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風麗
河北省館陶縣實驗小學
在體育課中激發學生有意識的自主學習
范風麗
河北省館陶縣實驗小學
21世紀的教育,是培養學生成為能自己教育自己的人。而如何能使學生自己教育自己呢?如何把他們從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使他們在體育課中能自主地、能動地、積極地、有意識地學習?我認為,要從以下二個方面入手:
所謂創新,就是首創前所未有的東西,即創新意味著突破,象征著革新,標志著進步。但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創新與人們一般所言的有所不同,這正如布魯納所言:“學生的發現并不限于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而應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對學生而言,創新并不限于首創前所未有的新知識、新見解,而應包括以下更多的內涵,如:提出新點子;能在教學中舉一反三等等。那么,如何在體育課教學中,以游戲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呢?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
1.以游戲誘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生活就是游戲,學生就是在游戲中不斷成長的。幼時小伙伴的“扮家家”,稍大一點之后的“捉迷藏”、“警察捉小偷”,之后在學校里又慢慢學會了“丟手帕”、“打龍尾”、“貼膏藥”等等。一個個新奇的游戲,讓學生們一步步走入了游戲的殿堂。蘇霍姆林斯斯基說過:“激發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因此,以游戲教學來誘導學生的興趣是非常合理,非常正確的。
2.以興趣促學習。
教學實踐證明,當一個學生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時,他總會主動積極地,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并不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甚至會為攻克難關而廢寢忘食。在這種心理狀態中學到的知識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
因此,只要學生對某種事情產生了興趣,那么他的學習積極性就充分地調動了起來,他的學習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就在五、六年級中開展了“我當‘老師’”的教學活動,效果相當好。(所謂“我當‘老師’”,是讓學生想一個游戲,然后在上體育課的時候組織大家做這個游戲。)學生本來對游戲已經相當感興趣了,活動一開展,學生的積極性更加高了,有幾個平常不說話,膽子小的幾位學生都爭著試一試當“小老師”。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教”怎樣才能達到“不需要教”呢?做一回“小老師“,學生的興趣濃了,積極性提高了,也深刻體會到了該怎樣學習,該如何上好體育課。
3.以學習誘創新。
當學生的學習欲望還沒有滿足的時候,學生在考慮“怎么學”,而當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基本滿足之后,為了發展,學生考慮的不再是“怎么學”,而是如何進行創新了。這時,學生已不滿足于簡單重復他人或自己做過的一切——那總不是最好的,而是要創造新穎,獨特的游戲活動。
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性,首先表現在他具有獨立的主體意識,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自覺積極的學習態度,能夠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獨立地感知教材、學習教材,深入地領會教材內容,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并能運用于實踐;其次,學生還能夠把自己看做教育對象,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支配、自我調節和控制,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并利用內、外兩方面的積極因素,主動地去認識、學習和接受教育影響,積極向老師質疑、請教,要求答疑,相互研討,以達到自己預期的學習目標。讓學生當一回“小老師”,讓他們也來參與教學,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空間,更從另一層次深入地挖掘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當然,學生這種當“小老師”的教學活動,并不是簡單、容易的,最主要的是需要教師做好許多指導性的工作。只有讓學生做了一回“小老師”后,親身體驗到了成功,才能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因此,讓學生成功地組織好一個游戲是激發學生主體意識的前提。那么,該如何組織好呢?我認為,有以下兩方面考慮:
1.讓學生心中有“米”。
俗話說:“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我們首先應該讓學生心中有“米”,這樣做起來的“炊”就容易多了。比如在組織游戲前的一節課,我就積極地要求學生從書本上找有關游戲內容的材料,學生找到了許多。接著我又要求學生從現實生活中、電視節目中找有關游戲的材料。然后,我就讓學生思考怎樣來改編這些游戲,即能活動身體,又能一引起學生的興趣。很快,學生一個個新奇而富有創意的游戲想出來了。
2.讓學生手中有“飯”。
當“米”煮成了“飯”,才可以讓學生品嘗。所以,光有“米”還不行,還要和老師一起商量商量,一起探討探討,一起研究研究。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輔導,啟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凡是學生能夠解決的,教師不必再費舌去講了,所要講的,是學生還未“領悟”,未“研究”出來的。就我而言,以下幾方面是最主要的。
(1)游戲的順序。對于一位初當“小老師”的學生來說,對于該如何組織一個游戲只有一個模糊概念,記憶中只是存在以前教師上課組織的斷斷續續的片段。因此,對“小老師”而言,首先要讓他了解組織游戲的一般順序——體育游戲的名稱、目的、準備、方法(過程)、規則和要求、結果和目標(勝負與獎懲),其中重點要講清楚游戲的方法、規則和要求。這是組織一個好的游戲的基礎。
(2)游戲的分組。讓學生先理清了上課的思路后,就要從分組開始了。正確、合理的分組方法,是“小老師”組織好一個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調動參與者積極性、主動性的一個重要保證。因此,讓“小老師”了解一些常用的分組方法,十分必要。如:調整分組法、點將分組法、報數分組法等等。這樣,分組公平合理了,實力相當了,對于參與者來說,就更有吸引力,也就使游戲的競爭更加激烈、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