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晶晶
(增城市東方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增城 511300)
《政策與法規》課程是我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同時也是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涵蓋旅行社、飯店、旅游景區等旅游單位經營管理規范,導游人員的從業準則,旅游行政機關執法依據等主要內容。本課程以初中政治課程學習為基礎,課程中鄧小平理論和法律基礎知識的內容,是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的必考內容,還為后續的《旅行社管理》、《導游業務》等課程打下基礎。在學習時間上,存在知識的連貫性。旅游政策與法規是學生合法、高效從事旅游工作的指針,因此,本課程的有效教學也顯得非常重要。
我校《政策與法規》課程教學經過近幾年教學的不斷完善,取得了一些成績,學生民主評教優良,教學效果優良。在歷年的全國導游資格考試中,該門課的通過率也較高。雖然有一些成績,但實際教學中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政策與法規》課程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政策篇,主要是前四章的內容,包括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我國憲法的基本知識、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國的外交政策等,這部分內容共占用36課時,每周2個課時,集中在一個學期完成;二是法規篇,主要是第五至第十二章的內容,包括旅游行業、相關經營及管理的法律法規,這部分內容共占用課時64課時,每周4個課時,集中在后一個學期完成。
本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發現第一部分政策篇的教學課時充分,正常教學之余,還有充分的時間進行練習和復習,學生對各知識要點掌握情況良好。第二部分法規篇因章節內容多,知識量大,教學課時則稍顯緊張,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系統的復習,學生也反映第二部分法規篇的學習比第一部分政策篇要吃力,效果不是很理想。
《政策與法規》課程目前采用的一般教學程序是,根據導游資格考證要求將章節內容提煉成預習題,由學生在課前根據教材獨立完成,課堂上多以提問和練習題的方式考核學生對預習題的掌握情況,對發現的疑難問題,教師再進行深入講解,最后則通過課堂練習題和課后作業鞏固本節知識內容。
學生反饋,這樣一套教學方式真正實施下來,能較扎實地掌握知識要點,但占用的課余時間較多,因為同時還有4門考證課程的學習,任務繁重,有時難以完成。
此外,《政策與法規》與其他課程相比,這些法律條文、行業法規稍顯枯燥,實踐起來也較復雜,因而理論重于實踐。在課程培養目標方面,也完全是圍繞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的指揮棒,注重考證的通過率,對學生的要求與考核也過于看重掌握多少了考綱內容,習題的正確率等等。這樣就容易導致學生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崗位,缺乏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針對以上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筆者將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有效教學探索。
我校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廣東省導游人員考評委員會辦公室編著的2009年版《政策法規》,本人根據教材內容的相關程度,分為3個模塊,如表1所示。
從內容和學時看來,每個學期都比較均勻,不會像之前出現前松后緊的狀態,這樣教師和學生都有充分的時間在考證之前進行較系統地復習,順利應對即將到來的全國導游資格證的筆試。
1.樹立學生注重職業能力的學習目標

表1 《政策與法規》課程內容劃分
由于學生參加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的需要,該課程不可能脫離應試,但該課程的教學應基于考試又高于考試。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滲透注重職業能力培養的目標,不能僅僅限于背誦了多少知識要點。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旅游法律和法規知識,不論將來是否從事旅游業的工作,就算只是作為一名普通的游客,也應具備保護自己合法權益在旅游接待中不受侵害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和投訴的能力,盡可能地避免旅游法律糾紛的發生。通過樹立這樣的學習目標,學生會了解這門課程的實用性所在,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基于導游工作內容設計課程
為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而不僅僅是限于背誦法律條文、行業法規,完全只為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本課程基于導游崗位的工作內容,讓學生始終站在一個導游工作人員的角度。通過一些案例和情景設計,從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導游證的頒發開始,學生就轉變為導游人員的角色,認知導游人員的權利和義務、從業規范等;培養學生對旅行社設立、經營合法性的判斷能力,導游人員對旅游飯店星級評定及管理辦法的認知以及治安管理規定的執行能力,導游人員對各種交通方式的乘坐規范及游客安全教育的執行能力,導游人員分析旅游安全事故等級及處理旅游事故的能力,導游人員對旅游資源管理辦法的認知能力等等。
這樣,可以讓學生體驗工作情境,拓展視野,也能夠切實地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在案例討論中,提高注意力,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的意識。
3.以圖表簡化內容,提煉知識要點
圖表能簡明地將各個散落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并形成一個系統,使知識成為一個整體,這樣學生就能從具有內部邏輯結構的知識體系中激發智慧,掌握知識。例如,第一章第一節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可將知識簡化成圖1。

圖1 鄧小平理論知識結構
此外,圖表還可將前后的知識內容歸納在一起,進行縱向或橫向的對比,使學生通過對比,對知識點的異同一目了然,增長綜合分析能力。例如,由第五章中國內、入境、出境等不同業務旅行社申請經營許可證的申請流程可列出表2進行比較。

表2 旅行社申請經營許可證流程對比
《政策與法規》相比旅游服務與管理其他專業課程,內容稍顯枯燥,需要記憶的法律條文較多,故如何基于行業背景整合教材,改善教學方式,以有效改進政策法規課堂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師教學實踐中應該長期思考的問題。
[1]杜麗卿.《旅游政策與法規》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0,(10):131-132.
[2]付強.論提高《旅游政策與法規》課程教學效果[J].現代商貿工業,2013,(10):134-135.
[3]崔海波.以就業為導向的旅游政策法規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1,(1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