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萍重慶沙坪壩區青木關鎮中學
提高初中學生英語細節閱讀有效性的方法探索
楊萍
重慶沙坪壩區青木關鎮中學
通常來說,檢查學生是否讀懂一篇文章都是通過提問或答題的方式來作為衡量標準的。而這些問題則是通過讀物的大意和細節來圍繞進行的。在英語新課標中,細節閱讀是考查學生三個方面的閱讀技能:接受性技能,解碼性技能和創造性技能。我認為在初中的英語閱讀中,我們著重要對文章大意和事實細節進行考查,也就是接受性技能和解碼性技能的知識更多些吧。即使是現在的中考閱讀理解題,細節題的比例也是越來越大的。“學以致用”,英語閱讀量不斷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更要提升啊!而對于我們的學生,我認為引導他們進行細節閱讀很有必要。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我利用教材本身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完整的閱讀訓練,采用精讀和泛讀同時并用,且又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逐一的練習。在練習中,把各種出現的可能都展示在學生面前,久而久之,他們有了解了,熟悉了,在以后的學習中有意識地按照所學技能去做。學生有思路了,閱讀過程中就會更注重文章大意和細節的瀏覽和查讀,效果也大大提高了。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掌握必要的閱讀方法。緊扣教材,幫助學生理解并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進一步了解內容的細節。根據年級和教材內容的不同,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閱讀技巧進行有效的閱讀。初中階段閱讀方法主要有:略讀,尋讀,找讀,跳讀,理解大意,猜詞,預測等。掌握了閱讀方法才可能提高閱讀的速度。有了速度,學生的理解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細節閱讀呢?細節就是文章中的事實細節和大意。我的方法通常有幾點:
(1)老師先提問,針對主要細節提問,拋磚引玉;然后生生提問相互回答,對文章細節做更多的補充。這樣做的目的,是考查學生是否了解了文章提供的事實細節,是否理解并記住了,也可以讓學生回憶內容和評估自己學習效果。
(2)再一步就是做些正誤判斷題。進一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章事實和大意。正誤題不能有一丁點兒的馬虎。凡是與原文有一點的不符都是錯誤的。比如調換一個單詞,或是加上一個前綴或后綴的,或是同義詞(組)的替換等等,這些都應該讓學生了解,多做,不讓他們出現僥幸心理,或是根據自己的估計和預測來理解和找出答案。同時。判斷題的學習也是更好訓練學生們的仔細態度。我想,變著花樣的判斷題,不但讓學生們見多識廣,預見常識性的錯誤,更能靜下心來進行閱讀,逐步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
(3)在學生獲取一定量的信息后,通過主要詞和詞組的提示,對文章進行復述;或是把文章進行改編,變得更易懂的填空題,讓學生做起來顯得輕松愉快,也鞏固了目標。學生談論起來更易上口,更便于他們交流。精讀課上,就是要讓學生在掌握內容和記住細節的同時,能很好的進行口語表達。我認為這樣才真正達到了考查的目的,同時學生閱讀技能才真正的體現出來。
就以最近我的一次九年級閱讀課為例。我教授的是一篇有關禮貌的文章。學生自學部分就是先完成相關的選項題,選題中有大意的選擇,更多的是細節方面的選擇。學生自學過程中就要運用相關的閱讀方法去完成它。通過答題,學生基本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并對當中的細節有了記憶。然后,老師提問,再提到一些剛才選項中沒有的問題,學生很快的通過尋讀,找讀的方法來找到答案。最后,學生根據內容給改寫過的短文填空。這是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通過這樣的訓練,更能檢驗學生閱讀的效果,更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體現。課堂上,既然是老師導學,就要教會學生迅速地了解大意,掌握相關細節內容。閱讀后的活動如復述課文,改寫課文,挖詞填空,角色表演,文體轉換等,活動的多樣化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生熱情,更好地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精心選擇閱讀材料,難易適度,讓學生在課外時間主動學習,提高興趣,延續課堂熱情。陶行知說:“一個人熱愛、向往追求某物的心理狀態,是他或她希望達到目標的精神力量。”“課外閱讀就是學生進行泛讀,然后做題后的問答題。他們可以接觸各種各類的題材,如趣味故事、童話、幽默小品等,同時還包括天文、地理、人文、歷史、科技、社會生活、體育、衛生、環境、生活、習俗、風土人情、動植物、語言文學等。閱讀材料的體裁也具有多樣性,包括描寫文、敘述文、說明文、文學作品、廣告、說明、圖表、圖示、電報、會議記錄等等。題后的單選題或是任務題都是圍繞細節提問的,所以是我們精讀的延續,讓學生把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起來,然后檢測自己閱讀效果。為了增強學生們做題的有效率,為了讓學生更能把握好閱讀選項的方向,我也把常見的閱讀問題歸類,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更能很好把握住題的旨意。細節題大致有以下幾種:(1)猜詞法(根據前后,上下文聯系);(2)主干信息法,這主要針對圖表類和列序性的閱讀文章;(3)數字計算法,(4)判斷真偽:有事實細節的判斷,也有主旨大意的判斷;(5)間接提問法。(這類題就要找到相關文段或句子進行甄別,如關聯詞,推理判斷等);(6)給讀物標題的題目;(7)問題選項還會出現這樣的字眼:both a and B;all above或是單詞的前綴或后綴的現象等。這要求做題時學生要仔細,逐一排查。長期的訓練,學生可以根據不同題材和體裁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從而進行有效閱讀。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主要事實、邏輯線索、時間和空間順序的表面理解能力,也能讓他們對概括中心思想和依據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態度和觀點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對推斷生詞詞義、根據已知事實進行推理判斷和想象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幫助。
現在的考試,閱讀量增大,那就要求學生的閱讀還需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所謂限時閱讀,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從指定的閱讀材料中迅速吸收有用的信息,準確完成文章后提出的問題。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限時閱讀訓練,可以全面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當然這也是訓練學生應考的能力。我的教學安排通常分兩步:
1.課堂上精讀訓練前的限時閱讀。
每單元課文前,我先給學生三四分鐘,瀏覽文章,找大意,注意篇章結構,完成幾道細節問題。通過這個練習,學生基本能夠了解文章線索和內容,以及簡單的細節情況。
2.每周有定時的限時閱讀訓練。
通常20分鐘四到五篇文章,結束時記載學生的成績,每次做些比較和評價,一個階段后學生反思自己的問題以及改進的措施。限時閱讀中,也要求學生有相關的閱讀方法。我的方法是:(1)速讀文章,掌握大意;(2)意群閱讀,找準主題;(3)跳躍式閱讀;(4)帶著問題閱讀;(5)變速閱讀。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總結的習慣,慢慢地改掉了壞毛病,成績和能力也提高了。
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細節閱讀能力,方法很多。我想,只要在實踐中符合自己學生學習的方法,那才是硬道理。我的方法不稀奇,但在教學中師生配合,慢慢地被學生接受并運用起來,這也是個進步吧。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一定會使英語閱讀訓練更有效,學生的閱讀能力定會得到提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