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柱
河北省平泉縣茅蘭溝中心小學
談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布置途徑
孫柱
河北省平泉縣茅蘭溝中心小學
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它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構成了完整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優質的作業,有助于學生鞏固、深化所學知識,促進其智力和創造才能的發展。但現實的情況卻是作業應試訓練色彩濃厚,讓學生厭煩,教師頭痛,失去了其發揮創造性、探究性的功能和作用。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布置
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傳統作業的弊端已日漸凸現,如何抓住課改的契機來推動作業改革,使課程改革發揮整體功能。作業設計包括作業內容、作業的形式、作業的評價三個方面。它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構成了完整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是對課堂教學的鞏固和運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教育心理學表明,單調乏味的學習活動容易產生疲勞,并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當然,只要學生有了興趣,無需老師多講,他們也會自覺地認真完成作業。要讓學生有興趣,教師設計的作業題就應講究趣味性,以生動、形象的形式提高學生的作業興趣,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同時,寓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于趣味性的練習之中。“同學們,明天我們將進行本單元的詞語聽寫。”一進教室,我便給孩子們指明一個努力的方向。“哎!又得抄寫一整個單元的詞語了!”平時一些被我贊許有思想、有主見的家伙在不該出口時竟展示了自己的優勢。“誰能想個好方法給大家布置今天的作業,讓大家在明天的聽寫測試中能順利過關?”這些家伙,虧我平時還不少疼愛,我決定給他們出難題,讓他們知難而退。“好,我先說。您不是經常教導我們讀順一篇課文不能平均用力,而應該把論文格式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嗎?我們也可以把容易寫錯的詞語多寫幾次,會寫的就不寫呀!”奧數天才葉某某振振有詞。“好,不錯。還有更好的主意嗎?誰的點子實用、創意,最受歡迎,誰就可以成為本單元為大家報聽寫的小老師。”我微微點頭,表示肯定,又以期待的眼神尋求更多金點子。“要不,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疑難從本單元的詞語中選擇三分之一,出一份詞語訓練測試卷吧!”學習委員林某某若有所思地組織著自己想要表達的語言。“好主意。不過每一張測試卷得附上參考答案!”我別有用意地補充。“好,我們一定不會上交出差錯的標準卷。”好多學生躍躍欲試。……難以想象,同樣是詞語的抄寫,甚至增加了操作的難度——看詞語寫拼音,孩子們卻個個興趣盎然。
布置得好的作業對于激發和指導學生的學習是相當重要的。大部分學生只要知道教師要他們做什么以及怎樣做,通常他們都是愿意做作業的。但令人遺憾的是,不少學生都曾在不知道做什么的課堂里,這樣的錯誤可以說是很常見的。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做什么,那么他就不會去做任何事!作業的功能就是使每個學生任務明確。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作業必須清楚而具體。較少的作業可以寫在黑板上。較多的作業可以用復印的方法,以書面的形式發給學生。因為書面形式的作業既可以減少學生對作業的遺忘,還可以減少學生對作業的誤解——這里既有教師的責任,又有學生的責任。下面這份表格式的作業是我給五年級學生設計的暑假語文作業,其中有每周主題、每周任務指向、溫馨提醒等。雖然貫穿一整個暑期,卻能使人一目了然。假期中,我與二十幾個孩子進行了情感上的交流——收到二十幾封暑期的問候,有通過郵寄的,有留在學校輔導網上班級留言欄的,也有發E-mail的,我都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開學報名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打印成冊的《童年不同樣》、《小荷才露尖尖角》……
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作為教師,評價學生時必須信任每一個學生,充分尊重差異,認可每一個學生在不同起點上獲得的發展,做出相對于學生自身情況而言的縱向評價,而非生生間的橫向比較。例1:如上述五年級暑期作業收集佳作、自編書籍的反饋評價。開學初,我在班上把各個同學在暑期自編的書籍都公開掛于墻壁,為期一周,讓每一位學生自由欣賞,集體無記名投票評選“十大”。評議前,我對學生進行了一次“用慧眼發現慧星”的思想教育,希望他們摘除有色眼鏡,用自己的慧眼去尋找班里正冉冉上升的星星。終于,在學生們熱情的支持下,如我所愿地產生了“班級十大暢銷書籍”。記得其中兩個學生尤其興奮,因為在“縱向評價”的基礎上,他們確確實實地憑著自身的努力得到了莫大的肯定。例2:學生林某某憑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的習作成了“校園十大小作家”之一。一次,他在作文本中寫道:老師,小的斗膽問一聲:“是不是本次習作很失敗,為何得四個大拇指的最高榮譽中論文格式沒有我的份?”于是,我也在他的作文本中回復道:林同學,老的鄭重其事地回答:“只因你在我的心里高度與其他同學有所不一。此次習作與其他伙伴相比,雖有過之,但較之你其他的作品卻略有遜色。冰雪聰明的你可否明白?”再次上交本子,我終于收到了“小的明白”這份發自內心的心悅誠服。實踐證明,這3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了發展。例1中兩位學生因為從“班級十大暢銷書籍”的評選中看見了自己的勞動和努力,學習給他們帶來了精神上的滿足和有所發現的快樂,呈現前所未有的積極狀態;例2中的學生由于這次談心對自己的每次習作更為精益求精,三個學期前前后后積累了60多篇精彩習作。每一份作業,每一份思考,只要我們時時關注學生所需,處處分析學生所想,靈活調控我們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必將為作業注入新的內涵,賦予新的生命。
讓作業與兒童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構成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的語文知識,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