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占電商制高點助推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發展
文丨宗 文
為有效解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問題,實現與全國全面同步小康,銅仁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搶抓農村電商發展新機遇,全力推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發展。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貴州省委、省政府著眼全局、順應大勢,高度重視和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省委書記趙克志、省長陳敏爾親自推動與阿里巴巴、騰訊公司等行業龍頭合作,引領開創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貴州時代。
銅仁不僅有豐富多彩的生態、礦產資源,還有絢爛多姿的文化特產以及特色農產品。銅仁市共有7個國家級重點貧困縣,是典型的傳統農業地區,山地農業特征明顯。為有效解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問題,實現與全國全面同步小康,銅仁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搶抓農村電商發展新機遇,全力推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發展。

作者(前排右一)在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銅仁高新區電子商務產業園調研(銅仁市政府辦供圖)
做好頂層設計。銅仁市把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電子商務專家顧問委員會,聘請社科院、商務部、農業部、阿里巴巴集團等長期從事電子商務研究工作的專家學者幫助進行策劃和頂層設計,指導電子商務發展。堅持把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作為重要改革任務來抓,以“電子商務+(農業、旅游、手工業等)”為發展路徑,以市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運營中心)為依托,制定了《銅仁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15—2020》,明確農村電商發展路徑、目標任務,全力構建武陵山區農村電商銅仁高地,打造中國中西部農村電商“銅仁樣板”。
抓好政策扶持。市縣(區)兩級分別成立了專門機構抓農村電商工作,出臺《銅仁市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銅仁市加快電子商務發展扶持辦法》及《銅仁市農村電子商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設立20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全力支持區域內電商企業發展,將農村電商工作納入績效考核。
為了幫助電商企業的快速發展,實行“五免”(給予電子商務企業免費注冊服務;免費提供辦公場所;免費提供貨源信息并幫助將產品上傳至網上;免費開班電商人才培訓班)政策。搭建四大平臺促進電商發展,即創業孵化平臺,建立電子商務孵化中心,給電商創業者提供培訓、咨詢服務;質量檢測平臺,建立農產品檢測中心,保證商品的檢測質量不出問題,提供權威檢測報告;健康指導平臺,建立農產品健康指導實驗室,請涉農的專家給出農產品的健康消費指導,用于農產品的銷售包裝、營銷;數據信息平臺,建立數據保障中心,保證數據安全可靠,幫助電商企業做好數據分析。
通過積極培育,全市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目前電商企業已達680家,網店1280家,120多種農產品進入淘寶網銷售,共交易50.69萬單,實現銷售額3134.7萬元。此外,通過“淘寶+微商+O2O”形式,近一周內銷售沿河空心面3萬余斤,銷售額達30多萬元。
加強資源整合。各部門結合行業優勢,努力為電子商務發展出謀獻力。積極創辦“雁歸工程”農村電子商務創業園、巾幗電子商務創業街、青年創業示范基地等,引導農村青年、婦女發展農村電商;加快農村電商扶貧步伐,探索精準扶貧新路徑新模式;推進村級金融代辦服務點、農村超市、“千鄉萬村”農資與農村電商融合發展,快速推進農村電商網店全覆蓋;鼓勵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開設農村電商網店,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特色農業”,推動電子商務與生態農業、休閑旅游、工藝制品等產業融合發展。
內外并舉,多元發展,加強與阿里巴巴、京東等知名平臺公司合作。2014年11月,銅仁市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12月正式啟動阿里巴巴“千縣萬村”計劃,在銅仁啟動實施“農村淘寶”項目。大力培育仁城購、同城易購、武陵商城等銅仁本地電子商務服務平臺,豐富拓展農村電子商務服務內容。
大力完善配套服務,實施“村村通”光纖寬帶工程,推動物流和網店覆蓋到村、延伸到組、進到家庭,全面打通農村電商發展“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已選定首批試點“農村淘寶”服務站54個,正式開通投入運營47個,截至2015年4月30日,已實現線上交易2.4萬多筆,交易金額240余萬元。
強化宣傳造勢。通過召開電商發展大會,深入開展“電商大講堂”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活動,利用干群連心駐村工作隊開展農村電子商務知識普及宣傳。
堅持把“營銷產品”與“營銷銅仁”相結合,充分運用網絡、傳統媒體、戶外廣告、營銷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農村電子商務社會宣傳,營造全民電商的良好發展氛圍。銅仁市電商辦現在每天都會接待很多上門咨詢的群眾,也會接到許多本地及外省的咨詢電話。新華網5月7日報道銅仁市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開展電商創業的《村里來了“合伙人”:“互聯網+”加速中國青年返鄉創業》被新浪財經、環球網(財經)等各大媒體轉載。6月17日,馬云微博轉發了松桃網上買龍舟的新聞圖片,評論道“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農村電商打通了貴州大山深處的信息高速公路,讓更多人知曉銅仁、品位銅仁、向往銅仁,有力地提升了銅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銅仁市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打破了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破解了農產品難賣的問題;倒逼了農業結構調整、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農業市場化發展,開辟了“三產融合”的規模化、產業化、科技化發展新通道,為加快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發展插上了信息化翅膀,轉化成農業轉型升級的強力引擎。
雖然銅仁市農村電商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依然存在農村電商專業人才匱乏,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組織化程度不高,農村電商物流配送成本高等突出問題,需要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和解決。在未來發展中,銅仁將充分利用天然的好山好水好空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培植后發優勢,奮力后發趕超”的重要指示,以加快推進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城市、電商扶貧示范區建設,把銅仁建成武陵山區域性中心城市、電子商務中心城市為主戰場;以依托阿里巴巴做實農村電商,大力實施“電商網店培育工程”為主戰線,以培育網絡供應商,組建網商聯盟為主攻方向,努力將銅仁打造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成熟、資源配置合理、產業集聚度高的武陵山區電子商務高地,走出一條有銅仁特色的農村電商發展助推現代山地高效農業跨越式發展之路。
具體體現為抓好五個結合、培育五個一批,促進五個升級:一是抓好線上與線下結合,培育一批電商基地,促進農業資源配置優化升級。通過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加快農村產權有序流轉,壯大農產品基地建設,促進農業資源配置優化升級。二是抓好上行與下行結合,培育一批農特產品,促進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在抓好“工業品下鄉”的同時,努力抓好“農產品進城”,充分挖掘梵凈山翠峰茶、沿河空心李、德江天麻、松桃珍珠花生等本地優勢農特產品市場影響力,利用電商網絡銷售平臺,提升銷售覆蓋區域和農產品品牌號召力,促進農產品生產加工轉型升級。三是抓好生產與銷售結合,培育一批經銷商,促進農村商貿市場升級。采取派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培育一批電商經銷商,建立國內外營銷渠道,以網上銷售倒逼農業生產,推動農業專業市場建設,促進農村商貿市場升級。四是抓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結合,培育一批生態農業景區,促進農業園區轉型升級。堅持綠色、環保、生態,切實將銅仁的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通過網絡實時播報農業生態園區圖片,吸引城市居民參與農業休閑旅游,推動農旅融合,促進農業園區轉型升級。五是抓好龍頭企業和小微企業結合,培育一批龍頭企業,促進農業經營主體繁榮升級。大力促進各類企業電子商務產業結合,出臺大企業帶動小微企業行動實施方案,打造龍頭企業與小微企業共生共榮聯合體,促進農業經營主體繁榮升級。(作者系銅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