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顯安
隨著近年來高職招生生源質量的下降,怎樣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質量,是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根據近幾年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教學改革及教學實踐中出現的一些情況、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以培養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為最終目的,對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教學及實踐中碰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解決辦法。
當今社會,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已經融入到社會的每個領域,計算機專業成了一個普及性非常高的學科。高職計算機專業的發展方向就是向應用型、技能型發展。教學中怎樣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成績,讓學生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而不被淘汰,是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值得探討的問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會發現,部分學生對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認知不足,到了學期末,發現整個學期學生們都不知道具體學的是什么,基礎性的專業知識只能算是了解,再深入就不會了。教學大綱規定要學會的知識不能順利掌握,沒有起到專業課應有的作用。這些已經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 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出現的幾個問題
1 學生生源質量下降造成教學困難
隨著全國本科高校擴招,高職院校招生越來越困難,為了能錄取到學生,只能相應地降低高職高專學生的招考分數線,這不可避免地造成學生整體成績較低,山東省2013年部分高職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就是提檔線(180分)錄取。從高考成績看,大約三分之一的學生語數外成績不及格,從這方面可以看出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習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也較差。多年來養成的壞習慣加上沒有自主學習積極性,使計算機專業教學較難實施。
2 高職類教材匱乏,與教學脫節
高職類的專業課程與本科院校的教學方向、目的是不相同的,但現狀是多數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和本科院校相同的教材,內容深、不易理解,培養不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難以開展。再就是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師理論強,企業、社會實踐能力弱,在理論與實踐教學上不能及時與社會發展同步。
3 教學大綱安排不合理
幾乎所有的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都是安排在第一二學年,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感覺又回到了高中一樣的枯燥環境。大量專業課的開設一開始就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加上計算機專業課程內容本身就枯燥,多門專業課課程同時進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沒有時間進行知識消化,教學效果達不到大綱要求。
二 改進計算機專業教學的辦法
1 教學大綱調整和教材改革
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這使得計算機專業教學的課程調整要與社會同步,教學內容及時地跟進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要針對高職類學生的需要修改制定新的教學大綱,做到社會需要哪方面的計算機技術,我們就及時開展相應的計算機教學。計算機課程偏向應用型,不一定要求學生把所有的計算機課程都學一遍,學得多了,學生的接受能力達不到,還有可能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當前使用的教材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教材單一,照搬本科教材。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情況,教材上進行重新編寫,根據學習實際情況合理地增減教材內容。增加多媒體教學,減少教材中偏向理論的知識授課,增加應用型的教學內容。做到教材及時更新,與計算機技術發展同步。
計算機專業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專業課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對重點、非重點分成不同側重點進行講解,重點內容精講,非重點少講,對于計算機專業應用較少的章節可以適當地少講,做到教材中凡是與計算機專業有關的實踐內容重點講解,讓學生有學習側重點。所以根據專業制定新的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大綱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一味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學大綱,要用高職高專專用的教學大綱來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
2 教學方法改進和教師業務提高
教師教學要改變以我為主的教授方式,改變填鴨式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上通過實際分析高職類教學出現的優缺點、側重點,在新的教學大綱前提下進行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由被動式學習向主動式學習轉變,轉變學生學習態度,讓學生知道教材里的內容只是部分知識,使其知道需要通過其他的途徑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主動學習能讓學生適應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及時跟上技術知識的更新,培養自我學習的精神,實現學習態度的轉變,這就是改進教學方法的主要目的。
教學手段的信息化轉變,現代化的教學平臺,對提高教學效果起著相當大的作用。計算機專業課程內容用講授的方法很難理解,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配合講授,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建立學科教學資源庫、網站、精品課、優質課,增加教學資源,改進教學設施,改變傳統的板書教學,加入信息化技術到課堂中,增加學校教學軟硬件資源。同時培訓教師,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定期派教師外出學習,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開展教學比賽、課件比賽,給予適當獎勵,提高教師的自身能力。通過多種方法改進學校的軟硬件資源,建立一體化教學平臺,讓學生在新的教學環境中接受教師的教學方法。
3 注重實踐教學
高職院校辦學理念就是通過學生實踐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我創新能力,讓學生能熟練地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通過上機操作與社會實踐,能讓學生及時地把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應用,也能讓老師及時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解決。作為實踐性非常高的計算機專業,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在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中非常重要。
教學上改變傳統的老師講、學生做的教學模式,脫離黑板,加入計算機專業相關教學內容,增加國外的新的教學方法。計算機專業學習如何能做到理論與實踐在教學中聯系到一起,這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教學改革方向,在這方面國外就已經走到了前列,部分國外院校就能做到通過編程把教學內容做成軟件,通過計算機進行教學,通過編程解決教學問題,提高編程能力。引入計算機教學,通過計算機運算把板書教學中不易理解的內容,圖形、圖像化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一些程序運算結果。如美國的IMSL、英國的NAS都是計算機教學軟件,以及我國的STYR,也是通過算法編寫的計算機計算軟件,通過計算機把公式運算結果顯示給學生,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4 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輔助的作用,讓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創新性,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實現學生自我學習的目的。讓學生由被動式的學習轉變成主動式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起到組織、引導作用,在學生需要時及時提供指導,讓學生順利地學會學習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增加自我學習的成就感。這不僅是教學方法的改變,還是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三 高職院校計算機課教學質量的保障措施
高職院校認識到辦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己任,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急需的技能型人才。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設置,是根據社會需求合理開設專業課程,做到面向實踐、面向社會需求設定教學目標,推進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讓計算機專業課程更加適應社會發展。強化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檢驗,理論知識只是檢驗能力的一部分,加大上機、實踐的考核比例,通過多方面的考核讓學生全面提高專業能力。提高授課教師的水平,通過培訓、進修,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更新教師教育理念,提高教學能力。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在不斷地改革轉變,要及時跟進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步伐。教師在理論與實踐當中,要不斷優化自身的教學理念,推廣信息化教學,增強計算機專業學生對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怎樣讓學生學好計算機專業課,這些年來一直是高職院校教學中非常棘手的問題。學生基礎差,教學大綱老舊,教師業務能力有待提高,多種因素造成了學生對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認識不高、不重視,沒有認識到學好專業課的重要性。
要通過分析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教材更新、大綱重新制定、教學方法改進、教師的培訓進修等,實現學生的學習觀念轉變,形成新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對計算機專業課程產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培養自我主動學習的習慣。
近幾年,有很多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改革的重要性,并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這只是個開始,仍然有許多的問題沒有解決,教學改革任重道遠,需要我們進一步在教學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如何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水平,滿足社會發展對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文針對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學工作,從如何確定培養目標、深化教學改革、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師教學水平、規范考核方法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以期為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改革做一點有益的工作。
一個國家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多層次的,既需要大批優秀的理論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優秀的應用型人才。高職教育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教育,它以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在教學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不必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深奧的理論知識。明確了這個目標,才不致于喪失自己的辦學特色,迷失自己的辦學方向。才不致于出現社會需要大量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而學校培養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又不能令用人單位滿意的尷尬局面。
參考文獻
[1]淺議高職計算機類專業改革[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32).
[2]王海濤.對高職計算機專業課進行改革的相關實踐[J].青春歲月,2013(10).
[3]盧紅學.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