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翯
(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哈爾濱 150074)
實驗室是高校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驗教學更是高校教學科研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高校實驗室作為實踐教學的主要場所,在我國高等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其自身建設直接影響著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及自主學習的熱情。經濟管理類實驗室作為一種文科類的應用實驗室,較之于理工科實驗室在建設和使用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如何改善發揮其專業優勢,使其成為學生創新、創業、創造的綜合平臺,是目前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應關注的問題。筆者將根據自己幾年的工作經驗和心得闡釋新形勢下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的相關問題。
長期以來,對于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方式有一個普遍的看法,認為經濟管理類專業屬于應用性的文科專業,與其他文科專業一樣只需“一支筆+幾張紙+一臺電腦”就可以完成實踐課程內容。雖然一直在強調要重視應用型文科實驗室的建設,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的管理者還沒有意識到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具有文理相互交融的特殊性,更多的結論需要通過實踐來驗證其應用型和可操作性,因此,在投入上不能夠引起重視。而對于實驗難度相對較大、成本較高同時成果顯而易見的理工科實驗室則重視很多。目前經濟類實驗室的投入能夠占到學校整體實驗室規模的5%左右,因此,不少高校更愿意將財力、物力、人力投入到“高產出”的理工科實驗室,正是這種“重理輕文”的觀念制約著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發展。
目前,許多高校的經濟管理類的實驗教師隊伍都存在隊伍建設不健全的問題,“學歷層次偏低,專業人員較少,組織結構單一,培訓機會匱乏,工作熱情不高”成為了一種常態化的現象。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教師在實驗課程中的重要作用沒有被重視起來,其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更是被忽視,這也就直接影響到了實驗教學的效果。同時,高校實驗教師區別于專職教師和行政人員,被定義為教輔人員,其身份定位使得實驗教師的工資待遇、職稱評定以及個人發展、工作穩定性上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高校甚至由專任教師同時兼任實驗教師,專職的經濟管理類實驗教師聊勝于無。這些專任教師理論知識豐富,但實驗的具體操作能力相對較弱,為了減少課程的安排,僅僅是利用實驗室資源在進行著專業課程的講授,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驗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隨著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完善,許多課程的教學計劃、課程需求及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來建設專業的實驗室。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2006年學校建設了6萬平方米的文科教學樓,解決了文科實驗室面積不足的問題,實現了文科實驗場所的集中設置。但是時隔9年,學校文科實驗室的許多軟件和硬件配備都已經老化并亟待更新,尤其是經濟管理類實驗室中的很多軟件配備匱乏,更新速度不及時,不能夠很好地適應專業需求。同時,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種類較少、結構單一、實驗室缺乏規模和制度體系不完善等都是目前一些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存在的問題。
實驗室建設原則是實驗室建設的指引,是建設過程中應當遵循遵守的基本要求。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原則應當基于經濟管理專業課程性質,結合課程培養目標以及教學大綱而制定,要體現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特點,發揮其優勢和功能。
將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融合進入其他相關專業特點。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在虛擬環境下仿真模擬已解決經濟類問題,在實驗過程中應當發揮專業特點,以經濟管理相關理論為基礎,利用理工科實驗室的先進設備基礎以及完善體制經驗為手段,實現交叉相容的特點。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交叉融合不僅體現在自身專業內部的聯系,同時要將建設放在管理學的大環境下進行,將信息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政府管理以及相聯系的會計學、金融學、電子商務相匯通,融合理工科實驗室管理思想,在教學、科研以及管理等多方面進行整體設計安排,以實現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交叉、滲透和融合。綜合性大學的多元化學科優勢成為經濟管理類實驗室交叉融合的屏障,學科交融,文理交叉,增強其科學性和創新性。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根本就是利用計算機、服務器、網絡交換機以及其他多媒體設備設置。在外觀上看與普通機房相差無幾,這也正是與一般理工科實驗室不同的地方,設備便宜、品種單一,操作簡單。由于經濟管理類實驗室面向包括工商管理、信息管理、旅游管理等管理類相關學科以及金融學、會計學、電子商務以及證券交易等其他經濟類學科的不同專業。實驗室的硬件平臺必須具有聯網功能,同時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擴充性,以滿足不同專業對于軟件的需求。在實驗教學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安裝在計算機上的軟件,尤其是專業應用軟件的使用。目前,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普遍使用window2007操作系統,安裝SQL Server數據庫,包括ERP系統軟件、電子商務系統軟件、物流管理軟件、國際貿易軟件等多樣應用軟件。
實驗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環節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作用表現在高校堅持立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為主的教學目的。實驗教學是用來驗證理論、培養培訓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實驗室作為教學手段之一發揮著重要的教學作用,同時,它作為一個實踐場所,也承擔將知識和技術相融合,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作用。通過實驗室平臺,驗證方案的可行性,證實假設的真實性,仿真模擬商業運轉模式,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
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開放性體現在對待學生的“以人為本,重在培養”的內涵核心。經濟管理專業面向服務社會,是以培養動手能力,提升創新能力,鼓勵創業為教育目標。因此,經濟管理類實驗室要打破專業壁壘,充分利用資源互通實現學科之間的滲透。在時間、場地、內容上創新靈活方式,不僅在實驗室開放時間、群體上實現人性化,更要將實踐教學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實訓基地,充分利用軟件公司的優勢資源,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全方面發展的人才。如今,大多數高下使用注入電子沙盤、電子商務模擬等B/S結構的教學軟件,互聯網的連接能夠使其正常運行,有些甚至不需要安裝軟件只需網絡鏈接即可。基于這些優勢,學生的實踐場所就可以不局限在實驗室,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實踐,這種資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實驗室的利用率。
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培養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陣地,在服務于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面對當前存在的問題,作為高校的領導者和經濟管理類單位的負責人務必要更新實驗室的建設觀念,高度重視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和時代性。要樹立長期投資的觀念,設備落后要更新,人員不足要補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來提高實驗室建設的力度,沒錢可以化緣,沒人可以招聘。要從根本上提高經濟管理類實驗的教學水平,就務必要在觀念上加以重視。
高校經濟管理類的實驗室建設是與經濟管理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相吻合的。在制定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同時,要重視實驗教學的地位,完善制度建設。要根據具體的專業設置、教學計劃、理論和實踐的比例來分配實驗項目。同時,在《實驗室使用管理辦法》、《實驗室開放管理制度》、《實驗設備維護條例》、《實驗室人員守則》等制度方面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做到既提高使用效率,又能增加提高學生們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當前,各個高校已經進入到“十三五”規劃制定階段。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綜合改革和“十三五”規劃正在全面推進。在這樣的優越環境下,經濟管理類的負責人要抓住機遇,利用綜合改革的契機,全面制定經濟管理類實驗室的未來發展規劃,既要有短期的規劃,也要有長期的考慮,既要在實驗室建設上加大投入力度,又要在專職實驗人員的配備上進行更新,要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經濟管理實驗室未來的發展方向,要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端正態度,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地制定具體措施,開創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新篇章。
[1]李震.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模式探析[J].實驗室科學,2011,(10).
[2]徐慧亮.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利用率提高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3,(4).
[3]莊曉燕,劉瑩.影響經濟管理類實驗室開放的主要因素[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12).
[4]念營風.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的探討[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10,(2).
[5]武寶端.轉變觀念,著力推進文科實驗室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5).
[6]吳茂楠.文科綜合實驗室建設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