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原++李靖

2015年5月12日是全國第七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科學減災,依法應對”。為推進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工作,提高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自救互救和避險逃生技能以及應急搶險技能,2015年5月12日,北京市朝陽區安監局與北京普萊克斯實用氣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萊克斯”)聯合舉辦了一場危險品運輸、泄漏氣瓶處理應急預案演練。演練檢驗了以企業為主體、預備役防化隊伍協助救援的危化品事故救援模式。
演練過程
本次演練由朝陽區安監局牽頭組織、普萊克斯具體實施,南磨房鄉政府及北京陸軍預備役防化團一營二連(以下簡稱“防化連”)配合進行。演練的科目有:模擬有毒氣體氣瓶泄漏處理、模擬液體槽車行駛途中發生火情、模擬液氧槽車行駛途中發生液體泄漏。
有毒氣體氣瓶泄漏處理的應急演練
普萊克斯客戶現場發現有毒氣體氣瓶發生泄漏,在接到客戶緊急電話后,普萊克斯組織應急小組奔赴現場處理。在應急小組到達氣瓶泄漏區域附近后,由穿戴SCBA(自給式呼吸器)的環境監測人員進入到泄漏區域進行環境檢測,劃出危險區域,區域外進行警戒。環境監測人員在現場發現一名傷員,向本企業領導匯報后,救護車駛達現場。由穿戴SCBA的醫護人員進入現場,將傷員抬出危險區域,按照應急小組提供的產品安全數據單提供的信息進行緊急救治。穿戴SCBA的鋼瓶處理人員進入現場,對泄漏鋼瓶進行打卡處置;處置后的鋼瓶放入ERCV(緊急反應保護安全裝置)中,并轉移到安全場所進行處置。環境監測人員進行現場分析,分析大氣中有害氣體濃度正常后,解除警戒區域。所有進入到危險區域的各組人員,在出危險區域時到臨時設置的洗消區進行洗消,防止把有毒氣體帶到安全區域。確認所有人員安全撤離,應急小組向本企業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匯報。
液體槽車行駛途中發生火情的應急演練
車輛行駛中發現槽車車軸處有火情,司機立即停車,拉緊制動裝置,關閉發動機,打開雙閃。押運員下車后放置斜木塞和安全錐、安全三角架,設置警示繩,疏散交通。司機判斷火情無法自行處理,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立即取出重要運輸文件、工作單及有關資料;撥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同時向本企業領導匯報。本企業領導及時將事故信息匯報至區安監局,內容包括時間、地點、車號、人員姓名、運輸貨物的名稱、火情情況。向到現場的有關部門人員、消防人員提供產品安全數據單。朝陽區安監局通知防化連趕到現場救火。防化連趕到后在上風口進行救火直至火被撲滅。
液氧槽車行駛途中發生液體泄漏的應急演練
車輛行駛中發現槽車后部有泄漏情況,司機立即停車,拉緊制動裝置,關閉發動機,打開雙閃。押運員下車后放置斜木塞和安全錐、安全三角架,設置警示繩。司機帶應急物品包下車。查看泄漏點,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站在上風口操作,立即關閉罐車閥門。向部門調度和經理匯報,內容包括:時間、地點、車號、人員姓名、運輸貨物的名稱、泄漏處理情況。
問題與啟示
演練結束后,普萊克斯安全部部長李素燕進行了演練小結,她在此次演練中發現的問題有:在有毒氣體氣瓶泄漏處理的應急演練中,熱區和冷區的分區不是十分明確,相隔距離不夠;在槽車發生液氧泄漏的處置過程中,報告人員距離泄漏地點過近,在實際事故中不能保證自身安全,應該在以后的應急培訓中加以注意。
北京市安監局應急處處長李懷冰隨后進行了點評,他指出:“此次演練體現了2015年‘防災減災日的主題:‘科學減災、依法演練。科學是指系統化、規范化、程序化的知識。而此次演練的3個科目,應急處置動作規范、連貫,已經成了定式,說明企業平時訓練有素,已形成固化的應急思維和行為能力。此外,從新《安全生產法》實施后,更加強調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此次演練是以普萊克斯為主體進行,從事故發生之后第一時間由企業應對,到最后處置完畢的全過程,很好地體現了企業的主體責任意識。第二,今天的演練是預案演練,不是為演而演。在應急管理‘一案三制中,預案的地位舉足輕重。依預案演練,說明企業本來就有應對此類事故的專項預案,演練是有的放矢,真正達到了訓練職工應急處置能力的目的。第三,防化連參與了今天的演練。由于普萊克斯屬于朝陽區具有重大危險源的生產企業,因此除了企業有自身的應急預案以外,政府與企業也有一對一的預案。防化連與政府簽有協議,在危化品企業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中有相應的義務和責任,因此本次演練中防化連的參與十分必要。同時,在本次演練中,也發現了幾點問題:首先,槽車發生火災的演練中,因為槽車是行駛在公路上發生的火災,事故地點屬于公共區域,防化連在此步驟中參與救援是否符合規定?這一點值得商榷。其次,液氧泄漏的處置過程中,有些關鍵的處置動作,比如切斷緊急閥等,沒有交代得特別清楚。最后一點,信息上報不是很規范。特別是液氧泄漏事故演練中,只在公司內部進行了上報,但是在現實中,如果發生了類似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必須在第一時間撥打119報警,一旦事故升級以后再報告就晚了。”
朝陽區安監局副局長劉偉在總結中指出,本次演習主要考察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與預備役防化連的應急處置能力。包括接報警,搶救傷員,應急處置的程序、方法、步驟,現場搶險,以及企業與防化連的應急銜接等。演習中,危化品企業和防化連在事故搶險救援中實現了程序上、方法上、步驟上的無縫對接,為下一步朝陽區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他提出,新《安全生產法》的實施對應急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2015年2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又發布了《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九條規定》,對企業的應急預案、應急隊伍培訓和演練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各街鄉要以這次防災減災宣傳周為契機,加大對轄區企業的應急管理宣傳培訓力度,開展應急演練。
劉偉強調說:“朝陽區政府每年都要對防化連進行幾次應急演練,經過幾年的努力,逐漸取得了預想的效果。前幾年我們對于防化連的要求是‘招之即來,即演練開始后考察防化連抵達的速度是否夠快。而近兩年我們主要考察防化連是否‘來之能戰,即防化連在演練事故中能否真正發揮作用。通過這幾年的演習,從防化連的出警速度上、到現場的搶險處置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真正遇到了突發事件,不可能有事先的準備,所以今年下半年,朝陽區將進一步舉辦不事先通知的突發性演練,考察各方面在沒有事先準備情況下的反應速度和處置能力。”
編輯 趙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