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允
河北省深州市深州鎮中學
語文教學中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的探討
張秀允
河北省深州市深州鎮中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本領。這樣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轉變教法,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要讓學生轉變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個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在溝通交流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本文對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推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語文教學;學習方式;自主;合作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能夠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狀況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以體現學生能力培養目標和提升綜合教學成效。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在語文教學中具有積極的意義,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興趣的高低對于語文教學工作影響較大,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走出被動聽講的境地,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學習成果,這滿足了學生渴望參與、渴望表現的學習需求,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提高語文課堂活躍程度。和傳統教學模式所不同的是,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通過獨立思考、合作研究等方式探究難點問題,教師在教學中發揮引導啟發、點撥促進的作用,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開展熱烈的討論,整個課堂氛圍被有效激活起來。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目標,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要充分鍛煉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給予學生這樣的能力發展空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同時在小組以及班級踴躍發言,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培養學生協作學習意識。在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再是一個人單打獨斗的學習,而是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共同突破學習難點的過程。大家可以集聚智慧提高學習效率,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協作意識,對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具有積極的作用。
1.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需要恰當的學習載體作為基礎。
這一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次創新,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探究獲得問題的答案。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學生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學習載體開展學習,筆者在教學中以合作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載體的搭建,讓學生在學習中依靠小組這樣的集體進行分析研究,既可以在小組里提出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思想,也可以在小組中進行質疑,依靠大家的力量提高語文學習成效。另外,小組內還要注重分工協作以提高重難點突破效率。
2.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需要探究的學習提綱作為線索。
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學習,需要一條貫穿整節課始終的線索作為引領,讓學生能夠自主開展學習活動。筆者在教學中通過設置學習提綱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教學中認真分析教學目標要求、重點難點,結合學生的預習要求設置一組思考題,以此引領整個教學活動。思考題的設置一方面緊貼教材內容,緊扣教學重點難點,另一方面還體現了對學生思維引導的連續性,逐層深入進行分析研究,讓這樣的思考題成為學生有效探究的線索。有了這樣的線索,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獨立自主思考,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3.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需要師生的有效互動作為動力。
在初中語文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研究完成學習任務,但是這一學習過程并非忽略教師的作用,師生互動仍然是教學工作得以有效開展的重要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點撥引導的作用,與學生開展有效互動,一方面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學生在學習目標任務達成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存在著哪些問題,這些是整個語文教學工作中必須牢牢掌控的內容。另一方面,教師要針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供必要的幫助,可以是點對點的啟發引導,也可以是全班層面的集體提示,提示內容側重于思維引導,并非對學生進行問題答案的灌輸,而是通過“授人以漁”的方式引領學生思維。
4.自主合作學習模式需要思維的碰撞辨析作為平臺。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在小組內以及小組間存在不同的思想認識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教師不要拘泥于標準答案,要注意保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在自主學習合作模式中,筆者要求各個小組在完成探究合作之后匯報學習成果,當一個問題出現兩種不同意見時,筆者沒有簡單進行評價,而是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大家一起來研究,共同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樣的過程對于提高學生思維辨析能力幫助較大,而且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出的結論,學生理解更加牢固。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推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是教學理念的一次創新和教學模式的一次探索,實施這一模式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三點:
一是要緊扣教學重點難點。在思考題的設置上要體現重難點的突破,不能為了提高目標達成度而設置一些簡單的內容,要將重難點突破與自主探究活動同步。
二是要掌控整個教學流程。教師要密切關注整個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采取一定的引導或干預措施,保證整個教學活動能夠按照預定方向順利進行。
三是要發揮牽頭學生作用。每一個小組都有牽頭的學生,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強化這些學生的培訓,有效發揮小組這一扁平化載體的作用,更好地集聚學生智慧。
[1]謝虹;試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指導原則[J];新課程學習(下);2014年04期
[2]蘇浩;初中語文課堂合作學習策略初探[J];中小學電教(下);2012年05期
[3]莫穎;初中語文“自主性閱讀”教學初探[N];學知報;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