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林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土城中心校四間房小學
激活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幾點做法
白玉林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土城中心校四間房小學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讓他們學會與他人平等交流、合作,民主的參與集體生活。解決問題是使學生直接面對實際問題,學習、研究并且嘗試提出某種解釋或解決方案。
激活;思品課堂;做法
品社課應該主要解決學生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并不需要一味講大道理,教師必須實際走入學生的生活當中,去了解他們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課前調查,無論是問卷還是談話,都應該在課前有所了解,課上才能有的放矢。讓學生自由結組調查、討論自己關注的某一方面問題,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匯合起來,然后各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上匯報等等。課堂上的熱烈交流,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也體現了合作的樂趣。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又將怎樣激活思品課堂呢?我覺得應做好以下幾點: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事物產生愛好的一種心理傾向,人對某種事物一旦產生了興趣,就能被吸引,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我們傳統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存在只注重課文要點的講授,就事論事,忽視了課堂的活動空間,限制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來看,他們對《品德與社會》的興趣要比對卡通片的興趣淡得多,加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上課時往往去掉了許多有血有肉的社會與生活內容,因而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材不是教學的唯一資源,學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經驗、感知體驗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在品德教學中,做到把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這樣就會使學生對學習《品德與社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開始,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還停留在課前的某一情境上,為了使學生對新課程、新內容發生興趣,教師可先從“無意注意”入手,通過多媒體中的一幅投影、一段錄像、一幅畫面引起學生注意。隨著教學過程的深入,學生的“無意注意”不可能持久,且極易受到干擾,這時可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的“無意注意”轉入“有意注意”,通過多媒體這個平臺促進師生互動,讓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問題。同時、利用多媒體走進生活課,培養學生生活體驗和生活感悟。“品德即生活”,把品德教育歸結到“回歸生活”的理念上,也就是要求我們教育者要很好地運用我們身邊的生活資源,從這些生活資源出發,積極利用生活資源,讓品德教育回歸到生活,多媒體所呈現的生活資源應具有時代性、時效性、典型性等特點。例如在《自己做,真快樂》這一課的教學中,對于刷牙這樣的生活中必做的事情,學生的做法不一定科學合理,在教學中可借助模型多媒體,反復讓學生動手體會,這樣教師可以及時與學生研討交流,最終得出刷牙的正確做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提高了教學效率。
讓學生直觀地感知生活,感知社會在所有《品德與社會》課程資源中,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人文習俗為后世的教育留下了獨特的資源,它既有著歷史的遺留,同時又是存在于學生身邊的可以眼觀手觸的現實,相對于其他類型的資源來說,學生可以從心理上首先與其溝通,形成接納,對學生的學習和感悟大有裨益。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到當地社會生活中、歷史遺址、文物古跡、名人故居里去參觀、考察、訪問,只有讓學生親身去看、去聽、去體驗家鄉的社會生活活動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讓學生感到《品德與社會》就在身邊,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如教學《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課前到商店、醫院、超市、居民點等地方調查,了解不同行業、不同職業、不同角色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再讓學生說說他們是怎樣為人們服務的?通過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分工,每一種職業都對社會有貢獻,每一種職業的勞動都是人們生活離不開的。學生在廣泛接觸社會,開展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的同時,能更好地理解我們每個人都要扮演好的角色,承擔好自己的責任,有利于培養和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學生的道德觀念,提高學生履行道德規范的意識。
真情能打動人。在一定條件下,人的真實情感可以互相傳染,互相影響,進
而產生共同的情緒體驗。在品德與社會中,教師在把握教材的結構和重點的基礎
上,以自己的真情實感來感染學生,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例如,有一次
在講《家庭的親情》一課時,我給學生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參加工作不久,我
發現自己得了甲狀腺腫大,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做手術,幾個年幼的弟、妹自愿放棄母親對他們的照顧,讓母親陪我去做手術。我在醫院住了一個月,母親晚上在醫院的地板上躺著陪我一個月。當我的病好時,母親和家里的弟、妹也都瘦了一大圈,母親和弟、妹們的親情讓我心痛不已。我的親情故事讓好幾個學生哭了。在我的激情感染下,學生們都爭著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有關親情的故事講給大家聽。這節課學生們的發言特別踴躍。收到的效果當然也是非常好的。同時、以境激情,讓學生輕松的學習灌輸,已越來越被現代教學所摒棄,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讓學生從感覺到知覺都能有深刻的反映。如果把課本中的圖片制成多媒體課件,適用圖像,再現情境,使內容具體形象,以當時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熱情,會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要想上好品德與社會課,教師必須采用多種教學藝術手段,寓教于樂,寓教于學,使趣味性,思想性,知識性,實踐性達到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
上好品德與社會課,培養出社會主義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