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明
河北省武安市管陶鄉列江中心小學
課堂教學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于樂
楊愛明
河北省武安市管陶鄉列江中心小學
學習小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覺得相對于原標準,它更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數學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小學數學;學習積極性;科學正確價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如果教師用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動手練”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很乏味,越學越不愛學。怎么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喜歡數學,讓學生從機械的練習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我愛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于樂,減少機械化的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結合自身的教學,本人認為應該從下教師入手,讓我們的課堂教學能更好地服務學生。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新課程給了我們一個自由的舞臺,讓機械的數學貼近了學生的生活。
1.激發和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
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看到數學的實際價值,誘發其學習動機。通過生活實例,知道學習到的知識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讓其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數學學習的重要,激發和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讓學生通過學習數學,能夠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新課程在編寫數學教本時,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如圖片、游戲、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觀形象、圖文并茂、這就要求教師充分運用這些素材,生動有趣地呈現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上面的例子也就是創設了一個真實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運用自己的數學知識,把學習的實踐結合起來。在教學中設置一些懸念,創造一種特殊的情境,則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并使這種共鳴轉化為求知欲,進而把注意轉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上。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
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應以過程評價為主。對評價結果的描述,應采用鼓勵性語言,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評價方式多樣化。學生學習的態度、情緒、心境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我經常看到許多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爭取發言,當他們的某個思路或計算方法被老師肯定后,從學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們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可見教師正確的評價也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對兒童的評價應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肯定他們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把教師評價與同伴互評和家長評價相結合。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應注意多種評價形式相結合,采用課堂觀察、課后訪談、作業分析、操作、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下面是一個評語的例子:“小鋒在本學期數學學習中,能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愿意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樂于提出問題,常常能想出與同學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在計算的正確性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這樣的評語以鼓勵為主,同時也指出了學生需要努力的方向。
教師要善于用放大鏡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對每個問題、每個學生的評價不可輕易否定,不隨便說“錯”,否則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進行正確、科學的評價,才能使學生從評價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進。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要正確認識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