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煉++邵明靜++崔云龍
2014年起,南京中聯水泥有限公司開展了全員自主參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形成了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提高了全員安全生產意識與技能,促進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精細化管理,促進了水泥生產安全。
2014年6月,國務院安委辦《關于印發2014年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試點地區和企業建設方案的通知》中,明確中國建材集團為全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試點企業之一。根據自身水泥業務體量大、產能高、行業影響力大的實際情況,中國建材集團選擇了水泥企業作為試點對象,南京中聯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中聯”)作為其下屬企業,開展了全員自主參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從而促進水泥生產安全。
行業現狀
水泥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與之不相適應的是,水泥行業普遍存在著生產環境與作業條件差、安全防護設施不到位、工作勞動強度大、從業人員文化素質低等特點,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2012年未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以前,水泥企業的隱患排查只是一種以簡單的巡查方式進行安全檢查,參與檢查的也只是以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為主。而且檢查的方式方法簡單粗糙,對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執行不到位,沒有形成專門針對性的檢查表。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多泛泛地集中在表面現象——即物的不安全狀態上,幾乎很少涉及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缺陷,也沒有覆蓋到企業整個的運營過程。同時因為安全費用問題,在隱患的治理上也缺乏力度,隱患整改不徹底,往往造成同類的事故經常發生,沒有形成完善、規范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
體系建設做法
修訂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解決“誰來查”的問題。
南京中聯首先理清了企業各層級、部門、人員隱患排查治理職責,細化整個流程,并把預測預警和獎勵與處罰也納入到制度中,使得制度更加系統化、專業化(見圖1)。
和舊版的《隱患排查制度》相比,新修訂的《安全隱患排查管理制度》體現安全管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管理原則,從隱患排查標準上來看,隱患排查橫向的是3個層級,公司、車間、班組,縱向的是5種方式,即綜合檢查、專項檢查、日常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檢查(見表1),這些交錯起來的隱患排查是自上而下有組織的。而員工在一線崗位上進行的每班檢查,對于檢查出來的問題逐級進行梳理、上報,這又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檢查,具有及時性,使得隱患從發生的源頭就開始得到遏制,起到了積極的預防作用。
編制隱患排查標準,解決“查什么”的問題
為確保全體員工對隱患排查工作查有所依,南京中聯對查報標準進行細化,制定出覆蓋各車間、班組、員工的隱患排查查報標準。
發動員工積極參與制定崗位隱患排查表,把崗位隱患排查標準同崗位巡檢及交接班記錄結合起來,融入到以往的生產報表中。公司每修訂崗位記錄報表時都會邀請相關崗位的員工代表參加。在一次巡檢崗位記錄修訂征求意見會上,有員工提出,照明檢查不能僅作為部門級的檢查條款,而要列入到崗位巡檢的記錄條款中,因為照明壞了只有在夜間巡查時才會及時發現,要隨時記錄以便留給白班整改恢復;還有員工提出,原先的崗位報表在下班后就直接交到報表箱中,使得下個班次的員工看不到上一班的巡檢情況和未能及時整改的隱患,不利于員工在進入該隱患區域時采取預防措施,應在記錄表中增加交接班記錄。這些員工的建議,最終都納入到了修改后的崗位記錄報表中(見表2)。對積極建議的員工,公司也給予了獎勵。不同崗位員工根據各自的崗位報表的要求,逐項進行崗位隱患排查,發現的問題和隱患當班能解決的都及時整改,當班沒條件整改的也能及時反饋到部門組織整改。通過全員參與,能夠達到提升員工隱患排查技能,提高全員隱患排查意識的作用。讓員工主動去隱患排查并上報變成一種工作習慣,成為實際工作中的一部分。
召開隱患分析評估會議,解決“怎么改,誰來改”的問題
每月一次的公司層級的綜合檢查,由總經理、生產副總牽頭,各部門負責人、專兼職安全員、技術人員等近30人,對公司各管理區域分組輪換進行檢查,檢查完以后召開隱患排查分析會議。
會上由各小組長利用投影儀展示發現的問題和隱患,逐張照片講解現場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安全管理部門補充講解相關規范、標準和整改建議,會后及時將發現的安全隱患錄入公司安全生產預測預警系統,各責任部門在系統終端上查看本部門的隱患,按期組織整改。在開好隱患分析評估會議的同時,也對參會人員進行了隱患排查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開展隱患排查數據的統計分析
各部門根據隱患排查標準,按期組織排查,注重對數據的整理、分析和挖掘,從而實現對未遂事故的超前預警、預測、預防。公司規定,每周五上報一周來各部門開展隱患排查的情況,安全管理部門根據《隱患排查上報通用標準》及時分類匯總,對頻發率較高的隱患類別,給予重點關注,以此引申到追究責任部門的管理責任。例如,2014年12月,設備保障部牽頭進行的專項檢查發現,熟料部多處現場設備用電線路保護軟管出現損壞,沒能及時整改到位,且同類隱患的頻發率高于當月隱患總量規定的20%,隨即按考核細則對該部門給予了扣分處罰。
通過績效考核,提升員工積極性
為了充分調動各部門、員工排查安全隱患的工作積極性,南京中聯加大安全隱患排查績效考核力度,制定詳盡的排查目標和標準。重點關注隱患排查工作中出現的零上報、上報質量不高的單位、崗位和班組,組織專家進行檢查會診,通過約談、通報以及流動小黃旗等形式進行督促,不斷提高全公司231個崗位、660名員工的隱患查報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對于隱患排查工作積極性較高,但是工作技能欠佳的班組,企業經研究后,對這些班組實行“一對一”輔導員制度,幫助班組診斷出管理癥結所在,查出病根,最后還要開出藥方,直至該班組真正能獨立開展工作為止。2014年下半年,南京中聯對全公司47個班組派出指導員達26人次,使得班組排查安全隱患的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
對排查出來的隱患,嚴格整改落實
隱患排查組織部門在按期組織隱患排查后,都按照制度的要求,所有發現的隱患都及時錄入上傳到《安全生產預警預測系統》,隱患排查組織部門和安全辦公室對于新增的隱患,給予跟蹤。臨近整改期限時,安全辦公室會通過預警系統發出到期提醒,整改后進行現場驗收,驗收合格后再通過預警系統進行銷案,實現一個完整的閉環管理,過期未整改的隱患也要被扣部門安全績效分。安全辦公室通過預警系統全過程進行監控,確保隱患整改到位。
建設成效
形成了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
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得到明確,規范企業安全檢查行為,落實了“誰去管”的問題,減輕了安全管理人員的負擔。排查治理流程規范且易操作,雖然前期工作量巨大,但“傻瓜”式的檢查表易于員工掌握,逐條上崗對照,可操作性強,加上適當的獎懲激勵,公司隱患排查體系長效開展。
提高了全員安全生產意識與技能
員工過去總認為隱患排查是安全員的事,事不關己,往往對看到的隱患視而不見。通過培訓和親身例行,員工發現排查身邊的隱患是為了自己的安全,方便了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觀念轉變為我要安全。一次,水泥部崗位工徐家鑫在自己巡檢的崗位上發現,在上原料倉頂時會經過架空的廊道,尤其是在雨天腳下打滑時有墜落的風險,就通過班組上報了這條隱患。水泥部和安全辦公室到現場勘查后發現,倉頂和廊道的防護欄桿高度都符合標準要求,但是在連接部位因為廊道與倉頂有20 cm的落差,在經過連接部位時確有易于墜落的風險,水泥部當即組織了整改,加高加寬了防護欄桿,倉頂也做了防護處理,該名員工也獲得了50元的獎勵。
促進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企業通過隱患排查體系建設,實現了對企業存在的安全隱患無盲區、全天候監管。班組、部門以及公司層級排查出的隱患,一旦錄入預警系統,記錄在案,就必須形成閉環管理,對于隱患的整改必須逐項落實到位,形成一本可見、可查、可核的隱患排查賬,從而對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形成壓力倒逼。同時,隱患排查工作也使用了信息系統手段作為管理平臺,提升了管理效率;實現了隱患排查的痕跡化管理;提供了對隱患進行海量存儲、趨勢分析的一種有效工具,使安全生產管理由事后管控型向事前趨勢分析預防型轉變;通過隱患排查數據上報,分類統計分析,可以為其他專業提供量化的問題和隱患清單,帶動設備管理、質量管理、現場管理等的同步提升。
編輯 趙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