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奇
(武漢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武漢 430000)
公務員是基層政府對外提供公共服務的主要工作人員,政府一直慎重而又穩步地推進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必然對公務員的心理、價值觀、生活狀態與工作行為產生影響,而這些又肯定會作用于公務員所主要進行的公共服務質量。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與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的相互關系如何,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如何影響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質量,是當前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焦點問題,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探討,挖掘兩者之間的內在作用規律,構建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對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的影響機制,并應用于政府工作實踐。
我國公務員薪酬是指有正式編制的,在我國的政府所屬的公共行政部門任職,通過運用自身的知識和能力,以執行國家公共事務的方式,為國家和社會公眾提供公共服務而取得的工資收入。而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則是指對公務員的工資收入的構成、確定標準、發放方式等進行變革,以更好的反映按勞計酬,實現薪酬公平,并進一步有效的調動公務員的工作積極性。
基層政府的公共服務是指基層政府通過整體規劃和集中運作,向社會公眾所提供的公共性產品或者服務,具體包括提供文化、體育、科技、教育、衛生等各個方面基礎設施、日常用品以及配套服務。對于基層政府的公共服務質量問題,盡管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確定方法,不同的學者基于不同的出發點產生了存在較大差異的界定。但是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推行的新的公共管理改革基本達成共識,即基層政府的公共服務是為社會大眾提供的,因此,公眾滿意度是對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的最準確的評價與說明。而公眾滿意度主要從四個方面評價與判定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質量:功能質量、情感質量、社會價值質量、感知代價質量。
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涉及到公務員的切身利益,新的工資構成和級別工資的評定方法會使公務員重新審視自身的崗位、個人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以及工作狀況,并在比較分析和審時度勢的基礎上,重新調整自己的價值選擇,建立適時地價值觀念。而在新的理念的影響下,公務員則會改變原有的工作行為。
公務員的工作行為從所處階段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工作準備行為、工作過程行為、工作結果行為和工作評價行為四個階段。公務員在薪酬改革的促動下改變價值理念之后,將對這幾個階段的工作行為產生影響。而這四個階段的工作行為則直接影響到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質量。
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首先影響公務員的意識理念,而精神意識又會外在表現于個體的行為中去,因此公務員的價值觀念的更新,必將改變其學習行為與工作行為,而工作行為的改變定會作用于其工作的效果,即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質量。
根據以上的分析,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對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的影響機制包含了三個依次傳遞的鏈接層次: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對公務員價值觀的影響機制、公務員價值觀對公務員工作行為的影響機制、公務員工作行為對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的影響機制。
在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中,波及面最大的是對公務員基本工資進行調整,以津貼和獎金取代工齡工資與基礎工資,保留現行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基礎工資是對最低生活的保障。工齡工資是按照工作年數給予的工資補償。職務工資主要按照公務員的具體工作崗位的職責范圍與大小來確定。級別工資的級別確定包含了四個方面:任職情況、工作實績、德行與才能以及資歷。津貼和獎金的發放具體依照工作表現。
從改革內容可以看出,新公務員的薪酬制度主要著眼于最大程度地激勵公務員,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提高整體績效,從而徹底改變原有的人浮于事、非按勞計酬的辦法。
面對以業績為基礎的新的薪酬制度,公務員必須隨之調整其工作價值觀,建立其特殊的工作范疇所必需的公仆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公務員的公仆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將驅動公務員在工作中,時時刻刻從公眾的角度出發,開展工作,完成其職責。公務員新的價值觀將對其工作準備行為、工作過程行為、工作結果行為和工作評價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
為更好的完成本職工作,公務員在工作準備階段積極提高其自身基本素質,努力提高工作所需的知識水平,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完善其品德與行為內涵。
以此為基礎,在工作過程中,公務員必將會慎重對待每一項工作,合理協調工作的各個環節,有效安排工作的具體步驟。
本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公務員在完成工作過程后,將認真審查并評價工作結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是否實現成本最小化,是否符合公眾的滿意度。如果存在問題,將盡力采取措施進行彌補。
公務員的工作行為質量的根本提升,必將對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質量的功能質量、情感質量、社會價值質量、感知代價質量四個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公務員工作行為對功能質量的影響:以業績為導向的工作行為將對基層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的各項功能考慮全面而具體,系統提供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公共安全、基礎設施、基礎教育與公共衛生方面的公共產品和服務。
公務員工作行為對情感質量的影響:以公眾滿意為導向的公務員工作行為將充分以公眾的角度考慮工作內容和方法,努力創造條件使公眾實現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的溫飽類情感滿足、安全與健康類情感滿足以及自尊與自我實現類情感滿足。
公務員工作行為對社會價值質量的主要影響是,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為導向的公務員工作行為將以現有資源和能力為基礎,努力工作實現社會價值的最大化,最大化的提高人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經濟增長速度。
公務員工作行為對感知代價質量的影響: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公仆意識也將促使公務員在工作過程中,盡最大可能的減少工作失誤率,降低工作成本,從而減少群眾上訪事件的發生件數。
綜合以上的研究,要不斷提升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質量,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中的激勵機制要持續貫徹執行。級別工資和職務工資的評定要本著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則,切實按照公務員的工作業績、工作表現、公務員的德行、基本素質、能力水平和資歷的高低來進行。如果可能,建立基于這幾個方面的評價指標,進而形成良好的評價機制。
[1] 鐘瑛.政府公共服務標準體系研究[J].檔案學通訊,2008,(5):43-45.
[2]謝一英.公務員薪酬激勵機制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3:21-26.
[3]李智剛.我國基層公務員薪酬制度的問題及對策[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3(3):87-90.
[4]張鋼,牛志江,賀珊.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及其應用[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1):31-39.
[5]唐力力.淺談中國公務員視角下的薪酬制度[J].經營管理者,2011,(1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