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楊
(河南藝術職業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節奏在戲劇表演中的重要性具體表現為:一是節奏支撐著戲劇表演的情節發展,也即在每個戲劇表演中,故事都有其初始期、發展期、高潮期和落幕期,若想把這個環境和諧、緊湊地聯系起來而又不顯得勉強,只靠人物的對白是不夠的,需要節奏的配合,以推動故事的發展,如故事開始時節奏的平緩、高潮時節奏的“緊鑼密鼓”等,都無一不在向觀眾展示著故事發展的情節變化;二是節奏對于戲劇表演中演員形體語言的配合,也即在戲劇表演過程中,演員若要使形體語言更具有表現力,就需要節奏的配合,來表達演員此時的思想情感,如歡悅時的“蹦跳”,就需要一段較為輕快的節奏配合,以增強此時表演的表現力;三是對人物情感的傳達,也即在戲劇表演中對人物情感進行深入表達時,需要節奏的緊密配合,如喜時節奏的歡快、憤時節奏的急促等。
(一)影響節奏表現的主觀元素。影響節奏表現的主觀因素主要是指戲劇中人物性格對于節奏表現的影響力,有什么樣的人物性格,就會流露出什么樣的人物感情和塑造出什么樣的人物形象。如《趕牲口的人》中皮德金的人物性格所引起的整個劇中節奏的表現及變化形式:在戲劇開演的最初,皮德金是一個天真、純潔的孩子,并受布里格爾的照顧;隨著劇目內容的不斷發展變化,他對布里格爾更加喜愛和依賴,在他的眼里,世界很簡單,他那樂觀、單純的性格使他認為,布里格爾會一直照顧他,此時的節奏是輕快的、明朗的,時刻體現著其性格的樂觀以及對生活的美好向往;直到有一天,布里格爾受了傷,不能再時刻陪著他、照顧他,他感到有一絲的恐慌,但是卻又堅強起來,他要照顧布里格爾,陪著他,此時在他的性格成分中,堅強、樂觀成為節奏的主題,此時的節奏表現是有些緩慢的,卻夾雜著偶爾的低沉和輕快;最后,他意識到布里格爾的生命即將消逝,他突然成熟了,并隨著布里格爾的最終逝世,他所壓抑著的情感在瞬間爆發了,他的思念在這一刻充滿了整個舞臺,此時的節奏是高亢的、緩慢與急促交替的,這一系列變化都是以皮德金的性格為基調的。
(二)影響節奏表現的客觀元素。影響節奏表現的客觀元素,也即戲劇故事發生的社會大背景,包括年代、人物社會地位、地點等。這種故事規定的表演情境是整個戲劇表演中節奏表現形式和表現規律的總體依據和規范,其不僅制約著人物的性格,又引導著劇中人物心理活動的走向。而劇中表演節奏的體現,主要靠三個方面進行:一是配樂,二是說話速度,三是形體語言,這三個方面與故事發展的規定情境是有著密切關系的,其對于節奏表現及發展的影響也就很明顯了。
(一)內外部節奏速度的結合。內部節奏也被稱為人物的心理節奏,是指劇中人物內心情感的發展變化;外部節奏是指戲劇表演中可以被明顯體現出來的節奏變化,如燈光、配樂、對白語速等的節奏速度。在戲劇的表演過程中,內外部節奏速度是結合在一起的,人物內心的感情節奏變化通常通過外部節奏的速度變化來體現。但是兩者的表現形式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為若想把人物內部的感情節奏變化完美地展現出來,體現出人物情感的變化往往是比較復雜的,其所需要配合的因素也比較多。
(二)形體節奏。形體節奏也被稱為肢體節奏,是戲劇表演過程中,演員所要遵循的形體表現規律。在演員進行戲劇表演的過程中,站、臥、坐等都屬于形體動作的范疇,并受一定的形體規律支配,體現出整個戲劇故事的發展環節。但在形體節奏的表現過程中,要注意的是,每個戲劇故事都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系統,這就意味著演員在對形體節奏的表現上,不僅應該關注每個動作是否到位、得體,亦要注重其整體的連貫性,并起到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以塑造出戲劇表演的整體性。
(三)語言節奏。語言節奏體現著戲劇中人物內心活動的變化,其節奏規律主要通過兩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是文學語言自身所帶的、天然的語言節奏規律;二是通過人為加工而成的臺詞處理節奏。兩者在戲劇表演中對于語言節奏表現的作用是不可分割的,臺詞節奏的處理需結合語言文字自身的節奏規律,是將整個劇本連接成一個有機整體的重要因素。
[1]焦陽.論戲劇表演中的節奏[J].青年文學家,2012(14).
[2]周琳.關于戲劇表演中節奏的相關探討[J].戲劇之家,2014(08).