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紅+周志勝
[提 ?要]近年來,鷹潭縣域經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全國百強縣比較存在明顯的差距。鷹潭想要在周邊城市中實現跨越發展,必須通過優勢挖掘,培植特色產業,把縣域經濟優勢凝聚起來,把潛在的優勢轉化為現實的優勢。通過SWOT分析,提出相關的提升鷹潭特色縣域經濟發展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縣域經濟;特色產業;產業結構;SWOT分析;鷹潭市
作者簡介 ?張兵紅(1986—),女,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碩士,江西師大鷹潭分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發展;周志勝(1983—),男,華東交大物流工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與鄉村經濟有機結合、互相滲透的區域性經濟。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縣域經濟的競爭力強不強,主要是看其經濟有無特色,在比較優勢下追求“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大”,通過優勢挖掘,培植特色。
一、鷹潭市縣域經濟發展現狀
近年來,鷹潭市統籌優化配置市、縣兩級資源,堅持規劃一盤棋、政策一個調、管理一張網,加大支出縣域經濟發展力度,促進縣域經濟競相發展,先后涌現出全國百強縣貴溪市、全省科學發展典型余江縣等縣域經濟的生態實例。
一是財政收入增速加快,質量明顯提高。2014年一季度,全市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31.01億元,同比增長4.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7個百分點,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4.64億元,同比增長9%,增幅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
二是工業經濟平穩增長。2014年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70.41億元,同比增長12.1%,增幅與去年同期持平。
三是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跨越發展。2014年一季度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19.37億元,增長9.4%。其中,第一產業6.9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76.42億元,增長12.1%;第三產業36.05億元,增長5.4%。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突飛猛進,縣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是引進重大項目成效明顯。“8+1”重點項目穩步推進,據統計全市在建項目334個,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外貿百強城市”。
二、鷹潭發展特色縣域經濟的SWOT分析
所謂SWOT分析方法,可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
(一)內部優勢(strengths)
1.鷹潭市先天自然條件較好,各種資源都比較豐富
鷹潭市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的礦種有30余種;鷹潭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不僅宜農,而且宜牧、宜漁。農業生產歷史悠久,盛產稻谷、大豆、花生、黃麻、柑桔等。
2.市縣域空間區位較佳,產業基礎相對較好
鷹潭是華東地區乃至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鷹廈線、浙贛線和皖贛線在鷹潭市交匯,206、320國道和G60滬昆高速公路和G35濟廣高速公路橫貫全境。鷹潭市有“中國銅都”之稱。鷹潭市城市工業基礎良好,貴溪江銅冶煉基地是中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位居亞洲最大、世界前三強的銅工業生產基地。
(二)內部劣勢(weaknesses)
1.經濟總量小,城鎮化水平還不太高,生產結構不合理
經濟總量偏小,規模不大,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不優,銅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還不高,非銅產業比重偏小,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
2.人才匱乏,信息技術服務落后
周圍地區高校少,培養人才有限,且由于受工資待遇、工作環境、技能結構、就業心理等個方面的影響,鷹潭市人才引不進來的同時流失又比較嚴重,這很不利于城市縣域經濟的發展。
(三)外部機會(opportunities)
1.國家、省推動縣域經濟和區域均衡發展宏觀政策形勢
2009年,國務院陸續出臺批準近10個區域發展規劃;2010年,十二五規劃建議的通過,為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2013年12月,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2.東部沿海和長三角地區產業梯度轉移趨勢
在東部沿海和長三角地區,土地、能源、勞動力等資源以及環境的限制和制約作用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明顯,東部地區產業和資本的梯度轉移,為鷹潭市吸收外來投資,利用外部資源,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四)外部威脅(threats)
1.承接產業轉移,與周邊縣域競爭激烈
要在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和資本轉移大潮中占得先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鷹潭市也面臨著周邊縣域的激烈競爭。就江西省內來說,相比湖口縣、共青城、瑞金、豐城、樟樹等縣域經濟發展基礎比較差,鷹潭縣域的地理區位、交通條件優勢并不明顯,在承接東南部產業、資本的轉移過程中,鷹潭處于被動地位。
2.承接產業轉移,環境面臨破壞的威脅
鷹潭市縣域招商引資過程中,如果引導、管理不好這些發達地區轉移的產業項目,很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和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
三、提升鷹潭特色縣域經濟發展能力的對策
(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培育特色產業核心競爭力
一是要依賴于科技進步。充分利用后發效應,積極引進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經驗,堅持科學技術研發投入,培育縣域經濟自主創新能力,搶占科技主動權,制造技術壁壘,形成先進技術型產業集群。
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縣域內的資源稟賦情況。比如:充分挖掘龍虎山道教文化的潛在市場價值,依托鷹潭銅產業的產業集群,緊抓全市發展 ?鏡、精密五金制造、雕刻、食品加工等特色產業的機遇,結合自身特點挖掘或創造核心競爭力。
三是要把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支柱產業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基本方略,放大特色產品品牌效應,將特色產品與該市的地理標識相結合,變特色產品為品牌產品,堅定信心、明確目標、強化舉措,努力做到興一個產業、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endprint
(二)做強工業經濟,提升經濟運行質量
一是要圍繞建設“綠色世界銅都”的目標,積極推動以產業鏈為紐帶、資源要素集聚的產業集群建設,加快形成集銅原料、銅冶煉、銅加工、銅貿易、銅研發、銅檢測、銅文化為一體的產業體系,進一步提升鷹潭銅產業的集聚力和競爭力。
二是加大培育六大特色產業的力度,重點打造水工、節能照明電器、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文化創意制造等特色產業基地。
三是強化產業鏈招商方式,吸引高質量、高效益、高帶動和一批100億元以上單體產業大項目,不斷提高重特大產業項目在總投資中的比重,推動塊狀產業向現代產業集群轉變。
(三)加強城鎮建設,有效發揮聚集作用
一是統籌推進“三規合一”建設。堅持以成功列入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為契機,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努力形成“四區同創、十鎮聯動、產城融合、智慧共享”具有鷹潭特色的城鎮化發展格局。
二是全力實施“1+3+10”城鎮發展模式,加強中心城區建設。以市域總體規劃為牽引,加快推進信江新區、老城區、鷹南片區、鷹西片區、鷹東片區建設,形成大區域、多組團的整體推進格局。
三是推進鎮村聯動建設。把320、206國道作為鎮村聯動建設先行布局、重點推進地帶,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和擴權強鎮政策,將城鎮建設與特色經濟結合起來,堅持產業興鎮,通過組建公司、合作經營、招商引資等多種形式,實現城鎮與企業共同發展。
(四)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
一是繼續推進現代物流園、鷹潭國際商貿園、銅循環經濟國際物流中心三大片區建設,完善各物流園區運作機制,強化倉儲配送、汽修汽配、住宿餐飲、信息共享等綜合服務功能,提升物流服務水平。
二是圍繞打造中華道都、建設旅游強市,整合山水道教特色資源,豐富旅游文化產品,延伸旅游產業鏈條,提升改造大上清宮二期、道學院、中國道教養生中心等一批道教文化體驗和康體養生旅游項目,加快圣井山景區、夢幻樂園、旅游產業園開發建設步伐,培育旅游發展新增長極。
三是加強現代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新設村鎮銀行,支持、鼓勵和引導民間融資規范發展,積極新開辦小額貸款公司。鼓勵和推進社會力量發展健康養老、信息消費、中介服務、教育培訓等多種服務業態。
參考文獻
[1]劉培.城郊縣域經濟—邯鄲縣域特色產業發展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2.
[2]韓倩,林維柏,路坤.株洲市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9(4).
[3]肖琴,代貝,成莎.縣域經濟特色產業的發展研究——以四川省大邑縣旅游產業為例[J],產業經濟,2014,(9).
責任編輯:上官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