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書廣河北省館陶縣陶山中學
物理教師要重視演示實驗教學
姚書廣
河北省館陶縣陶山中學
物理演示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教師只有重視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才能全面的搞好物理教學,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物理教師;演示實驗;實驗教學
物理演示實驗主要是教師用物理儀器和實物進行的實驗演示,還包括教師在課堂上出示模型、實物,用投影教具進行操作演示,放映物理錄像片、電影片、幻燈片等聲像教學片以及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模擬的演示,新一輪物理課程與教學改革要求重構新型的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理念,演示實驗教學的目的開始從知識本位和訓練技能本位轉變到以學生發展為本:演示方式從驗證性實驗為主轉變為重視探究性實驗;演示實驗教學過程從老師中心轉向關注學生主體,因此在課程標準理念下的物理演示實驗的設計就要更加科學、更加精細。
物理演示實驗是物理課堂教學課堂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演示實驗所起得不同的,有的演示實驗是用于創設問題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是演示實驗是用于提供感性認識,引起學生思考;有的是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發現規律;有的是用于深化和鞏固物理知識;等等,但所有的演示實驗的導入應該納入教學設計的范疇,在生活化、理論經的背景中引入演示實驗,學生會備感親切,從而形成對科學美的一種向往追求,當學生全神貫注于觀察實驗時,他們會感知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采用情景化的教學方式也符合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課程理念。
案例1“大氣壓強”一節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提供大氣壓存在的感性認識,教學中設計了“一張紙托起一杯水”在展示實驗儀器的步驟中先提供一個學生熟悉的情景引入演示實驗,拿著一個教師事先準備用紙板蓋好的空杯。反它們倒立,可以看到紙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從杯中掉在地面上,在學生觀察到常見生活現象的基礎上,再開始進入演示實驗主體,在杯子中注滿水,將紙板蓋在杯子上,然后提問:如果把它們倒置,紙板和杯中的水會掉在地上嗎?絕大多數同學會認為水和小紙板因受重力而掉在地面上,通過實驗,學生驚奇地發現紙板和水沒有掉下,穩穩地托起了杯中的水,大多學生感到迷惑不解,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分析,是什么原因使紙板能穩穩托起杯中的水呢?是大氣壓……通過情景化的演示實驗導入的設計,啟發了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獲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問題式的教學的特點是以問題的設計和解決為主要形式,層層推進,環環緊扣,由淺入深,由易到驗證,由表及里,由此到彼,循序漸進地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形成波浪式、遞進式的課堂教學結構。
在較為復雜的演示實驗中,往往包括好幾個緊密相關的物理事實,盡管所有的演示實驗設計,必須目標明確,切合課題,裝置簡單,現象明顯,但學生在觀察實驗時,由于受個人經驗,興趣的影響,注意力會集中在不同的方面,因此,設計演示實驗的過渡時,最關鍵的是要合理分解演示實驗的各個環節,精心設計問題,用問題設計的方式反演示實驗的過渡轉換成問題分析與解決過程的遞進,突出演示實驗的關鍵部分,讓學生在經歷一個個問題解決的過程,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探究性實驗是指先反真實的現象呈現給學生,讓他們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觀察、操作等親身體驗認識事物、發現問題,然后在教師的點拔和引導下,悟出道理,由于物理實驗所包含的規律往往隱藏在較深層次,實驗條件與結果之間往往存在不太明確,因而應用探究式地工巧為設計物理演示實驗是最有效地一種教學方式,但是,教學過程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將所有的演示實驗都設計成探究性實驗,被開發為探究式的演示實驗也不可能把科學探究的每一個環節都在課堂上深入展開,這主要求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的具體牲,確定所開發的探究實驗的能力培養目標,有選拔性的針對某一個或幾個探究環節來重點設計,這樣才能切實體現課標理念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由于不同的班級的學生個性與教師的側重不同,所以同一個探究式的演示實驗會有不同的設計,只要能體現演示實驗的某些重點,都是可行的。
案例3“探究光的反射規律”一節的教學中,通過課標,教材與學前的詳細分析后,如果探究目標確定為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則演示實驗其它部分可以略微提示,教學重點放在設計實驗方案上制訂上,通過師生一起對科學研究方法的分析,理清實驗器材與猜想假設之間的關聯,最終確定有效的實驗方案,如果探究目標確定為培養學生猜想假設的能力,演示實驗的重點就應該設計在實驗的導入上,通過一系列的物理事實來引導學生對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入射角、反射角的關系作出猜想,如果探究實驗目標確定為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能力,則演示實驗的教學重點就應設計在數據表格的分析與歸納上,通過測量、觀察、比較數據,引導學生分析與判斷數據間的關系,得出結論,這樣在不同的的探究演示實驗中,讓學生有所側重的深入體驗某一個探究環節,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將不斷提高。
教師只有本著課標理念,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將學生的觀察和思維活動的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能力才能得到可持續發展,演示實驗也才能發揮應有的教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