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梅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實驗中學
創設情境,讓生物課堂充滿活力
周艷梅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實驗中學
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在參與中進行創新,積極思考;學生大膽質疑,大膽設想,充分發表意見,道出自己的獨特見解,會主動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積極進行探索。實施新課堂,就是“一切為了學生”,就要“解放學生”追求教育自由境界,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動,筆者就創設生物課堂教學情境,談談幾點心得。
筆者在教授“呼吸運動”這部分內容時,它是“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的重點、難點。雖然呼吸運動每人都能體驗到,但呼吸運動的原理較抽象,學生總是很難弄明白。因此,讓學生經過思考探索實驗過程,達到分解這部分內容的難點,從而掌握知識。具體過程:
1.設計問題情境。
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學生的自主學習就難以順利開展。教師盡量在帶有誘導的情境中提出具有啟發性的思考題。展示CAI課件,如吸氣時,胸廓怎樣變化?肺怎樣變化?等等。這樣既可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掌握的部分,又可使學生在閱讀教材過程中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抓住本質特征,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組織討論、解決問題。
學生完成自學任務后,及時組織他們開展小組討論,形式可多樣化,但必須圍繞思考題展開。討論結束,要每組有一位學生重點發言,對學生發言中理解有偏差,敘述不嚴密及條理不清楚的問題,特別是重點、難點問題,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啟發引導其他學生補充糾正。最后教師要對每個討論問題作出明確解釋。
3.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進一步喚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CAI,生動形象、直觀地再現了肋骨、膈肌、胸廓體積隨著吸氣、呼氣的變化,使抽象的知識由靜態變為動態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可以讓學生對照掛圖設計測量胸圍差的實驗方案,動手測量胸圍差,以激發他們對新知識的強烈興趣和渴望探究的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設興趣盎然的課堂情境,往往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產生巨大的學習熱情,表現為求知欲強,精神飽滿、思維活躍。學生在生動形象、風趣幽默的課堂情境中掌握知識、學會方法的效果得到極大的提高。
筆者在對學生進行《無償獻血》這一知識點教學時,通過錄制錄像制成了CAI課件喚起學生心靈深處那顆善良的心,從而改變了他們原先的看法,培養了他們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設計如下,展示CAI課件,“假如你已滿18周歲血型為B型。在一次旅行途中,由于交通意外,使一位B型旅客受傷并急需輸血才能挽救生命,你愿意為這位旅客輸血嗎?學生紛紛討論(學生甲:不愿意!血液對我這么珍貴,我干嗎要獻出來。學生乙:現在是什么世界,不給錢,就想要我的血,天底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學生丙:我想,假如我認識他或是我的親人,我就愿意為他輸血。如果我不認識他,我就不愿意輸血給他。)教師評價,展示CAI(錄像一:一個村的村民由于到黑血站賣血,結果全村人都不幸染上了艾滋病。錄像二:幾個病人由于接受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使自己患上了乙肝,全家人陷入無限的苦惱中。錄像三:一個因失血過多而瀕臨死亡的傷員,由于得到了無數人的幫助而活了下來。眾人紛紛被獻血的場面深深感動。接著教師讓學生談感想,同學們聽著、想著,全班響起一片掌聲和笑聲。本堂課筆者借助了影像資料的播放,組織學生討論、辯論,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思考、辯論,結合日常生活所見所聞以及以前學的知識進行綜合、推理判斷,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使學生形成敢于對知識大膽質疑的良好學習態度,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喚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必須營造一個寬容、民主、合作、和諧、平等、理解的接納的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敢于想象,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心境。
筆者在講授《保護環境,珍愛生命》,是這樣設計的:
(1)體驗自然角色扮演。首先教師提問,如果你是森林或草原上的一種生物,在這個美麗的家園里,你是怎樣生活的?由于這片森林要改成農田,森林中的生物要面臨失去家園的危機,這時森林里召開了一個“生物大會”,各種生物都有發表了自己的心聲。作為人類,我們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紛紛合作交流,推選代表當好角色,大家榷商臺詞,動作要恰到好處,非常投入,接著學生代表扮演角色,由森林之王一只大老鼠當代表,獅子當副代表,老牛當助理,山羊當秘書,猴子當聯絡員,一人當人類代表,一人當人類秘書,來召開“保護森林的大會”,學生個個認真聽講,仔細觀看,全班不時傳來笑聲和掌聲,課堂氣氛非常融洽。
(2)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教師提議:保護地球母親,作為人類的每一個成員,我們應該怎樣做?同學們把手舉得高高的,還不是嚷嚷“我來,我來”,這堂課,就這樣給學生帶來了歡樂,感染學生,喚起愛心,學生實現了自我超越,領悅了知識的無限力量。
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不同的思維空間,激發他們對新知識的強烈興趣和渴望探究的欲望,使學習盡可能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感受,去理解知識,他們的思維在課堂中得以活躍和解放,創造性得以發揮,思想觀點得以表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