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宇
河北省固安縣禮讓店中學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淺議
王增宇
河北省固安縣禮讓店中學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形式多種多樣,怎樣把教學的側重點由教師的“教”轉化為學生的“學”上來,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學習知識,從而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物理課是初二年級的一門新學科,這對剛接觸這門新學科的學生來說,往往有一種新鮮感。許多學生對物理表現出極大的好奇,但這種好奇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種新奇感,如不及時深化,“熱”的時間是短暫的。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教案,上好每一堂課。比如像通過演示“三棱鏡分解白光”、“紙盒燒水”、“被紙片封閉在口朝下的玻璃杯中的水不會流出來”等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容易引起學生好奇,激起他們求知的欲望。再如一些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現象:插入水中的筷子會彎折、同樣的電,通過不同的用電器會產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學生一接觸物理就感覺到物理有趣,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為今后更好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興趣總是與人們對事物的情感態度緊密相連,當人們接觸到事物,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時,就會對它產生向往的心里,進而對它產生興趣。沒有這種情感就不可能形成興趣。因此,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同歡樂,熱愛自己的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的熱愛之情。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熱愛教師,聽從教師的教誨,做到“親其師,信其道”,從而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
中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水平大致處在直接興趣階段,他們對自然現象的解釋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處理等都具有濃厚的興趣。教師應該僅僅抓住這個契機,充分利用,使學生學以致用,小試牛刀。如:怎樣測一張紙的厚度?為什么鋼筆能吸入墨水?自然現象中的“霧”“露”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100W”的燈比“60W”的燈更亮?書寫臺燈為什么能調光等。
由于這些都是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和發生的物理現象,對它們正確的解釋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復習了所學知識,又穩定了學生對物理學的濃厚興趣,讓學生們感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并不遙遠。
中學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想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一下成功的快樂就成為他們的最大特點。因此,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實驗教學,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強對物理學的興趣。如:“長度的測量”教學中,讓四位同學用同一米尺分別測量教師講桌的長度,學生各自測量的結果暫時不公布。當四位同學都測量完以后,讓他們同時在黑板上寫出自己的測量結果,由于四人的結果各不相同,必然會使學生感到驚奇,這既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又對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鋪墊。此外,也可以讓學生同時準備一個演示實驗,選好的在教學時演示,這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現行物理教科書中采用國際單位制,初學者對“米/秒”、“千克/米3”、“牛頓”、“帕斯卡”等單位感到陌生、抽象;學生習慣于單位的單一性,開始學習P=pgh和功率的單位焦耳/秒這些知識時,對概念的多因性很難適應。又如,“電功”、“電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這對于剛入物理門檻的初中生來說的確感到困難。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時要通俗易懂,由淺入深,使學生充分理解每一個單位、每一個公式、每一個定理的具體意義,在此基礎之上再去記憶且嘗試運用,這樣就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千萬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不知其然,那就會使學生走上一條“死路”
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敢于聯想,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教師也可以有意的制造“矛盾”,把學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誘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揮其創造性。例如:在講解初三的串、并聯電路實驗后,利用串聯電路中只要有一處斷開,整個電路中沒有電流這一特點以及電建與用電器一般只有串聯這些學生已有知識,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一個電路有一個電源,一個電鍵K兩個燈泡L1、L2,這兩個燈泡串聯,當電鍵K斷開時,L1、L2均發光,但K閉合時,L1不發光,L2發光。
這種情況可不可能存在,畫出可能的電路圖。由于已有知識的干擾,就將學生置于“矛盾”之中。學生只有敢于想象,沖出“電建只能與用電器串聯”的定勢,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又鍛煉了他們的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
進入網絡時代后,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庫、資源庫、網上的資源開發和利用已成為一個現代教育工作者必備的信息素質。通過下載優秀的教學課件、優秀習題再作進一步組織、加工設計出適合自己風格的教學資源。同時網絡的交互性給物理教師互相學習交流提供了機會。教師可以利用電子郵件與專家進行交流,學習前沿的理論知識,獲取名師的經典教案及教學經驗;另一方面還可以參與網上的教師繼續教育和參與一系列教育門戶網站的教育論壇。我們可以與各地的同行探討物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物理教學改革的看法,通過網上學習交流,實現資源共享,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改革是一個長期探索的過程,如何把教師傳授知識和對學生興趣的激發、能力的提高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一個核心問題。教師在整個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導學生學習的學法有機統一起來,同步進行,實現教學的優化、細化,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我們一同來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