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磊
貴州省銅仁市第六中學
淺談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法
石磊
貴州省銅仁市第六中學
眾所周知,要學好一種語言,詞匯是關鍵。掌握一定數量的詞匯有助于提高說話能力和閱讀、寫作水平。詞匯量越大,英語學習的效果肯定會越好。詞匯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有些學生因為記不住詞匯而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如何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在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主動、自覺地記單詞,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不斷地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將談談筆者對這方面的思考和所做的嘗試。
(1)詞匯是組成語言的最基本材料,沒有詞匯,也就無所謂句子,更無所謂語言。外語教學離不開詞匯教學,詞匯學習貫穿于語言學習的全過程,不掌握一定量的詞匯,聽、說、讀、寫、譯都無法順利進行,它直接影響學生英語能力的運用和發展。正如語言學家威爾金斯在《語言學與語言教學》中所說的:“我們不能接受語法比詞匯更重要的說法。事實是,沒有語法就只能傳遞有限的信息,然而,如果沒有詞匯,則什么也傳達不了。“
(2)詞匯教學旨在開發學生的記憶能力,并同時刺激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發展學生的智力。
(3)英語詞匯非常豐富,一個字母之差,意思截然不同,所以要全部記住決不可能。但是據統計,95%的日常用語的詞匯量不超過3000個,這就是英語的基本詞匯。《英語課程標準》詞匯表中共有3,500個單詞,正是高中階段要掌握的基本詞匯量。英語詞匯中有常用詞、基本詞、根詞,這部分詞只占英語總詞量的極小一部分,然而其作用卻是很大的。另外,并非常用詞的全部詞義和搭配都屬于能在口語和書面語中使用的積極詞匯。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對教材和課外讀物中出現的生詞和搭配不要不分主次地一律要求學生音、形、義、用法全掌握,只要聽、說、讀、寫會用就行。
(4)詞匯自成系統,有內部規律性,但教材不可能按詞匯系統編排。體現詞匯的系統性、規律性要靠教學方法,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一個重要領域。因此詞匯教學要求教師自己要擴充詞匯量,要大量地閱讀有關詞匯學知識,研究詞匯記憶技巧,研究詞匯教學策略,從而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養,努力尋求最佳或最適合的教學策略,以改進自己的教學,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的目的。
1.教師沒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修訂后的教學大綱中教學目的之一是:開發智力,培養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本應該由學生自己去觀察、發現、理解、思考、猜測、歸納和總結的詞匯或規律,都由老師完成了。教師只注意到自己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完全按照課本教單詞。
在課堂教學中只教課本上出現的單詞,沒有聯系學生生活,適度地擴展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詞匯。適當擴大一點課外的相關內容、適當的引申,可以不斷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體現了因材施教的精神,讓學得好的同學多學一點。(胡春洞,1990)
3.詞匯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方法以教師講解單詞、學生記背單詞為主。這種單一、被動的教與學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很重,造成惡性循環。
許國璋教授曾經說過:“英語學習,需要下功夫勤學和苦練。”英語學習需要記憶大量的詞匯,學生必須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決心。北外劉潤清教授說:“詞匯量就是要大大提高,在中學里就是要背單詞。”有專家研究表明,要使一個英語單詞與相應的漢語詞之間建立牢固的聯系,需要重復大約100次。北大英語系教授王逢鑫說:“說到記單詞,初學者都希望別人告訴他竅門或捷徑。入門階段需要學生掌握一千來個基本詞匯,而死記硬背是必經之路,想不費功夫,就能記牢單詞,恐怕是徒勞的。”有些學生復習詞匯時,只背誦英語詞匯表。即使把詞匯表背得滾瓜爛熟,考試成績并非理想,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并不高。在口語交際或書面表達時,常常是中國式的英語,這是因為他們孤立地背詞匯表所造成的。英語是表音文字,每個詞的獨立性很小,與漢語的對應只是相對的。學生孤立地背詞匯表,以為詞匯表中的英語詞義和對應的漢語詞完全等同,卻忽視了該英語詞的其他意義,詞匯表只能看作是幫助理解課文的工具,不能把背詞匯表看作是積累詞匯的手段,因此說要背單詞并不是孤立地背詞匯表。
背誦仍是一種好的語言輸入方式,但背誦不是死記,而是在有充分的智力參與狀態下的一個心理活動。是主體自己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語言能力等的共同參與。它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是一個認識理解性的記憶過程,它有別于原來的被動的符號記憶的過程。背誦輸入可分為課文背誦、短語背誦和單詞背誦,只有在后兩者的基礎上,有效地進行課文背誦會得到更好的結果。背誦課文時,在課文背景的映襯下,使單詞不再孤立,使詞匯內容具體而生動,同時會給出語義之外的句法、搭配、形式變化等重要內容。教學中,應該通過讓學生復述課文、填充課文等形式來檢查學生記憶,通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填充課文來檢查學生的理解,通過讓學生用課文中的詞去造句、編故事等來檢查和培養學生的能力等,這樣才會更有效地推動詞匯教學。
教師應從不同需要、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出發,緊緊圍繞詞匯積累這條主線以及詞匯教學的基本程序和原則,精心設計,編排教學活動和練習,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效率,培養他們的獨立習得詞匯的能力,為他們最終成為獨立的詞匯學習者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