加快鎮(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步伐,推動鎮(鄉)事權與財權統一;探索建立“政、銀、企”三方合作平臺,促進金融產品升級換代;穩步實施公共服務多元化體制改革,加快PPP投資項目建設,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穩妥推進農村土地管理、林權產權登記制度試點改革,建立健全農村集體土地租賃、入股、抵押和森林資源抵押貸款機制;出臺支持引入社會資本服務公共文化相關制度,推進政府購買文化服務模式轉化升級,提升“幸福進萬家”品牌;認真清理辦事公開事項,健全政府權力公開機制,推進公開平臺建設。
以大射電項目為平臺,深化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重點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積極實施天文工程引資、引智、引才戰略,傾力培育天文經濟產業。加強與廣州越秀區的合作交流,加大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及周邊地區協作力度。借力省州部門掛幫平塘的良好機遇,謀劃一批項目,同時加強培育盤江龍盟新型環保材料及無公害天然食品等出口品牌。
圍繞優勢資源,策劃、編制一批資源深加工和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項目,完善招商引資項目儲備庫,積極引進產業鏈關聯項目及其配套項目,拓寬拉伸產業鏈,促進園區產業聚集,提高優勢資源利用率和轉化率,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從優惠政策主導向產業環境主導轉變。
深入實施教育“9+3”計劃和營養餐改善計劃;深入推進“33668”扶貧攻堅行動計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推進人口計生“雙誠信雙承諾”和“三按月”績效管理工作;健全完善民政救助、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殯葬改革和“平安平塘”建設;推進接待工作一站式運行、群眾來訪一條龍服務、信訪事項一體化調處、解決問題一竿子到底;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推動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和傳承及傳統村落保護;強化對重點領域和行業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抓好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建設。
面對經濟新常態、發展新任務、人民新期待,平塘將進一步以法治思維統領各項工作,推進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潔政府建設。
主動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積極健全和完善政務信息公開工作體制機制;建立健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終身責任追究及倒查機制,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責任法定化;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拓寬社會、群眾參與政府決策、監督政府工作的渠道。全面推進各級政府及部門執法決定事項法律顧問合法性審查工作,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遵守“約法三章”,履行“一崗雙責”;堅持問責制度,堅決查處“拖著不干、卡著不辦”的不良行為,落實部門行政效能建設的主體責任,建設效能政府。繼續深化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四風”問題;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強化源頭治理、制度防腐;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為民務實清廉的政風帶動形成風正勁足的社會風尚,全力塑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府形象。
新常態蘊含新機遇,平塘將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奮發圖強,敢于創新,加快平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兌現對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莊嚴承諾。(作者系平塘縣委副書記、縣長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