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瀟喆
(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 150028)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不斷深入,投資者如何在資本市場上得到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經濟信息化的發展,會計信息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企業的正常發展和運行,同時影響中小投資者利用會計信息進行財務權益保護。在資本市場上依舊存在信息不對稱、信息披露造假等問題,研究清楚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者財務權益保護的關系,以及如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從而改善投資者財務權益保護問題進而解決此問題,成為當前會計理論迫切研究的問題。
會計信息作為企業經濟信息的最重要信息來源,對企業的健康發展起著關鍵作用。會計信息是會計部門及會計人員通過收集和整理企業內部經營活動產生的企業信息,不僅包括企業的財務報表信息,還涵蓋了不反映在財務報表上的相關信息。
從企業自身的角度來看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主要包括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和重要性原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會計實務中應用廣泛,如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應當按照其經濟實質,即將其列入企業的資產當中。如果會計信息是被遺漏或錯報會影響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信息使用者據此作出決策的,該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從決策者角度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包括相關性與及時性原則、可靠性與謹慎性原則、可比性原則。相關的會計信息具有預測及時性,及時性是相關性的一個從屬的質量要求,其價值在于幫助所有者或者決策者做出的經濟決策具有時效性。會計信息要有用,必須以可靠性為基礎,如果財務報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是不可靠的,就會給決策者的決策產生誤導。
從使用者角度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包括可理解性。要使使用者有效地使用會計信息,就要求讓其了解會計信息的內涵,弄懂會計信息的內容,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投資者財務權益保護是投資者通過法律、行政等手段對財務方面的合法權益提供保護措施,降低投資風險和系統性風險,避免環境差異等可能帶來的損失。財務方面的合法權益是投資回報率、股價在合理范圍內的增長等方面的合法權益。
1.轉移資產
管理層通過關聯交易、違規擔保、股權轉讓等違法違規行為轉移企業資產,將企業有價值的資產轉移給股東,從而造成企業資產的流失;股東可以利用自己的控制權轉移企業收益較高的資產;股東可以通過占用企業資金等違法方式,如拖欠賬款等造成企業資產的流失。
2.法律制度的缺失
自建立我國證券市場以來,政府制定了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相關的法律、法規相對較少。不斷出現的損害投資者權益的案件充分說明在我國關于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投資者財務權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少之又少。
3.行為短期化
管理層的決策行為不考慮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管理層利用職位之便,給高管人員發放過高的薪酬,或者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務旅游等;為盲目追求利潤,不注重公司的長遠發展和企業文化;降低成本,不注重產品的質量。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結構,保護投資者財務權益。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是在公司治理機制環境下完成的,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可以有效的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規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可以協調好公司與投資者的關系,從而對投資者的財務權益提供保護。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利于減少企業代理成本,使投資者財務權益得到真正保護。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和提供者相分離,就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投資者與管理層所獲得的會計信息不一致,間接地損害投資者的財務權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使投資者可以了解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并能作出正確的決策,使投資者的財務權益得到真正保護。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利于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充分保護投資者財務權益。投資者從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中,可以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分析公司的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獲利能力。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決定著企業決策的正確與否,一旦被會計信息所誤導,投資者的財務權益無疑就會受到損害。
借鑒發達國家的會計信息管理經驗,積極制定與會計信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彌補我國不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的漏洞,提供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更好地約束企業會計人員的行為。如制定新的公允價值應用準則,不斷為約束企業內部轉移價格提供計量依據。同時也鼓勵企業采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尤其對上市公司要更加認真的審核,保證投資者財務權益。只有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才能從根本上保護投資者財務權益。
完善會計信息質量的工作流程是保證企業會計業務流程有序進行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會計基礎工作的關鍵途徑。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經營活動、業務管理特點和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內部會計管理流程,明確會計從業人員會計工作的職責和權限,劃分清楚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和會計部門負責人的職責以及審批、辦理資金、費用的權限,建立規范的會計核算程序,使會計工作流程在執行中更加順暢。建立并嚴格執行單位內部會計管理流程,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會計工作在經濟管理中就能有效發揮作用,投資者財務權益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會計人員職業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一名優秀的會計人員要履行自己的法定職責,堅持原則,按照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進行會計處理。目前,我國的會計人員的整體職業素質不高,這就要求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企業可以安排會計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不斷學習新會計法規和新知識來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企業建立激勵機制,獎勵誠信。《會計法》對會計人員誠信執業沒有具體的獎勵規定,這不利于倡導和培養誠信。只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誠信獎罰措施,才能讓誠信成為主流,成為會計人員遵守的行為準則。
健全會計信息監管機制是會計工作依法有序進行的保證。首先,企業應當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一個部門或一個人不能負責辦理經濟業務事項的全過程,發揮對會計信息的監督和監管作用。其次,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規定內部和外部審計機關監督檢查會計工作的職責權限,加強對事前、事中監督和事后核查。在監督檢查中,如發現有弄虛作假、檢查中不配合工作的單位和個人,應視情節的輕重給予通報批評;對于好的單位和個人要大力宣傳,給予精神或物質的獎勵,充分調動會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只有建立健全會計監督制度,將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后監督結合起來,實行全過程的會計監督,才能共同促進會計秩序的根本好轉。
[1]段華友,干勝道.會計信息質量與投資者財務權益保護關系研究[J].商業會計,2013,(1):10-11.
[2]劉秀榮.會計信息質量與經濟后果研究[J].企業會計,2012,(9):72-74.
[3] 王獻東.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構架解析[J].財會通訊,2013,(3):45-47.
[4] 段華友.試論投資者財務權益保護[J].財會研究,2012,(8):239-240.
[5] 郭淼.會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分析[J].信息科技,2011,(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